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朋友的缺点不应该点破。但我总是心直口快,怎么看?

海风清


您好,很高兴和您讨论这个问题。我觉得如果真的是朋友就应该把对方的缺点说出来,如果那个人解释不了这种点破,那说明根本没有把你当朋友。

说时候生活中我们的朋友太多,但是也还是真真假假,有时候我们很难去知道对方是否将自己当成朋友。

而这个缺点的点破无疑不是一个测试的方法,当然我们也要注意适度,不要什么事都说。

不要将别人说道一事无成,还有在点破别人之前先同自己对比一下,如果说自己都还不如他。【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把话说过了给别人留有余地,否则很容易失去朋友。

那么就不要去点破了,因为这样的话反而显得尴尬和让对方觉得我们很自大。

我们不要总是去点破朋友,因为在看低我们朋友的同时我们也看低了自己。

其次别人的梦想和喜爱的事不要去点破,喜爱没有规定,不管好还是坏作为朋友应该去支持鼓励他。

或者引导他,而不是他唱歌不好就打击他,画画不好就嘲笑他,那样的话我们自己就有问题了,而不是朋友了。

按照这样的规则去隐藏去点破,去找合适的机会诉说对双方都是特别好的。


修拂心语


我身边的朋友也不乏心直口快的人,虽然直言不讳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并不是什么坏事,但是往往有时候会因为“过于”直白而让人处于尴尬的境地,而ta本人却不自知,事后我也会告诉ta可能换种方式表达能尽量避免这种情形。

当处于关系很好的前提下,究竟是应该直白的表达内心的想法还是谨言慎行更为妥当?

我们总强调一个人要善于接受批评、海纳百川、良药苦口、忠言逆耳等等,其实我们大多时候不接受“说话直”的人,并不是因为我们内心脆弱。

而是一个人说话时,要是连你的感受这么基础的事都不考虑?我又怎么相信你的建议是真的对我有帮助,还是仅仅为宣泄你对我的不满。

“知人不用言尽,看破不必说破”是一种智慧和涵养的叠加,是心里装着别人的体现。人生本就是个牢狱,我们所有人都被禁锢其中,又何必提前剧透我们共同的结局。

不过大多数人不理解的是,“看破不说破”并不是完全不说,而是不说破。这个世界上的真真假假太多,不要总觉得众人皆醉我独醒。把话留一半给别人去悟去补充,那一瞬间你就拥有了两倍的智慧。

真性情是让你说真话,不是让你说难听的话。

越是关系亲密的人,我们交流起来更加自然,也会更无所顾忌,因为是朋友,是亲人,就会少了一些防备。

很多人会觉得如果连这些人我都不能畅所欲言那还有什么意义,但其实越是关系亲密的人才更应该照顾到对方的感受。

你可以吐槽朋友胖,但你不能说她“肥得像头猪”。调侃和侮辱是两回事。幽默和嘴欠是两回事。直率和轻重不分是两回事。

看破不说破,朋友有得做。

发现对方说错话或者说谎,不要当面拆穿,可以私下求证。这并非是虚假的情谊,而是当ta这么说的时候就已经是很在乎这件事了,没有必要当面戳破。

不说破的关键在于,当你陈述一个事的时候,不要加上道德教条,如实表达你的感觉,不要去推论严重后果,企图让对方重视。

因为人对自己的错误是很难重视后果的,他更重视和你的情感链接。

“说破”的最大缺点就在于,一旦你过于渲染对方的错误,对方会急于辩解。在他看来事情没那么严重,在你看来他毫无悔意。

一个有修养的人,是这么提醒别人的:

“你昨晚没有打电话给我,我整晚都担心你,我想着你一定遇到了棘手的事,也或者我的一些行为让你不开心!”

首先,我们只谈自己的感受,回避所谓的“灾难性后果”。

其次,为别人的行为加上原因,加上解释,这给了他们台阶。

最后,减少道德评价,表达一种情感关怀。

看破不说破,显得自己有宽恕别人小错误的博大心胸,知情的朋友还会默默感激你,甚至对你印象不错。

仓央嘉措说过:为了遇见你,我在前世就留下了余地,我用一朵莲花商量我的来世,再用一生的时间奔向对方。

懂得给感情留白,方能持久生香,话不说破,才能相互欣赏。撕裂别人伤口的行为,只会让你的心房越来越不宽敞。

你必须明白一件事:当你要开口说话时,你所说的话必须比你的沉默更有价值才行。

很多人说,不喜欢情商高的人,认为他们虚伪。可是我觉得,真正的情商高,不是虚伪,而是温暖。

上面所提到的,究其本质,是让我们尊重别人的看法,寻找别人的优点,体察别人的需要,把别人放在心上。

仔细想想你身边情商最高的人吧,他们反而很宽厚,很真诚。他们真心热爱这个世界,真心欣赏其他人类,真心去发现万事万物的美好。

他们懂得悲悯,懂得体谅,懂得换位思考。如果说,道德的本质,是心中有他人。情商高的本质也一样,是心中有他人啊。

有人说情商高的人有什么了不起?没实力,只会投机取巧。我觉得不是的,情商也是硬实力的一部分。有句话是:智商决定你的下限,情商决定你的上限。

你说话让人舒服的程度,能决定你所能抵达的高度。即使不为了野心,不为了成功,情商高,能让你自己觉得快乐和幸福,让你身边你的人也觉得快乐和幸福,何乐而不为呢?






左默默


朋友的缺点该不该点破

——兼谈心直口快

黄河

这确实是个颇费踌躇的问题。从道理上讲,当然该点破,心直口快也没什么不好。但从古今中外的经验教训来看,这个问题就颇费思量了。

中国自古就有“祸从口出”的先例,因言获罪的例子数不胜数,轻则丢官罢职、重则身陷牢狱甚至掉脑袋。像杨修、海瑞就是典型的例子,真正像魏征那样敢于犯上直谏而又获得善终的确实少而又少。至于平民百姓、亲朋好友间,虽然后果没有这么严重,但因为说话方式不对而导致朋友翻脸、兄弟反目、不欢而散甚至老死不相往来的例子也并非少数。

虽然古人也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古人又说“恶语伤人六月寒”、“恶语伤人恨不消”,有多少“良言逆耳”,最后都变成了“恶语相向”,这是我们始料未及的!

所以,说话处事,任何时候都是一门高超的艺术。尤其是说话!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人类世界是非常复杂的。

首先,是人都喜欢被表扬被夸赞,而不是被批评与被指责。

特别是在众人面前、上司面前、下属面前被指责与反驳,多数人都下不了台,恼羞成怒,怀恨在心,迟早要爆发或报复。真正能听得进逆耳忠言的人,十万分之一还不到。

其次,人都是情感动物,很多时候都是感性的,容易情绪化,并且非常在乎面子。真正理性的人、不在乎面子的人是很少的。

很多人甚至把面子与尊严等同,一旦伤了面子就要与人拼命。自古为了面子押上一辈子甚至性命的人也不在少数。

第三,真话很容易被利用。

一旦有别有用心、巧言令色的人,你的真话就会变成别人手里的利剑,借刀杀人时奇快无比!

第四,真话如真理一样,证明其实需要时间。因此,千万不要认为真话会起到立竿见影的好效果——事实上恰恰相反,真话会立刻变成炸弹伤害一大片!

因此,心直口快虽然似乎很受欢迎,但实际上风险很大,更多是在事后被人理解为“心无城府,没有害人之心”。但在复杂的局面面前,丝毫不能改变对峙双方的力量配比,反而成为添乱的人,这是非常值得警惕的!

所以,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要认为心直口快是好事,得学会紧开口慢开言,得学会让脑袋多专几圈。

大鸣大放时,多少人莫名其妙被绕进了口袋,成为了“右派”,比如流沙河,因为畅所欲言而成为“毒草”,钱钟书则因为“打死不发表意见”而得以保全。

虽然今天时代不同了,但历史有时往往“惊人地相似”,人性并没有彻底改变,我们不能迂腐地认为“心直口快”一定会获得理解,获得好报,事实上结果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我们说话依然得讲究方法与艺术,得讲究场合与话术,否则极有可能好心得不到好报。就如不是所有人得了癌症你都可以立即告诉他得了癌症,否则他们极有可能死得更快。

说了这么多,总结成一句话,我并不是主张人说假话,而是主张讲说真话也得讲究时间、地点、场合、气氛、分寸,还得分人、分事、分轻重缓急,否则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同样,朋友的缺点是必须点破的,但必须要把握节点与火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