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火烧赤壁,曹操能一统天下吗?

淡忘忆


赤壁之战,

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也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

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赤壁之战的失利使曹操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性,而孙刘双方则借此胜役开始发展壮大各自势力,刘备向孙权借荆州后实力迅速壮大,进而谋取益州,孙权屡次亲率大军进攻合肥,数战不利,损兵折将。曹操在退回北方后,休养生息五年,平定关中后才大举南征孙权。此战形成天下三分的雏型,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赤壁之战曹操损失了多少兵力

众所周知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甚至是世界历史上罕见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但此战中有些许迷团到现在还没有揭开,今天小编就关于历史记载和自己的推算来对各方军力实力对比和曹操军损失情况来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曹操许都出兵号称50万实际最多25万人马。

关渡之战时曹操5万出战+俘虏袁本初5、6万+北伐河北及幽州各地收编近3万+许都驻军4万多+,南征前可征召来的3-5万的新兵(估计、因为战前必定是要征兵的)。攻打刘备,博望之火,火烧新野,白河之水,三战皆败,也要损失 2-3万。

赤壁之战,曹操若不失利,以曹军此时兵力,完全有可能统一江南,进而改写历史。


臣本布伊


如果没有火烧赤壁之战,就表示曹操的二十万大军(对外号称八十万)成功渡过长江,进入孙吴境内,当时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大约有五万,按照字面数据对比,孙权和刘备没有了长江天险,正面作战的话,基本是挡不住曹操大军的。

那么最坏的结果就是孙权和刘备的联军被曹操大军横扫,孙权要么投降,要么战死,孙吴政权崩溃,曹操占据了东吴。

至于刘备,百分之八十不会选择跟曹操死战,能跑就跑,不过不管跑没跑的了,刘备都失去了占据荆州、窃取蜀地进而三分天下的机会,最后只能泯灭于乱世,翻不起浪花了。

如此一来,曹操掌控北方和东吴两地,天下大半尽落入曹操之手,只剩下了蜀地刘璋和更北方的马腾、韩遂、公孙瓒之流。

这些诸侯,除了蜀地刘璋,其他诸侯在曹操赤壁之战失败的情况下都能被曹操打败,更不用说是统治了东吴的曹操。

那么最后天下只剩下蜀地,是根本挡不住曹操的大军的,理由很简单,三分天下的情况下,诸葛亮主持蜀地都挡不住曹魏,更别说刘璋这种平庸之辈,以一郡之地来对抗坐拥天下的曹操了,只会跟投降刘备一般,直接投降曹操。

所以一路推断下来,如果赤壁之战曹操胜利,百分之九十九会统一天下。

为什么不说百分之百呢,因为凡事无绝对,曹操带兵攻打东吴的时候,瘟疫也是一个隐藏的大隐患,就算没被火烧战船,但是到了吴地,一旦军队爆发大规模瘟疫,曹操也只能撤兵,不过这种几率不大,顶多百分之一吧。


物来则应


即使没有火烧赤壁,曹操在当时也不可能一统天下。

从赤壁之战背景来看,建安十三年七月,曹操南征荆州,九月里,刘琮举州投降。刘备无力抵抗而渡汉水,西南而走,过当阳,逃夏口,曹操紧追不舍。刘备派诸葛亮往九江联合东吴。后双方对峙赤壁南北。

我认为即使没有火烧赤壁,曹操也不能在当时一统天下,原因有以下几点:

(1)北方并未大定,加以关西还有韩遂、马超,曹操的急兵不能做长久之计;

(2)北方的人不善水战,加之刚攻下的荆州人心不服,而孙权却早有准备;

(3)大寒之际,缺乏马草,天时亦不相宜;

(5)孙权不肯居于江东一隅,若投降再无发展的空间,必奋力一战;

综上几点来看,曹操的赤壁之战缺乏天时、地利与人和,即使赤壁之战战胜了孙刘双方,也不可能再进一步做进取之策,统一天下为时尚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