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科學與研發產業報告一瞥

印度科學與研發產業報告一瞥

來源:IBEF

介紹

印度在全球技術交易最具吸引力的投資目的地中排名第三。科學和技術部聯盟部長Harsh Vardhan博士重申,技術是政府的重點工作領域,旨在使人們以科學為中心。現代印度非常重視科學技術,因為它是經濟增長的關鍵要素。印度是科學研究領域中世界上排名最高的國家之一,在太空探索領域中排名前五位。該國定期執行太空任務,包括登月和著名的極地衛星運載火箭(PSLV)。

印度很可能在為南盟國家發射衛星方面發揮領導作用,通過提供供其他國家使用的空間設施來創造收入。

市場規模

印度在科學出版物上排名第6,在專利方面排名第10,其中僅包括居民申請。根據自然科學高質量研究成果的統計,印度在2017年自然指數中排名第13位。印度在世界科學和工程出版物中排名第三。

印度在2019年全球創新指數(GII)中排名第52。在研發部門的總支出中排名第50,佔GDP支出的0.6%。

政府正在廣泛推廣研究園區技術企業孵化器(TBIs)和(RPs),這些孵化器將推廣創新理念,直到它們成為商業企業。印度是世界第三大技術創業中心,2017年有1000家新公司成立。

預計印度的工程研發和產品開發市場將以10.65%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到1922財年從310億美元增至420億美元。到2022年,研發支出的目標是至少達到該國GDP的2%。

發展/投資:

在政府的支持下,通過科學研究在農業,醫療保健,空間研究和核電等不同領域進行了大量投資和發展。例如,印度在核技術方面正逐漸變得自力更生。

近期發展

印度科學技術領域的一些最新進展如下:

  •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在阿加塔拉的Tripura發射了空間技術孵化中心。ISRO已計劃在21財年進行36次任務,包括衛星和運載火箭。
  • 得益於技術進步,全球太空業務機會以及ISRO衛星發射能力的急劇提高,印度的太空業務在未來五年將實現巨大增長。

投資方案

  • GridRaster Inc在虛擬和增強現實領域工作,籌集了200萬美元的種子資金,這些資金將用於營銷和產品開發。
  • 2020年4月,基因組與整合生物學研究所(CSIR-IGIB)與TATA Sons簽署了諒解備忘錄(MoU),以FNCAS9編輯器鏈接均勻檢測測定(FELUDA)的KNOWHOW許可快速診斷COVID-19。
  • 2020年3月,由IIT Madras孵化的太空技術初創公司Agnikul Cosmos Pvt Ltd在pi Ventures領投的A輪融資中籌集了2,340千萬盧比(合335萬美元),開發了低成本衛星運載火箭。
  • 2020年2月,凱捷宣佈計劃在2021年之前在該國僱用30,000名員工。
  • 2019年12月,印度科學與工業研究理事會(CSIR)和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旨在促進和支持兩者之間的合作。

2020-21年聯盟預算

  • 根據2020-21財年聯合預算,政府宣佈向科學技術部撥款630.2億盧比(9.017億美元),這是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撥款。它還向生物技術部撥款278.7億盧比(3.9877億美元),向科學與工業研究理事會撥款538.5億盧比(7.7050億美元)。

成就

以下是政府過去四年的成就:

  • 在CSIR-IIIM中建立了第一個用於生產草藥的國家最先進的cGMP設施。它的生產能力為每小時30,000粒膠囊和膠囊,每批次500升液體。
  • DBT發起了DBT-BUILDER(向生命科學與研究的大學跨學科部門助推)計劃,以促進高等教育發展和促進跨學科研究與技術發展。
  • 科學和工業研究理事會(CSIR)在皮革加工,油漆和塗料,電鍍和金屬塗飾,工業維護工程,生物信息學,機電一體化以及玻璃珠飾珠寶等領域啟動了30項技能/培訓計劃。

前方的路

印度正在積極努力建立自己的工業化和技術發展領導者地位。隨著印度希望擴大其核能力,核能領域可能會出現重大發展。此外,納米技術有望改變印度的製藥業。隨著政府為技術驅動的綠色革命投入大量資金,農業部門也可能進行重大改革。印度政府通過《 2013年科學,技術和創新(STI)政策》,力爭將印度列為世界前五名科學強國。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將於2022年啟動其首個印度人類飛行任務。

注意: 2020年4月使用的兌換率,1盧比= 0.013123美元

參考資料–媒體報道,新聞稿,新聞信息局(PIB),2019-20年聯盟預算

免責聲明:此信息是通過二次研究收集的,並且IBEF對其中的任何錯誤概不負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