到底先有《封神演義》的故事還是先有《西遊記》的故事?為什麼一些相同人物相識度和法力差距非常遠?

富元製作


如果你問的是那個故事先出現的話,我可以告訴你,當然是封神演義。

從創作年代上講:《西遊記》成書於16世紀明朝中葉,作者是吳承恩。

《封神榜》原型為《封神演義》,約成書於隆慶,作者是明朝的陳仲琳(或許仲琳)(也有一說為明代道士陸西星,《封神演義》中有十餘處引用道教經典《黃庭經》)。原書最早追溯可能是南宋的《武王伐紂白話文》,和《商周演義》《崑崙八仙東遊記》,以古代魔幻神話故事再參考古籍和民間傳說創作而成。雖然《封神演義》成書晚於《西遊記》,但是取材於南宋的民間傳說,所以大體故事輪廓還是於南宋時成型。

至於你問為什麼人物有差距,那是因為兩本書的側重點不同,《西遊記》的內容在中國古典小說中是最為龐雜的。它融合了佛、道、儒三家的思想和內容,既讓佛、道兩教的仙人們同時登場表演,又在神佛的世界裡注入了現實社會的人情世態,有時還插進幾句儒家的至理名言,使它顯得亦莊亦諧,妙趣橫生使該書贏得了各種文化層次的讀者的愛好。

有一個觀點認為,許鍾琳在看完《西遊記》認為西遊記尊佛貶道,所以在《封神演義》中做了大量的改動,全本都是在講仙界的體系和成長,在書的質量方面,《封神》確實不如《西遊》,你不覺得《封神演義》更像是一場大型公務員考試嗎?


江霂


先有《封神演義》


薛紅娟


其實這個很好理解,因為兩人都是在民間傳說的基礎上創作出來的,而謝謝神話故事千年以來口口相傳,如果生活的年代、地理位置差不多,接受的這些知識積累也相似,首先我們看看兩位作者的生平:

吳承恩(1504—1582),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江蘇淮安人。西遊記作者!

許仲琳(1567—1620),亦作陳仲琳,號鐘山逸叟,應天府(今江蘇南京市)人,明朝小說家,封神演義作者!

兩位的活動年代是有交集的,說明並不是差幾代人,還有兩位都是江蘇人,出生地接近,風俗神話應該類似,所以整理的資料也有類似!造成二者有些角色重疊!就像現在的網絡小說,每個類型都有高度相似的作品,因為信息接收的類似,所以創作難免受影響,造成我們看很多小說套路都是差不多的!

但是兩位偉大的作者又和這些網絡寫手不一樣,他們雖然借鑑了類似的題材,但是都結合自己的創作發揮,完成了偉大作品!

比如兩本小說都有哪吒,但是封神演義中為了劇情需要,對哪吒的出身著墨比較多,哪吒鬧海,刮骨還父削肉還母,蓮花化身……哪吒的形象很是豐滿,而在西遊記中,哪吒已經高高在上,天庭三壇海會大神,少了一點人間氣息!雖然都是哪吒,著重點不一樣!

和哪吒類似的還有楊戩,封神中還只是練氣士,西遊記中已然是天界戰神!

比如三清,封神演義中僅次於鴻鈞的存在,天庭之主都無法與之相比,而在西遊中,三清四御五方五老,三清不再是三界最強了!

再者兩本書時代背景不一樣,一個商朝,一個唐朝,所以雖然兩本書很多角色名字一樣,但是經過作者的創作,演繹出不一樣的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