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裡的迴歸。


春天裡的迴歸。
/
/
/


春天裡的迴歸。
/
/
/


春天裡的迴歸。
/
/
/

最近發現北京開始有些堵車了,路上行色匆匆趕著上班的人也多了起來,看來,因疫情而暫時寂冷的城市已經漸漸復甦了活力,正在恢復它本來的模樣。

一切都在走向正軌。多個省份已經調低了應急等級,多地學校已經定下了開學日期,政府告訴民眾,非人員聚集區口罩已非必要,一些地方在發放消費券,鼓勵民眾為經濟恢復做貢獻,一些地方開始試行2.5天假期,讓你多出半天悠閒時光去尋找“詩和遠方"。

連天氣都很給力。大都分地區氣候都很溫暖,一些地方甚至有了初夏的感覺,最冷的時節已經過去,一推門便是暖意洋洋的春天。

疫情的陰霾正在褪去,雖然在世界其他地方還在苦苦鏖戰。但我們很幸運,兩個月的封閉日子終於可以不再延續,久違的日常生活已經走在迴歸的路上。

疫情是場災難,也是一場洗禮。它讓人心迴歸到本真的狀態,疫情面前人人平等,在沒有特效藥物和疫苗的情況下,富人和窮人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唯一的區別乃是免疫力的高下。

疫情也象一面鏡子,照見人心世態。我們感嘆人心不古,我們悲哀世風日下,我們憤慨自私冷漠,我們也為仁慈大愛所感動,所激勵。這就是生活。其實,疫情也讓我們明白了許多,除了健康,一切都是浮雲。明白了這點,過多的個人私利其實可以放下,被慾望附加的諸種負累其實可以剝除。

疾病使人誠實。在大起大落的失而復得之後,我們才意識到昔日的平凡、嘈雜、瑣碎多麼珍貴,我們需要重新喚醒勇氣,坦然面對未來的一切,不再抱怨,不再自欺,不再以為理所當然,而要對庸常的生活報以感激。

遲遲暮春日,天氣柔且嘉。陸機的這句詩說得太好了。這風和日麗的日子,不禁想起孔子與門徒春遊的場景:“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這簡直是在給我們呈現生命的充實和歡樂:陽光下,春風裡,人們沐浴、唱歌、遠眺,無憂無慮,身心自由,令人神往。

我向往這樣的情景,雖然人多的地方還是得戴上口罩,但薄薄的口罩怎麼能遮擋春日的勃勃生機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