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嬰兒除了喝母乳,有必要喝那些魚肝油,維生素什麼的嗎?

江湖上的採花大道


我們家是出生後15天就開始補充維生素D的,一直吃到兩歲。

新生兒在生後要常規補充維生素D,一般建議正常足月的新生兒在生後半個月開始補充預防量的維生素D,對於早產兒來說,更容易出現維生素D的缺乏,所以一般在生後1周左右就建議開始補充維生素D。足月兒維生素D的預防量一般每天約400-500單位,而早產兒維生素D的量可以適當加大,達到每天約800單位。維生素D的補充對新生兒來說是必須的,缺乏維生素D就會容易出現佝僂病,影響鈣吸收,進而影響孩子的生長髮育。除了口服藥物來補充維生素D以外,還要給寶寶進行陽光的照射,這樣有助於從食物當中攝取的維生素D轉化為活性的維生素D。

維生素d主要存在於海魚,動物內臟和瘦肉裡面。還有例如脫脂牛奶,魚肝油,奶酪這些都是含有維生素d的食物。水果裡面含有豐富的維生素d,有獼猴桃,草莓,香蕉,檸檬,橙子胡蘿蔔,只要是均衡的膳食,這些維生素都是可以得到補充的。

動物性的食物是天然的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如脂肪高的海魚和魚卵,動物肝臟,奶油和奶酪中相對多,脫脂牛奶,應該有奶酪堅果海產品,還有豐富的維生素d。





大丸子呀


請問嬰兒除了喝母乳,有必要喝那些魚肝油,維生素什麼的嗎?

你的問題跟下面寶媽的問題類似:

“我家寶寶經常曬太陽的,不用補VD了吧?”

“兒子才幾個月,純奶粉餵養,奶粉裡面應該有VD,足足夠了吧?”

“是藥三分毒,多吃富含VD的食物就行了呀?為什麼要額外補VD?”

現在許多新媽媽尤其是城市裡的新媽媽們,因為接觸的信息比較廣泛,總是害怕孩子補這補那會過量中毒,甚至連維生素D也排斥,其實新出生的寶寶,我們除了要給Ta足夠的母乳外,還得注意補充維生素D,因為其實母乳中的維生素D的確很少,這是很大家長忽視的問題~

害怕補多了中毒,很簡單:目前醫院一般都能檢測血液中的維生素D含量,帶寶寶去檢測,缺多少補多少就行了。

為什麼要建議給寶寶補充維生素D?

維生素D(VD)是人體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近10年的研究顯示VD還是一類神經活性甾體,在神經系統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如影響腦內神經遞質、促進腦內神經元分化和軸突生長、調控腦內鈣信號、抗氧化以及調節腦內神經營養因子等。VD缺乏或代謝異常都有可能導致這些作用發生異常,進而影響腦部正常發育及功能,因而VD在神經發育中的作用越來越受到重視。

因為嬰幼兒VD缺乏時,嚴重影響鈣代謝,早期以非特異性的神經精神症狀為主要表現:

1.如多汗、夜驚、煩躁不安等,嚴重時可出現骨骼改變。

2.如出牙晚、囟門遲閉、顱縫發軟、方顱、按壓枕骨有“乒乓球感”、胸部出現肋骨“串珠”、肋緣外翻、“雞胸”及脊柱側彎、龜背等。

3.四肢出現“手鐲”、“足鐲”、X型腿、O型腿等改變。

一旦出現明顯症狀,機體抵抗力會降低,易併發肺炎、腹瀉等疾病。

孩子出現佝僂病的原因是缺乏促進鈣吸收的維生素D,嬰兒從母體和天然食物中攝取的維生素D不能滿足他們發育的需要,而增加維生素D的來源除了多曬太陽促進皮膚內貯存的7-脫氫膽固醇轉化為維生素D3外,口服維生素D也是一個重要方法。

寶寶缺乏維生素D不光是影響長個子,還影響寶寶大腦發育和智商!因此,寶媽們一定重視這個問題。目前有人認為要補充到青春期結束,還有人認為要終身補充。但是,我主張在2歲前不能中斷。



魏子坤科普時間


遵聽醫囑,不要過量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