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的黄金时代:刑不上大夫的宋朝,成就“以天下为己任”不朽士风

阅读之前烦请先点个关注先!

士的黄金时代:刑不上大夫的宋朝,成就“以天下为己任”不朽士风

最近《清平乐》热播,在王凯饰演的仁宗皇帝的感情纠葛之外,观众们热议的就是那一群“熟读并背诵全文”天团,欧阳修、范仲淹、晏殊……追剧的同时简直就成了语文课的网课!

诗圣杜甫曾经许下宏伟的愿望“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但是寒门士子真正成为时代弄潮儿却是在宋朝,唐朝许下的心愿在宋朝成为了现实。

大宋与其说是赵家的天下,不说说是“士子和皇族”共同管理的天下,甚至是不论皇帝勤快或懒惰、精明或昏庸,朝廷的运行基本不受影响。

“寒士”是如何在宋朝完成逆袭,踏着门阀贵族的肩膀成为天下的榜样,从依附变成主角、从少数变成多数,从而诞生了众多的士风、士韵的?

结合《清平乐》以及有关历史,“寒士俱欢颜”的原因有这样几个方面:科举制度让寒门士子有了走向朝堂的路径,新儒家思想让寒门士子有了经世治国的内在需求,经济繁荣让寒门士子有了文化精英的立场!接下来逐一进行阐述:

士的黄金时代:刑不上大夫的宋朝,成就“以天下为己任”不朽士风

科举制度发生显著变化

科举制度草创于隋朝,但隋唐两代科举取士的比列远远低于宋朝,虽然唐太宗兴致勃勃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但唐朝得到重用的大部分都还是门阀贵族,比如八大贵族(陇西李、扶风窦、清河崔、范阳卢、太原王、博陵崔、京兆韦、河东柳)中的人员一直占据着中枢要职,比如仅在唐朝京兆韦氏有16位宰相、河东柳氏有3位宰相。

一直到晚唐,战乱纷争导致门阀贵族损耗殆尽,从此脱离政治中心,寒门士族才有机会在宋朝成为时代的主角。就像牛顿说的那样“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总是更容易获得成功的。

士的黄金时代:刑不上大夫的宋朝,成就“以天下为己任”不朽士风

宋朝对科举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以军队政变获得政权的宋朝皇帝早早树立了稳定为先的政策,推行“崇文抑武”政策,在用人方面有鉴于五代局势,防范武将跋扈,保证统治安定。宋朝规定所有进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士子的差旅费是可以报销的,这比现在的高考和公务员考试待遇好多了。宋太祖更是开启了皇帝亲自殿试制度,让那些名次靠前的士子更早更直观的进入到最高统帅的选材视野当中。宋太宗是增加了皇家给所有进士办宴席,皇帝亲自赐诗做贺,成为了此后的标配,想一想都美,那风光比“一日看尽长安花”更有诱惑力!

宋朝对科举的学科权重大胆改革。隋唐的科举考试沿袭魏晋风范,主要考的还是诗赋方面,而宋朝却侧重于策论,也就是具体怎么样行政的理念和水平。宋朝的科举是以为国家选拔治理人才为第一要务的,策论的重要性尤为重要。宋朝科举出来的士子既不像隋唐那样高谈阔论,离世界有些遥远;也不想此后的明清,被八股文束缚的有些木讷;他们多是热爱生活、懂得生活、更能够打理生活和政务的好手。

士的黄金时代:刑不上大夫的宋朝,成就“以天下为己任”不朽士风

清平乐中韩琦就是寒门学子

宋朝对科举的技术革新创造公平。在宋朝之前,考生的名字都是直接写在卷面上呈现的考官面前,唐朝甚至是考前就预定好了名次的(详情可见王维参加科考的情形)。宋朝发明了糊名制,所有考生的名字都是封闭起来的,这才有了欧阳修错把苏轼的卷子当做学生曾巩的而判为第二名的故事。这样考试的公平性大大提升,平民子弟脱颖而出的几率大增,正所谓“惟有糊名公道在,孤寒宜向此中求”。例如宝祐四年科举,一共录取了进士601人,其中官僚出身的是184人,平民出身的有417人,差不多三分之二来自于平民。

因为科举的深层次变革,使得“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故事成为每年都发生的现实,寒门士族有了一步登天的大道,这是他们走向历史舞台中心最为强有力的外力!

士的黄金时代:刑不上大夫的宋朝,成就“以天下为己任”不朽士风

儒家思想开启经世共治

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有了外因还远远不够,必须要有内因,否则朝廷召唤寒门士族而他们岿然不动也只能是徒劳。

在宋朝向寒门士子抛出橄榄枝的时候,士族的使命觉醒也正迎合了这种需要。

宋朝士族的使命发生了根本转变。宋朝寒门士族的代表人物范仲淹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正是士族使命开启深度觉醒的最佳例证。士不是宋朝才有,而真正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士族精神确实在宋朝形成了升华而成的。从孔子强调的“士志于道”到李膺提出“以天下风教是非为己任”,都将士风、士的使命局限在精神层面。

从北宋范仲淹开始,才是“士的黄金时代”,他们秉承“以天下为己任”的理念,直接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宋朝较为开阔的政治空间为寒门士族提供了参政、议政的便利条件,用欧阳修的话说---士大夫“开口揽时事,论议争煌煌”,因此成为了“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美好时代

士的黄金时代:刑不上大夫的宋朝,成就“以天下为己任”不朽士风

宋朝儒家思想发展有了新的高度,逐渐从出世向入世甚至是治世转变。在儒释道相互排斥、相互冲突、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在宋朝脱胎于前代又有深层次变化的新儒家逐渐形成。宋朝的士信奉“治世”理念,所有才会有他们主导的亲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这是儒家推行变法的开端所在,之前的儒家都是温和的、出世的……1169年,宋朝理论家陈亮在一份奏章中提出:“故本朝以儒立国。而儒道之振,独优于前代。”

士的黄金时代:刑不上大夫的宋朝,成就“以天下为己任”不朽士风

寒门士族有了以天下为己任的理念,才会源源不断从乡野走向朝堂,才能“处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士族使命的深度觉醒是寒门士族走向历史舞台的最核心内因。

士的黄金时代:刑不上大夫的宋朝,成就“以天下为己任”不朽士风

士族技艺步入登峰造极

宋朝的官相比此前,多才多艺的概率要高太多。不是说宋朝之前的门阀贵族就没有文学细胞、艺术细胞,比方王羲之那一家子的书法是极好的,曹操一家子的诗文也是极好的。

但细细想来,在宋朝之前的官员也许会擅长写诗、画画、书法,但基本上只会精通一样。而到了宋朝,除了特别特别多的全才,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苏轼、画画和书法一样高超的米芾、写诗写词作画写书法一个不拉下的黄庭坚……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那为什么宋朝的士族会有这么多高超的技艺呢?

士的黄金时代:刑不上大夫的宋朝,成就“以天下为己任”不朽士风

经济文化的日趋繁荣让文艺更加融入生活。宋朝的社会经济、制度建设、科技文化处于领先地位,对世界文明史都有所牵动。两宋时期的社会环境讯息万变,既有岁月静好,颠沛流离。在这种整体氛围中,包括士人群体构成的多元、生活内容的多元、思想意识的多元、艺术品味的多元,都成为当时社会的典型现象。世俗文化大放异彩,在街市上、饭馆中,说书的、杂耍的、讲史的摩肩接踵、比比皆是。

文人士大夫在文化领域中的精英作用凸显。欧阳修晚年自号“六一居士”,可不是因为他喜欢6.1儿童节,指的是藏书一万卷、金石遗文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以及他这位老翁,这是文坛宗主的自负和欣慰!这些当了官的寒门士族纷纷担起了文化精英的重担,倡导绘画和书法、诗歌的联系,强调士人和艺匠之间的身份差异,从而使得宋朝整个时代文化基调顺势上扬。

士的黄金时代:刑不上大夫的宋朝,成就“以天下为己任”不朽士风

于是散文领域的翘楚“唐宋八大家”宋朝占据了6位,千古文章四大家宋朝贡献了2位,书法上拿出了4大家,写诗上有了江西诗派,他们还开创了“文化画”的先河……

宋朝寒门士族们纷纷踏上了技艺上登峰造极的路途,他们在经世历俗中发掘着生活的真实气息,再上升的文化精英的层次予以展现,于是有了宋朝文化的繁荣昌盛。文化技艺的登峰造极是寒门士族不断扩大影响,在历史舞台中央站稳脚跟的有力支撑!

士的黄金时代:刑不上大夫的宋朝,成就“以天下为己任”不朽士风

写在结尾的渔人物语

就像电视剧《清平乐》中,皇帝有什么事情都是要拿来廷议的,寒门士族有了和统治者“共治”天下权利。士不像之前的隋唐只能跟在贵族门下做做幕僚,也不像明清时期战战兢兢等待那些或许聪明或许愚昧的皇帝发号施令!

士的黄金时代:刑不上大夫的宋朝,成就“以天下为己任”不朽士风

宋朝是“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时代,他们在这个时代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宋代士大夫整体而言都以“承当天下事”为使命,如同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所以在宋朝才称得上人尽其才的时代,寒门学子有了超过前朝的向上的渠道,于是整个社会阶层之间互相打通,不再是厚厚的壁垒无法逾越。阶层之间往往可以互通有无,时常转换,“士农工商”逐步只是社会分工而不再有明显的高低贵贱。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我是@宋词里的物语,关注我每天陪你读最美的宋词、品最真的宋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