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读文学作品,我们该保持“作者已死”的态度还是“作者未死”的态度?

样花儿


半死不活,薛定谔之死。


余华曾经在一本小说集里的自序,大意是:一部小说的出版,仅仅书写意义上的完结。从阅读和批评的角度上讲,一部小说是永远不可能完成或者是永远有待于完成。阅读和评论的意义,不在于作者在写作时想到的,而在于作者写时没想到的。一篇小说发表后,便不仅仅属于作者,而属于所有读到他的人。


从这个意义上说,可以用“作者已死”态度。小数对于作者的意义是呈现,对于读者的意义是体验。在呈现和体验之间,是作家刻意设置的表述空白。读者在接受文字的过程中填补这些空白,就是思考的过程,也是二次创造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在阅读时完全取决于自己的感受,也不必去揣摩作者的“初衷”。文学语言不是一个精准执行的语言,所以也不存在一个权威的解释。


另外,在阅读作品时,也不必按照“哲学家必须按照他所倡导的哲学方式去生活”来要求作家。 小说是凭空在现实世界虚构出来的结界,小说的逻辑仅仅对边界之内负责,故事和现实要分开,书中的人物和作者本人也要分开。一个生活方式浪荡的作家,也可以写出洁白如宁雪的纯粹爱情。我们不能因为作者的声名狼藉,就去怀疑书中的价值。这一点和网上的各位人生导师是不一样的。人生导师更像是哲学家,必须用自身的生活方式去践行他的理论。


从另一方面来说,作者又不能完全死。艺术作品由人来完成,必然带有人的气息。它不是AI计算出来的排列组合。透过研究作者的生平、作品创作时期的心境,或者思想体系,可以在阅读的时候更好的接近作品的本意。前面我们说“一篇小说发表后,便不仅仅属于作者,而属于所有读到他的人,” 读者的阅读体验取决于他已有的世界认知; 但小说更重要的意义不在于描写生活中大家都看得到的部分,而在于以作家的敏锐感知,提取出生活表层之下,存在但大家未察觉到的部分。 研究作品的创作源头,有助于接近该源头衍生出的,作品的本质。


不不不2021


1.从我30多年阅读文学作品的经历来分析,阅读中保持“作者己死”或者“作者未死”的态度并不十分重要,也必太在意。关键在文学作品本身,即在于作品本身的所表达思想、主题、内容,以及表达的方式和技巧,等等。

2.在阅读中我们如果保持“作者己死”的态度,无非是作者己去世,他一生创作生平、经历、贡献,以及作品风格、数量等储方面己盖棺定论,在这种情况下,这些结论,有助于我们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可以在短期内了解作者经历、读更多的作品,节约时间、提高效率、阅读也会更加全面、深入。但是,任何事情都是辩证的、都具有两面性,也许这些所谓权威人物、评论家、研究人员,由于受到当时政治、时代背景,甚至自身水平和能力有限,会产生对作者评价的局限性、片面性,因此,也存在对阅读者的引诱和误导,使我们失去辨别能力,及早放弃了研究和追寻的想法和可能。

3.如果我们保持“作者未死”的态度阅读文学作品,因为存在变数,可以促使我们更多的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和研究,也许还能激发出新的思想火花,产生意外的收获和理论成果。


边走边说真情感


读文学作品,我们应该保持作者未死得态度。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也许想不到自己在哪个年代写的作品一直到今天还在流行,并且研究吧。

作为一个非常喜欢看《红楼梦》的读者,有时候真的能够在他的文字里看到他的哀叹和微笑。

比如在他写大观园那群年轻孩们生活的时候,一定在回忆着曾经愉快的过去;比如,在他写林黛玉写贾宝玉娶薛宝钗时,一定心如刀割。

我想,当你真正欣赏文学作品,真正喜欢这部作品,真正读进去这部作品时,一定能理解作者;能达到穿越时空同作者对话的境界。

哀其所哀,喜其所喜;肉身虽死,灵魂永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