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愙齋書法」範曾:齊白石的山水畫並不好

有位曾主持過《動物世界》的趙老師說過:範曾先生不止是一位畫家,還是一個擅藝多才的通儒。其實,他還應該補充一點,範曾先生還是一位藝術評論家、藝術批評家,而且他評論的對象一般都是大名家。範曾先生除開曾經豪言假其幾十年時光有將朱耷比下去的雄心壯志驚駭了世人之外,他還放膽將自己的師祖爺好好地評價了一番,不過,即便是對自己的師祖齊白石,也從範曾大師嘴裡討不到太多好聽的話來。所以,敢於用這種批評的態度去評價已經作古並受到世人肯定的先輩,範曾先生是理所應當不愧要多一個評論家或者批評家稱號的。


近現代的大師並不少,但唯有範曾先生的師祖齊白石的名望最高。範先生無疑是系出名門,有著很好的師承。常有人說範先生這個人有欺師滅祖的嫌疑,其實此言有可能言過其實,君不見最近幾年來範先生口頭常常唸叨自己的恩師李苦禪和李可染先生麼?


並且甚至範先生對李苦禪的評價上升到了“畫聖”的高度,多次在公開評價他的恩師李苦禪時不吝溢美之辭,可見這個學生還是懂的尊師道的。一般來說在評價藝術時理應是客觀而不帶個人情緒的,因此,所以範先生在評價其自己的師祖時,可就全然沒有“隔代親”那種思想觀念,直言直去發表了自己的評論觀點。


「愙齋書法」範曾:齊白石的山水畫並不好

(齊白石作品)


範先生的師祖是誰?當然是齊白石。範先生不吝溢美之辭盛讚的李苦禪先生,就是齊白石門下弟子,但李苦禪先生從未對自己的老師齊白石發表過任何批評的聲音,當然,李苦禪先生的成就始終是低於齊白石的。


不過到了範先生這一代,大有超越前輩的跡象,除開尚記得對自己的老師毫不含糊地抬高之外,對於師祖齊白石就顯得沒有那麼客氣了。2017年齊白石的一組山水畫拍出數億元之後引起了廣泛的光柱,美術界就曾有眾多對該作發表的各種評論,其中很多是給予齊白石山水正面評價的觀點。


範先生作為當代大師,自然也忍不住要撰文發聲。不過作為一個評論家和批評家,當然要遵守必須儘量“客觀”的立場,因此,範先生的觀點很犀利,他說“齊白石的山水畫有些意味,但並不那麼好”。不那麼好,是有多不好呢?範先生雖然沒有說透,但讀他的評論文章,似乎對自己師祖未“認真在中國山水畫史的叢林中漫步”比較不滿,還對“未見到一幅齊白石認真臨摹宋、元、明、清前輩的作品”不滿,言下之意大概就是說齊白石你既沒認真研究過中國山水畫史,又沒一本正經臨摹過古人的作品,所以儘管你是我的恩師的師傅、是我的師祖,但我還是覺得你的山水畫“不那麼好”。


「愙齋書法」範曾:齊白石的山水畫並不好

(齊白石作品)


可以說範先生的這個評論寫得是有理有據的,條理清晰很講道理,在文中他還特地點名了另外一個評論家高凡丁,甚至給人感覺範先生帶有指責高凡丁在評價齊白石山水時避重就輕的意味。不過,範先生自己的評價,雖然講道理,也有自己的論點,但是似乎卻沒有擺事實,僅僅只是講道理。因為齊白石是否在中國山水畫史的叢林漫遊過,是否認真地臨摹過古人的作品,範先生的用詞是“從未見到”。從未見到,是不是就代表沒有呢?恐怕並不見得,也許只是範先生在這兩件事上孤陋寡聞了呢?


「愙齋書法」範曾:齊白石的山水畫並不好

(範曾作品)


在文中,範先生還提到了自己的“姑祖”陳師曾是齊白石的提攜者、激勵者,此言為事實,看來範先生對自己的“姑祖”還是非常敬重的。那麼範先生的“姑祖”是如何評價齊白石山水的呢?範先生敬重的“姑祖”認為齊白石山水是師古而不泥古,完全不輸於古人。不說別的,至少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就是齊白石的山水“不泥古”。範先生自己在文中也說黃賓虹陳師曾等大師都經歷了臨摹古人的過程而又不是一味泥古,這是對陳師曾等人的肯定。但齊白石的“不泥古”在範先生的文中又成了“不同”,而範先生的結論是“不同”不等於“好”。因此齊白石的山水畫“不那麼好”。這樣將概念通過換一個“名詞”再加到齊白石身上的做法,顯然是一種雙重標準。


「愙齋書法」範曾:齊白石的山水畫並不好

(範曾作品)


範先生的姑祖對齊白石的肯定,在範先生這裡就因為自己沒見到過齊白石臨摹古人、沒有見過齊白石研究山水畫史,就將自己所肯定的“不泥古”換成了“不同”嫁接到了齊白石身上,但齊白石真的沒有研究過中國山水畫史、沒有臨摹過古人嗎?首先,世人皆知齊白石受石濤、八大的影響很大,特別是對石濤情有獨鍾,不知道石濤和八大算不算是中國山水畫史上排的上號的人物?齊白石還曾在二十年代留下有臨石濤的山水冊頁,不知道這算不算是臨摹古人?當然,範先生也許會說,我說的是“認真臨摹”。在《齊白石自述》中,齊白石曾說“像八大山人、徐青藤、金冬心等真跡,都給我臨摹了一遍”,在齊白石留下的日記中,有大量對於八大、徐渭、石濤等名家的學習感悟以及自己臨摹的記錄。


「愙齋書法」範曾:齊白石的山水畫並不好

(範曾作品)


由此可見,範先生批評齊白石的山水正是基於自己沒見過的一些事實發表的看法,但是範先生並不認為是自己學識不足見識不廣,而是認為他的師祖齊白石在山水畫方面實在是沒有下功夫,既不好好學習又不好好下功夫認真臨摹,給他一個“並不那麼好”的評價已經算是給足了面子非常委婉了,如果不是自己的師祖,恐怕就會要被他歸入垃圾的類別中去了。


但是範先生對齊白石山水畫的這番評價,網友的評價很多並不認同,除開範先生的觀點過於片面之外,也沒有足夠的事實證據去支撐他的結論。不過,範先生另外一段話,卻獲得了很多網友的支持。


範先生談及齊白石的山水為什麼這麼貴這個問題時,是這樣解讀的:


是因為稀缺而貴,因為流傳和聚攏的複雜過程而貴,齊白石所簽名號不同而貴......


這一點,倒是獲得了很多網友的點贊,誠然,“貴”與“好”也是不可以劃等號的,很顯然,一套山水畫近十億,無疑是一種畸形的價格,哪怕作品再好也如同泡沫。所以,範先生抓住了高凡丁文章的弱點:他談的是為什麼“貴”,而不是為什麼“好”然後“貴”。


範先生評價師祖白石的文章,引發了網友的大爭議,一種聲音認為範先生說的是大實話,實話實說說的很好;另外一種聲音認為範先生所言差矣只是坐井觀天之言,也不先看看自己的山水畫到底怎麼樣;還有一種聲音說範先生講得對現在炒作得太厲害藝術作品貴的離譜不是好事;還有一種聲音說範先生怎麼不看看自己作品在拍賣市場上那麼貴有沒有道理......簡直是吵翻了天也沒個結果。

「愙齋書法」範曾:齊白石的山水畫並不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