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低於當地最低工資,不合理?改變的方法只有這一個

單看這麼低的繳費年限,與領到的養老金來說,合理!

但是,與公務員事業單位養老金一比,就覺得不合理了!

不過,這種不合理,在2014年10月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並軌後,會逐步得到改善,以後會合理的!

下面由晶說社保為您深度解析“為什麼交了15年的社保,退休後養老金卻低於當地最低工資?”和“為什麼事業單位養老金比企業退休,高那麼多?”

養老金低於當地最低工資,不合理?改變的方法只有這一個

001 最低工資標準,是針對在職工作人員規定的

最低工資標準是指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或依法簽訂的勞動合同約定工作時間內,提供了正常勞動的前提下,用人單位應支付的最低勞動報酬。最低工資的制定反映了監管機構對勞動者權益的保護。

比如青島市2019年最低工資標準是1910元。

而以最低基數繳納15年社保,女職工50歲退休的話,養老金只有800多元,的確不及當地最低工資。

這裡沒有可比性,因為最低工資,針對的是勞動者依法付出了勞動,企業必須依法支付的最低勞動報酬。

養老金是勞動者達到退休年齡後,社保基金給予發放的以基本生活費為主的待遇。

養老金低於當地最低工資,不合理?改變的方法只有這一個

002 為什麼會出現退休後養老金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情況呢?

1. 繳費基數低

根據規定,繳費基數是以本地區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60%-300%之間來繳費。

最低繳費基數是以本地區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60%為標準進行繳費。

以2019年青島市為例,社會平均工資為5449元,最低繳費基數為3269元。

而大部分靈活就業人員都是按照最低基數進行繳費的。

2.繳費年限短

對於我們普通人,以女職工為例,20歲工作,50歲退休,中間有30年的工作時間;以男同志為例,20歲上班,60歲退休,中間有40年的工作時間。

這裡卻只繳納了15社保,這種情況下,養老金能高嗎?

3.個人繳納的養老保險總金額太少

根據規定,養老保險繳費的8%計入個人賬戶,而養老金是由個人賬戶養老金和基礎養老金構成。

個人繳納的養老保險總金額少,必然導致個人賬戶總金額少,肯定會導致退休後領到的養老金少。

總之,因為交的少,個人賬戶部分就少,歷年平均繳費係數也低,必然導致養老金少。

養老金低於當地最低工資,不合理?改變的方法只有這一個

4. 舉例說明

因為社會保險也是保險,雖然國家給予補貼,但是也要考慮收支平衡,才能長久穩健發展。

以青島市最近15年來,以最低基數繳納靈活就業社保的繳費為例:

15年,個人一共繳納養老保險費合計66696.50元。

那麼退休以後能領多少錢呢?多長時間能回本兒呢?

以退休後每月領取850元為例,加上每年取暖費1700元,則一年領取合計11900元,六年領取71400元。

小結:最低基數繳納15年養老保險,一共繳費6萬多,退休後,領取六年養老金就七萬多。以我國平均壽命76歲計算,女職工50歲退休,能領取26年,即便養老金不增長,26年都可以領到養老金30.94萬

養老金低於當地最低工資,不合理?改變的方法只有這一個

003 企業養老金與事業單位相比過低,不合理

為什麼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金高呢?

這是因為,在2014年之前,我國養老金基本上實行的是雙軌制,機關事業單位退休工資是由財政支付的,而企業職工退休工資是社會統籌的。

這就導致了養老金機制不一樣,計算方法不一樣,從而導致同樣工作30年,事業單位養老金高達五六千,而企業只有二三千,讓人覺得不合理。

不過,從2014年開始,我國養老金制度開始並軌,機關事業單位也要繳納個人養老保險,並軌之後,機關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養老金髮放將跟企業保持同步,實行多繳多得,長繳多得。

養老金低於當地最低工資,不合理?改變的方法只有這一個

004寫在最後的話

養老保險的繳費原則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

想以最低基數最少年限繳費,卻領到高的養老金,養老保險基金池會很快虧空的,是不現實的!

要想退休後養老金高,就要年趁年輕儘量提高繳費基數,延長繳費年限,這樣才能保證退休後的養老待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