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去養成一個好的習慣,例如把字練好?

古帥


養成一個好習慣,首先要確定一個小目標。不管是減肥,寫字,畫畫,提高一項技能,培養一種能力,都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大多是一個好習慣推動一個人,不斷朝著一個目標進軍的結果。

二十一天法則,一萬小時定律,都是基於一個方向的堅持不懈,對著一個目標的精耕細作。

好習慣,是利於一輩子越來越好的事,我們都值得擁有。

好的習慣本身就是一筆無價之寶,不會被別人剝奪財富。一旦你真正擁有了它,你就會受益終生。

比如,養成立即行動的習慣,不拖拉,不虛擲光陰,你的人生將變得更有意義。

切實執行你的夢想,以便發揮它的價值。

不管夢想有多好,除非真正身體力行,否則,永遠沒有收穫。這裡的身體力行,就是執行力習慣。鎖定目標,就要全力以赴。有了計劃,就要限時完成。因為生命有限,時間寶貴,浪費了,就沒有了。一味拖延,只能變成懶癌,無藥可醫。

讓勤奮成為習慣,成功就為期不遠。

成功開始於想法,但是,只有這樣的想法,卻沒有付出行動,還是不可能成功的。成功者一遇到問題就馬上動手去解決。這些,都是良好的習慣。

一個人的內心不能空洞無物,必須有所依附。不想被雜草佔領,就要種植莊稼,果樹,花卉。美麗新世界,全憑自己用心打造。








夢醉江南三月天


首先我們先了解習慣是怎麼養成的。

我們的某一個習慣的養成首先是由三部組成的迴路。第一步,存在著一個暗示,能讓大腦進入某種自動行為模式,並決定使用哪種習慣。第二步,存在一個慣常行為,這可以是身體、思維或情感方面的。第三步則是獎賞,這讓你的大腦辨別出是否應該記下這個迴路,以備將來之用。慢慢地,這個由暗示、慣常行為、獎賞組成的迴路變得越來越自動化。線索和獎賞交織在一起,直到強烈的參與意識與慾望出現。最終,習慣誕生了。

習慣並不是一成不變的,習慣是可以被忽略、改變或者替換的。習慣迴路就是揭示了,在習慣出現時,大腦不再完全參與決策,它要麼靜下來,要麼集中做其他的任務。

瞭解了習慣是如何運作的之後,我們就可以利用習慣迴路的三部來創造新的習慣。首先尋找一個渴求—你想養成的好習慣會給你帶來什麼收穫和獎賞。以每天運動為例,選擇一個暗示(比如每次下午睡完午覺就換上運動服),然後找一個獎賞(運動完之後獎勵自己一個能量棒/體重的下降帶來的自豪感),讓自己去預期獎賞的出現,最終,這種話渴求會讓你每天都運動。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打遊戲,因為他們渴望遊戲獲勝後迅速向他們襲來的成就感,正是渴求讓他們不斷的進入遊戲當中。是渴求在驅動著習慣,找到出發渴求的方式讓創造新習慣變得容易。

最後習慣的養成需要不斷的去重複這個習慣迴路,讓它嵌入大腦的結構當中。這個時候需要的就是堅持,堅持比努力更重要。在堅持的過程中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心理壓力,中間斷了一兩天並不要緊,不要在沒做到的時候瘋狂的譴責自己,這樣除了讓自己有負罪感之外沒有任何好出,並且會讓堅持更難。我們要做的就是把堅持當作一件小事,這個過程中允許自己偷懶幾次,並且要定期給自己鼓勵,找個朋友陪你一起互相監督也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來一份腸粉不加蛋


關於習慣是如何養成的,或者說怎麼養成一種習慣,許多人對此都很感興趣。原因很簡單,一個好的習慣帶來的收益是無窮的。這個道理人人都懂,但並非人人都能順利地養成一個好習慣。因為,將一種好的行為,刻意培養成習慣,意味著我們要打破自己的舒適圈,與自己的惰性做鬥爭。既然是鬥爭,那就意味著堅持、毅力、意志,還有犧牲。

比如說題主所說的練字。大家都知道練字的好處,但是要養成練字的習慣,把字練好,我們冬天手可能要凍得僵硬,夏季可能要流汗,可能還要放棄平時與朋友的聚餐、好玩好笑的抖音……最重要的是,我們練字,除了能馬上得到手痠脖子硬,字寫得好看還不知要等到猴年馬月。而如果我們放棄練字,我們的身體,思想立馬就能感受到舒適。在這種一進一退之間,我們就很容易鬆懈下來,最終導致習慣養成計劃失敗。

很多人也去研究可行的、有效的、輕鬆的習慣養成理論或方法,比如我們常見的21天習慣養成法。今天,我給大家介紹的方案是微習慣法,來源於斯蒂芬·蓋斯的《微習慣:簡單到不可能失敗的自我管理法則》一書。

斯蒂芬·蓋斯仔細研究了他對健身習慣養成過程,發現最開始導致他健身失敗的原因,並不是每天需要投入的30分鐘時間與精力,而是為了達到他的健身目標,所需要投入的努力加在一起多得嚇人。當他一想到要投入這麼多努力,就心灰意冷了。

針對這點,斯蒂芬·蓋斯想出了一個改進方法,把每天的健身任務不斷地進行分解,直到最後不能再分解為止。他發現,健身每天最少的任務就是做一個俯臥撐。這個好像沒什麼難度。於是,他也不管有沒有效果,就每天堅持做一個俯臥撐,反正做總比不做要強。

一段時間之後,斯蒂芬·蓋斯發現完成這個目標沒有一點壓力。相反,大多數時候,他在做完一個俯臥撐後,沒有立即起身,而是順便多做了幾個。差不多半年以後,他就成功的將健身地點從家裡轉移到了健身房,健身的習慣在不知不覺中養成了。

後來斯蒂芬·蓋斯將這套方法遷移到其他行動上去,同時他還在網絡上分享自己的做法。結合自己的研究與網友的反饋,斯蒂芬·蓋斯將其這套習慣養成理論方法命名為微習慣。

《微習慣》介紹的方法,共分8步,分別為:

第一步,確定目標習慣和計劃。這個不說,我們要養成什麼習慣,然後分解成最小的行動目標。

第二步,挖掘每個微習慣的內在價值。這個動作,我感覺很奇怪。我們在確定目標時,是經過思考的,我為什麼要培養這個習慣?培養習慣不是誰交給我們必須完成的任務,我們不是被動的接受,而是自發的行為。因此,當我們決定培養某個習慣時,我們一定是先想過原因的,這個習慣有什麼價值,它能帶給我們什麼好處。

第三步,明確習慣依據,將其納入日程。這一步的主要工作是確定每天在什麼時間來完成微習慣計劃,是固定的時間點,或者是在某件事情後,具有相對的彈性時間,還或者是完全沒有時間限制,只需在當天完成即可。

第四步,建立回報機制,以獎勵提升成就感。我個人認為,微習慣本身自帶有一個非常有效的獎勵機制,就是正向激勵機制。

我們在習慣養成時,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有時候養成計劃因為客觀因素耽誤了一天,或者說因為懶惰中斷了一次之後,我們就會感覺非常的愧疚,責怪自己沒有毅力,沒有自控力,進而產生挫折感,對自己能不能做好,能不能堅持下去產生懷疑。挫折感是我們習慣養成計劃中的一個重要阻礙。

微習慣是小到不可能失敗的行為,我們完成它毫無壓力,順手之餘即可完成。因此,它不會讓我們在培養過程中產生挫折感,相反它還會給予我們成就感。還是以健身為例,1天1個俯臥撐,如果有一天我上床準備睡覺了,發現自己今天沒有完成這個事,我可以馬上在床上做一個俯臥撐。這樣一來,我每天的計劃都可以完成。這個非常重要。前面說在習慣養成時,一個重要的阻礙就是中斷後的挫折感。那如果我們沒有中斷,那得到的就是成就感,是一個正向的激勵。

很多時候,我們做完一個仰臥撐後,並不會馬上起來,而是會想,反正已經開始做了,也不累,不如多做幾個吧。在這種思維下,我們一般會順手多做幾個。如此一來,意義就又不一樣了,我超額完成了計劃。這種成就感更大,提供給我們心理的正向的激勵也就更大。

當然,我們也可以在完成一段時間後,給予自己一份額外的物質獎勵,進一步激勵自己也不是不可以。

第五步,記錄與追蹤完成情況。即對每一天的完成情況進行記錄,一段時間後進行分析總結,找出前段時間不足之處,予以改之;而對其中做的好的行為與方法,進一步強化。

第六步,微量開始超額完成。超額完成計劃,不是任務,也不是指標。因此,我認為它不需要規定從哪一天開始超額完成計劃,全憑我們行動時的心意而為即可。

第七步,完成計劃安排,擺脫高期待值。這一步,我也覺得值得商榷。前期我們都已經將習慣行為分解成不能再分解的小目標了,哪裡還來的高期待值呢?

第八步,留意習慣養成的標誌。我們養成習慣的目的,一是想每天,或者說定時去做某件事,那麼去做就好了。我們不需要去區分是養成階段地有意識地做,還是養成後自發地做。二是我們想將這種行為融入我們的生活中去,讓我們不需要用太多的意志力去做某件事,而是用習慣去推動。前者是刻意去做,需要意志推動;後者則是自發去做,我們身體與思想都幾乎不會產生抗拒,輕鬆自然。當我們還在想自己是否養成了習慣的時候,此時大約有90%的可能是還沒有養成這個習慣。

除了這8個步驟之外,《微習慣》也給我們一些額外的建議,讓我們進一步增加行為養成習慣的成功率。

比如說,以退為進。當自己的身體或思想對行為感到牴觸時,不要利用意志力,強硬地堅持,而是應該後退並縮小行為目標,以減少我們身體或思想對其的反感,然後再徐徐推進。

我們的微行為是最小的行動單元,完成起來毫不費力,很多人都會自覺或不自覺的多完成幾個。時間一長,就會給我們一個錯覺,以前的目標訂的太低了,往上調一點吧。《微習慣》對此說不,我們寧可超額完成,也不要盲目擴大目標。目標只是一個數據,在紙上好看,有沒有用要落到行動上。因此,相比勉強完成計劃,超額完成計劃,不僅令人心情愉悅,實際效果卻一樣。

微習慣,將目標行為分解到小到不能再小的單元,意味著我們完成它的可能性極高,幾乎不可能失敗。對於嘗試了很多方法去培養自己習慣卻失敗的人而言,微習慣策略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