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姐妹情还在,小人物大时代

五十年姐妹情还在,小人物大时代

1

五十年姐妹情,小人物大时代

前些日子和朋友一起看了上海东方艺术中心自制原创剧目《金家花园》,很是惊艳,欲罢不能!

剧中讲述金婉莹和卢水娟亲如姐妹的主仆两人,跨越整整五十年的人生经历。从50年代、70年代、80年代一直到世博会,从大小姐善待佣人姐妹,到新思想下佣人帮助落魄姐妹,又因误会反目,后相互扶持化解恩怨,迎接新生活。

小人物的命运和大时代环环相扣,故事细节毫不违和!

第一个看点,看似宏大主题,其实很多有趣和引人深思的细节!

印象深的有两姐妹在工厂车间用搪瓷缸喝咖啡怀念过去时光,在革委会因误会被告发反目成仇;姐妹相聚,丈夫像交代后事一样把心爱的女人托付给另一个男人;两姐妹最终再穿旗袍,迎接远方来客,怀想当年同穿一款旗袍的青春日子!

三场重头戏中,有激烈冲突的揪心,也有冰释前嫌的喜悦温暖!每个时代的跨越都随着姐妹俩的生活变化显得那么自然,让人感同身受……

2

舞台和音乐都很用心

全剧充满上海风情,弄堂旗袍,烟纸店,老洋房,梧桐树等,还有上海闲话,甚至那个时代的产物苏北口音的上海话和沪剧选段都好像生活中的声音!穿越其中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上海滩,沪剧等等很有时代色彩的音乐。

舞台画面有很多时代定格的感觉,喝咖啡,相伴走到充满梧桐树的花园,以及旗袍装等,两姐妹对话的重头戏舞台特写让我们深深沉浸在她们当时的情境当中。

五十年姐妹情还在,小人物大时代

3

这场戏的爆点,笑点

多在沪剧王子钱懿扮演的卢水娟儿子身上,孝顺但有时一根筋,能赚钱但懂得报恩,有时说出别人想说不能说的话,悲情中引发笑声化解一些忧愁。还有当金婉莹先生自知时日无多,想把自己的太太托付给另一个男人时,那种对太太的内疚,眷恋无奈,用动作表情和声音表现的淋漓尽致,并未坐在前排的我似乎能感受到他脸部的皱纹笑中带泪!

最后,看这部剧有种平日里追剧追团队的冲动,全场离不开座位停不下来,一环扣一环!哭哭笑笑,跟随时代和人物命运投入。喜欢追剧的我很想知道创作班底是谁?这是一部自制作品,如果多看视频,大家可能多知道自制剧意味着更了解观众的需要!这部来自东方艺术中心自制的原创作品,应该也是如此。

原创首演,这部剧的表演为何如此成熟?原来班底多来自学院派,多年舞台经验纯熟自然。当中有很多上海人熟悉的面孔!编剧洪靖惠曾是多年前的口碑弄堂剧《大哥》的编剧!她还编剧过很多知名电视剧。而出品人之一孙徐春和沪剧小王子钱懿加盟增添很多成熟的海派剧底蕴!编剧导演舞台灯光自然贴切,更像是一部巡演过很多场的经典剧目!据说真有海派剧目代表巡演的打算,期待!

五十年姐妹情还在,小人物大时代

这部剧还有很多隐藏的点,比如一碗泡饭和鱼翅回报的回应,又比如十一路公交车,还比如金婉莹的人物原型之一有没有可能来自陈丹燕的作品《上海的金枝玉叶》中提到的永安百货创始人的女儿郭婉莹呢?

4

出身不同性格不同,境遇也不一样,

是什么让一对姐妹能够跨越五十年依然可以彼此相伴

经历过那个时代最严重的考验,也面临过生活的重要抉择。最终她们还在一起,是有人懂得平等,又有人懂得报恩,是有人选择相信,又有人懂得反省,这个世界没有那么多顺理成章理所当然,时代会变生活会变,情感也可能变,只有一颗珍惜生活,拿得起放得下,知进退能反思成长的心,才可能走得更远吧。情感如此,生活如是。

好作品可以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还可以有空间想象探索和思考。金家花园就是这样的好作品,他不仅吸引观众,也让更多创作者借鉴和思考。

文章作者简介:王小马儿,头条情感心理学院五期学员,专注人物写作,影评书评,曾任编辑记者,采访文化领域,愿我们一起在阅读和写作中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