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婚女,和初恋男友联系后,才知道什么叫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01

我,结婚10年,在外企上班,有两个可爱的孩子。

白天忙工作,夜晚忙孩子,空余时间忙我的烘焙和摄影,生活可说是忙得不亦说乎。

我从来没有想过我的初恋。

那个像徐志摩一样文采的男生,有我所羡慕一手好字、一手好诗、一手好画。

手机铃声响起,一个陌生人的电话号码,我憋了一眼,没有接。铃声再次响起,我拿起电话,电话那头一个男人哭泣的声音:“林默默,是你吗?我可以去见见你吗?”

我听出那个男人的声音,正是我的初恋,陈程。

10年没有任何联系。

02

那年是高三。

我在高三(5)班,不知为何,高三(3)解散,所有3班的同学分流到高三年级的其他班,我们班分到10个3班同学,他在其中。

我的同桌是3班的同学。同桌和他是好友,经常会传递他写的诗歌给她看。

渐渐我开始留意其这个高高瘦瘦,长得一脸不屑的他。

紧张忙碌的日子里,我怦然心动了,写信告诉他,我喜欢你。

一来二往回信中,我们建立恋人关系。所谓的恋人关系就是纯柏拉图的恋爱。

但是这段恋情只是维持了半年。

导致我们分手的原因,是隔壁班余席君追求我的事情。

03

余席君听周围同学说陈程喜欢我,他并不知道我们已经建立恋人关系。于是约了陈程去操场打算问清楚这件事情。

可是,性子急躁的陈程二话不说就把余席君打进医院。

难道你就是这样的人吗?

陈程辩解,因为他太在乎我,觉得只有他才能保护到我,而余席君只是一个窝囊废,连架都打不过他。

我听了这些,觉得很难过,只说了一句:

“我们不是一路人,分手吧。”

04

高三毕业后,我们各自去了外地读大学,从此杳无音讯。

直到几年前他建立了微信群,大家才有了联系。

他会偶尔发微信我,问我近况,寥寥话语,并不多说。

同桌偶尔也会和我说说他的情况,据说现在的他在家乡混得很不错,做起房地产,售卖别墅和商品房。

“你知道今天是我妈的忌日吗?”手机那头是他醉醺醺的声音。

他妈妈在高三年去世了。

“你知道我在我妈的坟前哭得多伤心?你知道我多想让你见见我妈?你知道你在我心里是一个多么重要的地位吗?”

“你知道在家乡有多少人想要排队和我做生意,我一年的税收都要上交好几千万,我很成功吧!可是这么多的钱,对我有什么意义呢,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都不在我身边。”

我一边静静听着他在那头嚎啕大哭。

“你当年为什么要抛弃我?为什么?”

“可以回到我身边吗?”极尽乞求的声音。

05

电话结束后,他说等我回复。

我把他的微信删掉了,从班群退出。我要从他的世界里彻底消失。

他忘不掉的不是我,他只是忘不了那段青葱岁月中的自己。感情这件事情其实就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一个男生把自己最懵懂最直接的爱倾注给了那个女生,这个女生就是男生最饱满、最真挚的感情代名词,与其说他忘不了我,不如说是忘不掉也不想忘记那个在感情中清纯的少年。

尔虞我诈的商场,人心险恶的嘴脸,蝇营狗苟的生活,让他怀念那个少年,没有心机、单纯,好不违心,不功利的男孩。

那个男孩需要一个印证去寄托,而我就是那个最好的承载物。

心理学有个名称叫作“蔡格尼克记忆效应”,是指人天生有一种办事有始有终的驱动力。对于未完成的事情,人们总是倾向于把它补全,否则心里便会不舒服。

不是每一件事情都值得去完成的。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不要被一种“一定要把事情做到底的”冲动所绑架,放弃,本身就是一种选择。

祝你安好,祝我安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