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能力让你在解决问题时事半功倍

生活和工作中,常常有这种情况:某件事出了问题,人们忙着去解决,结果却是一处处理好了,另一处又不行了,就像打地鼠游戏一样,按下一个又冒出一个,似乎永无休止。

这是因为处理问题时考虑不全面吗?不一定,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我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问题。

这项能力让你在解决问题时事半功倍

我们总是急于求成,没找出真正的问题所在就急着寻找解决方案,所以总是得不到想要的成果。

日本知名企业管理咨询顾问斋藤嘉则提出,解决问题的原点在于发现真正的问题,只有找到真正的问题所在才能对症下药。

他在《工作的原理:发现问题篇》一书中详细地阐述了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而《工作的原理:解决问题篇》则为大家介绍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发现问题篇》。

这项能力让你在解决问题时事半功倍

01 我们为什么无法发现问题?

问题指的是现状与目标应有的状态之间的差距,解决问题则需要找出缩小这些差距的方案。

问题 = 应有的状态 - 现状

只有观察是什么带来了差距并抓住其本质,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

那么,是什么阻碍了我们发现问题?

1)无法正确描绘目标应有的状态

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所以无法描绘目标应有的状态,也就看不到现状和应有状态之间的差距,自然不能发现问题。

这项能力让你在解决问题时事半功倍

2)无法正确认识现状

有人对现状过度自信,有人一味地追求应有的状态而忽视了现状,有人为了避免承担责任而隐瞒现状……都会导致无法正确认识现状,“现状”与“应有的状态”缺一不可,对任何一个认识不明确就无法找到真正的问题。

3)看待问题过于表面化,无法抓住问题的本质

我们常说,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只看到了问题的表面,而没有深入分析,只有深入地分析问题,找到真正的问题所在,才能提出正确的解决方案。

4)从解决方案倒推,忽视了问题本身的变化

很多人着眼于眼前,只关注可行的解决方案,而忽视了问题的变化。问题不是一成不变的,当问题发生变化时,我们也要根据其变化对解决方案进行相应的调整。

02 如何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是一种能力,如果无法找出真正的问题,所谓的解决方案常常不会产生效果。

我们知道了自己无法发现问题的原因,可以从根本着手,提高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

这项能力让你在解决问题时事半功倍

1) 发现问题必备的四个能力

① 观察能力:观察目标现有的状态,准确地掌握事实,以客观、正确地认识现状。

② 判断能力:从负责人的立场上决定需要处理的问题。

③ 分解能力:对比整体和现状,具体、有逻辑地分析问题。

④ 整合能力:设想整体状况,整合其结构。

观察、判断、分解、整合,通过这四步,我们可以发现现状和应有状态之间的差距。

2) 发现问题的4P

4P指的是:purpose(目的轴)、position(立场轴)、perspective(空间轴)、period(时间轴),这四个维度有助于让我们设想应有的状态。

① 目的轴:重新审视我们的目的,弄清楚我们所做的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避免迷失和遗忘。

② 立场轴:在处理问题时,不同的立场会得到不同的解决方法。思考立场,就是思考“对谁而言”的问题。想要公正客观地看待问题,需要做到:脱离现在的立场,从不同立场看待问题。

③ 空间轴:扩大自己看问题的空间,尽可能从高处看问题。

④ 时间轴:时间轴一般分为四部分:过去、现在、不久的将来、遥远的将来。当我们把具体问题进行分解后,最好是给每个问题一个独立的时间轴,以单独思考。另外,在多数情况下,应把时间轴放到未来去思考。

这项能力让你在解决问题时事半功倍

03 如何分析问题?


1) 从广度上分析问题

全球经济大融合,各个商业领域之间并不像以前那样泾渭分明,而是彼此交叉、重组在一起。在分析问题时,我们要扩大分析,也就是说,从“扩展”中找原因。就像《人类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所说:拉高到卫星的角度去看历史(看问题)。

从广度上分析问题可以运用几个方法:

① MECE原则

MECE原则是麦肯锡公司提出的,指的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无重复、无遗漏。我们可以运用MECE原则来锁定问题扩展的基本要素,从整体到局部分析问题,从而客观地认识现状。

② 趋势分析

趋势分析指通过过往的长期趋势找出趋势线的斜率、拐点、面积,以此来把握结构的变化。这种方法需要制作图表。

③ +/-差异分析

通过图表分析自己公司在时间轴上某两点之间产生差距的+/-变化要素,或者分析本公司和其他公司/业界平均值之间产生差距的+/-差异要素,方便我们对问题的要素进行分解。

④ 集中与分散分析

用分散图可以找出主要差异和偏差,也就是集中与分散分析,这种分析方法有助于检验管理者的控制能力。

这项能力让你在解决问题时事半功倍

2) 从深度上分析问题

信息爆炸时代,我们获得信息的途径很多,信息也很繁杂,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该重视“深度思考”,只有深度分析问题,才能抓住问题的本质。

① 因果关系分析

无论是恶性循环还是良性循环,商业内部都有其因果关系,如果发现企业陷入了恶性循环,通过因果关系分析,可以让我们锁定恶性循环出现的根本原因,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② 相关性分析

相关关系指一方发生变化另一方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的相互影响的关系。没有哪种商业模式是独立存在的,必然有其他因素与其存在相关性,在进行相关性分析时,找到相关性较大的要素,从而找到真正的问题所在。

③ 市场份额分析

市场份额分析主要包括2个要素:公司的“市场覆盖率”、商品和销售能力的“胜率”。市场份额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自己与市场其他公司的差距。

这项能力让你在解决问题时事半功倍

04 公子的话


这本书是写给企业管理者的书,本书和《工作的原理:解决问题篇》是一个系列,旨在帮助企业管理者提高解决问题的领导力,对于普通职员而言,我们可以从中学习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分析方法,如果没有学过图表分析,其中介绍的各种分析方法也值得我们研究学习。

很多时候只要能够准确地把握问题的关键,那么在确定问题的阶段就已经有很多的解决方案了,或者自然而然地会看到解决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