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工在德国受嘲讽,回国间接让德国损失10亿,名字十分耳熟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五节》。

18世纪60年代前后,英国资本主义不断的向外进行扩张,廉价劳动力的流入依旧无法满足不断扩大市场的需要,在这种背景下,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开始了,1785年,瓦特改良了蒸汽机,新型动力的出现大大推动了机器了普及,人类也开始进入蒸汽时代。

中国女工在德国受嘲讽,回国间接让德国损失10亿,名字十分耳熟

在全世界各地发展科技时,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也达到了最高峰,为了抑制外国资本流入,清朝皇室拒绝了开放通商口岸,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西方的科技已经远远超过了清朝,这种历史遗留问题,让中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落后于世界步伐,特别是大型工业方面。

中国女工在德国受嘲讽,回国间接让德国损失10亿,名字十分耳熟

各国经济在发展之初,港口业都必不可少,想要运输大型货物,必须拥有大型的起重机,不过中国缺乏技术,大型起重机都需要向外国购买,而我国在谈判价格时往往都处于弱势群体,更加让人气愤的是,我国购买的大型起重机都是外国淘汰下来的二手货,用了几年寿命就到期了,我国又不得不重新购买。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女子挑起了大梁。

孙丽,名字很耳熟,但不是明星孙俪。1994年,22岁的孙丽加入徐工集团,刚刚进入企业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就传到了耳边,徐工研发出了50吨履带起重机,没等孙丽参加庆功会,德国利勃海尔已经公布了800吨履带起重机产品。

中国女工在德国受嘲讽,回国间接让德国损失10亿,名字十分耳熟

这个消息如当头棒喝,顿时让她清醒了过来,两个技术差距不是一丁半点,孙丽也是暗暗发誓一定要让中国的起重机站在世界之巅,在徐工工作了近6年,孙丽也从一个研发者晋升为了高级工程师。

2002年,孙丽就接到了150吨履带起重机的任务,就算有徐工全力支持,但当时我国的技术并不高,想要研发何其困难,孙丽四处收集资料,又在现场调研,非常忙碌,就连刚出生不到半年的女儿都没时间照顾。

中国女工在德国受嘲讽,回国间接让德国损失10亿,名字十分耳熟

“为了争一口气”,孙丽经常熬夜到半夜,一个数据往往都要测试上百遍,一年之后,徐工QUY150顺利问世,但这点成就跟德国的起重机比起来微不足道,孙丽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

260吨、300吨、350吨、500吨起吊机先后问世,以当年徐工的能力,确实做到了第一名,它也引领者港口重工业,可等孙丽生产出500吨时,国外都已经普遍开始使用1000吨、2000吨的起吊机了。

中国女工在德国受嘲讽,回国间接让德国损失10亿,名字十分耳熟

以当时中国的科技,孙丽已经无法作出任何突破了,为了进一步发展,徐工将她派遣到德国公司学习技术,作为总工程的孙丽到了德国完完全全成了一个“跑腿”的,十几年累积起来的荣誉感在一瞬间被击垮。

在德国期间他受到了各种各样的嘲讽,最令孙丽痛心的是,她根本无法反驳,自己技术不行,只能隐忍下来,同时孙丽积极的学习各项技术,2010年,学成归来的孙丽结合德国技术和自己所学的知识,设计了一块新的起吊机。

中国女工在德国受嘲讽,回国间接让德国损失10亿,名字十分耳熟

这块起吊机共4000吨,从描绘图纸到就地选材就花了她大半年的时间,2013年,徐工耗费了近3年的时间,终于打造出了一款4000吨的起吊机,当时德国起吊机不过3000吨,中国起吊机的问世,一举登上了“世界第一吊”的位置。

中国起吊机问世之后,大批的订单如雪花一般飘了过来,徐工拿到了近90%的市场,根据统计,这些市场每年至少能够赚10亿,也就是说德国每年也在亏损10亿。但这本就是科技竞争,谁有实力,谁占大头。x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