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菲勒:自作聪明的人是傻瓜,懂得装傻的人才是真聪明

美国通用电气前总裁杰克·韦尔奇曾说:“洛克菲勒给他子女的忠告对我来说意义非凡,我现在在管理中遇到的难题,没想到他在一个世纪以前就已经轻松化解了。”本文汇集了伟大的“石油大王”老洛克菲勒一生的思想精华,既饱含着一位父亲对孩子深沉浓烈的爱及殷切希望,又充盈着为人处世、追求成功、创造财富、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哲理。

这些历经沧桑而褪尽铅华的智慧箴言,对于人们尤其是年轻人来说无疑是值得珍藏的巨大精神财富,细细品读,必定能够从中汲取营养,促使人生不断取得成功!

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由于性格、禀赋、生活背景等的不同而在思想上产生一定的差别是正常的。但是,须认识到,在现代社会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优质的人脉资源是非常重要的。美国成功学大师卡耐基曾说:“专业知识在一个人成功中的作用只占15%,而其余的85%则取决于人际关系。”由此可见,为人处世确实是一门需要悉心学习的大智慧。作为取得了空前成功的优秀企业家,洛克菲勒无疑是深谙其中之道的,让我们借鉴他的经验,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为人处世这门课程,以期建立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为成功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洛克菲勒:自作聪明的人是傻瓜,懂得装傻的人才是真聪明

蒙羞是一种动力

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意思是说,不能单凭外表来判定一个人的才能、品质和行为,不能轻视身边的每一个人。但是在生活中,常有一些人戴着有色眼镜看人,我们一不小心可能就会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特别是当我们还贫穷的时候。洛克菲勒曾经说:“侮辱是测量能力的标尺。”意思是,蒙羞并不是一件坏事,它可以化作一种动力促使自己进步和前行。

洛克菲勒收藏了一张中学同学的合影,但是令人疑惑的是,那里面并没有他本人,有的只是出身富裕家庭的孩子。

一天下午,天气晴好,老师通知大家说,待会儿会有一位摄影师来拍摄他们上课时的情景。洛克菲勒出身贫寒,照相对他来说无疑是一种莫大的奢侈。所以,摄影师一出现,洛克菲勒便想象着自己被摄入镜头的情景,多点微笑、多点帅气,甚至开始想象如同报告喜讯一样回家告诉母亲:“妈妈,我照相了!是摄影师拍的,棒极了!”

洛克菲勒用一双兴奋的眼睛注视着那位弯腰取景的摄影师,希望他早点把自己拉进相机里。但是,令人遗憾的是,那个摄影师并不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他直起身,用手指着洛克菲勒,对老师说:“你能让那位学生离开他的座位吗?他的穿戴实在是太寒酸了!”那一刻,洛克菲勒感觉自己的脸在发热,但他只能默默地站起身离开座位。

洛克菲勒虽然心怀愤恨,但他并没有动怒,也没有自哀自怜,更没有抱怨自己的父母不能让自己穿得体面些,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父母为了能让他受到良好的教育已经竭尽全力了。看着在那位摄影师调动下的拍摄场面,洛克菲勒只是暗暗攥紧了双拳,向自己郑重发誓:总有一天,我会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让摄影师给自己照相算得了什么!让世界上最著名的画家给自己画像才是值得骄傲的事情!

后来的情形大家都知道了,洛克菲勒将自己的誓言变成了现实!在他的眼里,蒙羞一词的词义已经转换,它不再是割裂尊严的利刃,而是一股强大的动力,如同排山倒海,促使他奋进,促使他去追求一切美好的东西。

“那个摄影师把一个穷孩子激励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这么说似乎并不过分。”洛克菲勒曾经带着感激的心情这样说道。同时,他也劝诫自己的儿子说:“每个人都有遭受攻击和侮辱的时候,除去恶意,我想我们之所以会遭受侮辱,是因为我们的能力欠佳,这种能力可能与做人有关,也可能与做事有关。所以,我想说,蒙辱不是件坏事,如果你是一个知道反思的人,或许就会认为侮辱是测量能力的标尺,我就是这样做的。”

纵观历史上有所成就、有所建树的人,很多都出身贫寒,且像洛克菲勒一样受到过侮辱和攻击,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而自怨自艾、萎靡不振,相反,在很多时候,别人越是对自己不屑、轻视,他们越能逆流而上、奋发自强。

美国地产大王哈利曾经是一名工厂的机器清洗工,由于工作性质的缘故,衣服上经常会留下洗不掉的油渍。

一天,他下班后去一家商场挑选了一些日用品。当他站在收银台前排队的时候,前面一名也在排队的女人回头看到他的衣服有污渍,竟然把已经选好的东西随地一扔,捂着鼻子就走出了商场。哈利虽然感觉受到了侮辱,但还是忍了下来。

约一分钟后,又有个女人提着购物篮走过来排队,刚走到哈利身后,也凑巧看到他身上的油渍,就突然走开了。

过了一会儿,轮到哈利结账的时候,商场的保安突然走过来把他拉了出去。

他质问保安:“为什么这样对待我?”

保安说:“商场有规定,谢绝衣服不干净的顾客,而且刚才有人向商场投诉了你。”

尽管他理直气壮地跟保安辩论,但还是被赶了出来。围观的人很多,他觉得这是有生以来受到的最大的侮辱。那天晚上,他失眠了。他含泪发誓,一定要努力拼搏,再也不让人“瞧不起”。从第二天开始,他拼命工作。下班后马上到附近一家餐厅做洗碗工。由于他的敬业,三个月后,他被提拔为清洗车间经理。一年后,他有了一些积蓄,便联合了一位朋友开了一家商场。他想,在哪里跌倒,就要在哪里爬起来。他要让他的商场成为穷人的购物天堂,所以他规定,凡是工厂里的工人,只要凭工作证,都给予八折优惠。

果然,他如愿以偿。后来,哈利有了大笔资金后,又涉足房地产,终于在十年后拥有两亿美元的个人资产,成为美国的地产大王。

贫穷不可怕,受不公正待遇不可怕,甚至受到侮辱和攻击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蒙羞之后的麻木不仁和自甘堕落。事实上,只要有奋发向上的决心,被歧视也能成为一种力量,把这种力量运用好,终有一天,当我们回头看自己走过的路时,我们会感谢曾经侮辱和伤害过我们的人。

智慧箴言

简·爱说:“我贫穷、低微、不美丽。但当我们的灵魂穿过坟墓,站在上帝面前时,我们是平等的。”是的,这个世界上只有卑微的人,而没有卑微的灵魂。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不管别人对你的态度如何,只要你自己不看轻你自己,就没有任何困难能阻挡你成功的脚步。


真诚表达最有效

俗话说:“人心隔肚皮。”其意是指世事纷纭,人心复杂,不可轻易地相信别人,不可将自己的心里话轻易说与人听。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人与人之间存在偏见,往往是彼此没有真心交往、主观臆断的后果。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应该建立在真诚的基础上。真诚待人不仅仅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和美德,它需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维护他人的尊严。

洛克菲勒曾经教育自己的儿子小约翰说:“做一个真诚的人非常重要,人们会认为你值得信赖,也会认为你富有责任心,从而更多地依赖你。信用就像细细的绳子,一旦断了线就很难再接起来。”“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真诚是人类最伟大的美德之一,赢得人心的第一步就是要让人感觉到你的真诚。如果连自己都意未明,情未动,又怎么能表情达意呢?洛克菲勒的儿子小约翰想必是深谙其理的。

1915年,科罗拉多州煤铁公司的矿工为了要求改善待遇而举行罢工。这场罢工,持续了两年之久,是美国工业史上一次有名的大罢工。刚开始的时候,由于公司方面处置不善,酿成了流血惨剧,这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使罢工继续拖延下去,使标准石油公司受到了巨大的损失。

后来,小约翰改变方法,采用柔和的手段,把罢工的事情暂时置之不理,他深入到工人当中,并亲自到工人家中进行慰问,使双方的情感慢慢地好转起来。他让工人们组织代表团,以便与合资方洽商和解。他看到,工人们已经对他稍稍释去了敌意,于是做了一次十分中肯的演讲。就是这一次演讲,解决了持续两年的罢工风潮。

在演讲中,小约翰说:“在我有生之年,今天恐怕要算是一个最值得纪念的日子了。我十分荣幸能够和诸位认识,如果我们今天的聚会是在两个星期之前,那么,我站在这里就会是一个陌生人了;因为我对于诸位面孔的认识还只是极少数。我有机会到南煤区的各个帐篷里去看了一遍,和诸位代表都作了一次私人的谈话;我看过了诸位的家庭,会见了诸位的妻儿老幼,大家对我都十分客气,完全把我看做自己人一般。所以,今天我们在这里相见,我们已经不是陌生人而是朋友了。现在,我们不妨本着相互的友谊,共同来讨论一下我们大家的利益,这无疑是令人十分高兴的。参加这次会的是厂方的职员和工人的代表,承蒙诸位的厚爱,我能在这里和诸位一起努力化解一切矛盾,彼此成为好友,这种伟大的友谊,我是终生不会忘掉的。我们大家的事业和前途,从此更是展开了无限的光明。今天虽然我是公司方面的代表,可是,我和诸位并不是站在对立的立场上,我觉得我们大家是有着密切的关系和友谊的。我们彼此之间的问题,现在我很愿意提出来和大家讨论一下,让我们一起从长计议,获得一个双方都能兼顾到的圆满的解决办法,因为,这是对我们大家都有利的事……”

小约翰的演讲,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但话语诚恳,引起了矿工广泛的共鸣,一下子就使自己摆脱了困境。

由此可见,我们在与人交往时,必须秉持一颗真诚的心,而不要流于巧言令色、油嘴滑舌。真诚与人交往,这是洞悉真相、结交朋友最可靠、最必要的途径。在交往的过程中,受益最大的其实还是自己。

有一次,艾格去好莱坞一位美国演员家做清洁工。女主人给她布置完工作,突然问她,“我能吸烟吗?”艾格吃了一惊,说:“您是在问我吗,夫人?”女主人说:“是啊,我想抽支烟。”艾格忙说:“这是您的家呀,怎么还要问我?”女主人说,“吸烟会影响你,当然应该得到你的允许。”

那天,艾格愣了许久,也想了许久,“怎么这么奇怪?一个人在自己家里抽烟,还要温文尔雅地来征求一个清洁工的同意,真是匪夷所思!”然而,艾格也不得不承认,那一刻,她非常高兴,非常感动,因为从来没有一个人像这位夫人这样对待过自己,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被尊重的喜悦。她想,尽管自己仅仅只是一个清洁工,可并不是低人一等,即使在别人家里,自己也有被尊重的权利,况且女主人是那么真诚。所以,以后艾格每次到这家做清洁,都会额外地帮女主人多做些事情。

真诚地去从他人的角度关注别人的想法,理解和关心他人,你就会获得别人的信任,陌生人也会变成朋友。

智慧箴言

洛克菲勒曾教育自己的儿女说:“具有真诚品格的人,会持之以恒地保持高道德标准的生活态度。也就是说,他们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总是能够认认真真,诚实坦荡。这种态度和品格会为他们的成功带来持久的生命力。”是的,一个对生活、对事业、对自己、对他人真诚的人,写文章能以真诚动人,办事情能以真诚悦人,说话能以真诚感人,最终也会以真诚赢得最精彩的人生。


聪明的境界在于“装傻”

“装傻”是一种境界,是聪明人所为。“装傻”并不是让人唯唯诺诺,逆来顺受,只是让你换一种方式,把生活中的小事模糊处理。提起“装傻”,我们不由得会想起郑板桥先生留给世人的那句“难得糊涂”。确实,人生难得糊涂,贵在糊涂,乐在糊涂。糊涂学,是一种随机应变的智慧与谋略,正所谓“大智若愚”。

洛克菲勒曾经在信中对自己的儿子小约翰说:

直到今天,我都能清晰记得一次“装傻”的情景,当时我正为如何筹借到15000美元大伤脑筋,走在大街上我都在苦思冥想这个问题。说来有意思,正当我满脑子闪动着借钱、借钱的念头时,有位银行家拦住了我的去路,他在马车上低声问我:“你想不想用5万美元,洛克菲勒先生?”我交了好运吗?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但在那一瞬间,我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急切,我看了看对方的脸,慢条斯理地告诉他:“是这样……你能给我24小时考虑一下吗?”结果,我以最有利于我的条件与他达成了借款合同。

洛克菲勒有这样一句名言:“自作聪明的人是傻瓜,懂得装傻的人才是真聪明。”是的,洛克菲勒是真正的强者,是真正善于“装傻”的聪明人,他懂得适时适地掩盖自己的锋芒,放低姿态,变得谦虚,这是一种外圆内方、绵里藏针的处事技巧。

美国总统威尔逊小时候比较木讷,镇上很多人都喜欢和他开玩笑,或者戏弄他。一天,他的一个同学一手拿着1美元,一手拿着5美分,问威尔逊选择哪一个。

威尔逊回答:“我要5美分。”

“哈哈,1美元不要,却要5美分。”同伴们哈哈大笑,四处传说着这个笑话。

许多人都不信威尔逊真有这么傻,纷纷拿着钱来试。然而屡试不爽,每次小威尔逊都回答“我要5美分”。整个学校都传遍了这个笑话,每天都有人用同样的方法愚弄他,然后笑呵呵地走开。

终于,他的老师有一天忍不住了,询问威尔逊:“难道你连1美元和5美分都分不清大小吗?”

“我当然知道。可是,如果我要了1美元的话,就没人愿意再来试了,我以后就连5美分也赚不到了。”

原来,真正聪明的人不是戏弄别人的人,而是被“戏弄”的人——威尔逊。从表面上来看,威尔逊是被戏弄了,但是他同时也将那么多的“5美分”收入了自己的口袋。这也正如洛克菲勒对自己的子女所说的:“如果把聪明视为可以捞到好处的标准,那我显然不是一个傻瓜。装傻带给你的好处很多很多。装傻的含义,是摆低姿态,变得谦虚,换句话说,就是瞒住你的聪明。”

在生活中,善于“装傻”的人做起事情来往往会有比一般人更多的机缘,糊里糊涂却总能笑到最后。善于“装傻”要求人们不要太执著,凡事要想得开,看得开,该糊涂的时候就糊涂。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自然就能活得逍遥自在。

春秋时,楚王大宴群臣,大小文武官员,宠姬妃嫔,全部出席,务要尽欢。席间奏乐歌舞,美酒佳肴,饮至黄昏,兴犹未尽。楚王命人点烛继续夜宴,还特别叫最宠爱的两位美人许姬和麦姬,轮流敬酒。忽然风起,吹熄了所有蜡烛,漆黑一团,席上一位官员趁机摸了许姬的玉手,许姬一甩手,扯断了他的帽带,匆匆回座附耳对楚王说:“刚才有人趁机调戏我,我扯断了他的帽带,赶快叫人点起烛来看看谁没有帽带,就知道是谁。”楚王听了,却大声向各人说:“寡人今晚要与诸位同醉,来,大家都把帽子除下来痛饮。”

于是各官员除掉帽子,楚王命令点烛,都不戴帽子了,也就看不出是谁的帽带断了。席散回宫,许姬怪楚王不给她出气,楚王笑说:“此次宴会,目的在尽兴,酒后狂态,乃人之常情,若要追究,岂不是大煞风景,岂是宴会原意。”

后来楚王伐郑,有一健将独率数百人,为三军开路,斩将过关,直逼郑的首都,使楚王声威大震,这位将军后来承认,他就是当年调戏许姬的那个人。

这便是有名的“绝缨会”。楚王无疑是善于“装傻”的聪明人的典型代表之一,他深谙做人的“糊涂学”,没错,适时“糊涂”一下,做点“退让”姿态,可以让人有更多的时间去享受人生的美好,同时也可使自己受益无穷。

智慧箴言

聪明的境界在于“装傻”,“装傻”不是无智,而是为人处世的豁达大度,是充满智慧的生活方式。作为芸芸众生里普通的一员,我们并非无所不能,而是有着自己的局限性的,因此在某些场合就必须放弃自己的明白,顺其自然,装装糊涂。正如洛克菲勒所说的那样:“越是聪明的人越有装傻的必要,因为就像那句格言所说的——越是成熟的稻子,头便垂得越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