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四大發明之一的“張衡地震儀”為何會從歷史課本中刪除

東漢著名的天文學家張衡發明製造了地動儀,這也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第一臺可測試地震方向的儀器,它是利用倒立慣性震擺的原理製造而成,其基本的構造符合物理學原理,能探測到地震波的首先主衝方向,是現代地震儀的先驅,也是當世界上遙遙領先的發明。

揭秘:四大發明之一的“張衡地震儀”為何會從歷史課本中刪除

張衡,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數學家、發明家、文學家。更被後人譽為中國天文地理學的”鼻祖“。歐洲在公元前1880年,才製造出類似的儀器,比張衡的地動儀至少要晚1700多年。可以說,張衡發明的地動儀是人類歷史上用科學方法觀測地震的開始,他揭開了人類地震科學的新紀元。

揭秘:四大發明之一的“張衡地震儀”為何會從歷史課本中刪除

張衡祖輩世代為官,出生於名門望族的張衡,自幼刻苦學習、熟讀四書五經,對天文地理、曆法、機械製造有著濃厚的興趣。

揭秘:四大發明之一的“張衡地震儀”為何會從歷史課本中刪除

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入朝為官,官至太史令、持中、尚書。

張衡一生成就不凡,在任太史令期間,曾製作以水為推動的渾天儀、還發現了月蝕的原因、繪製記錄2500顆星體的星圖、計算圓周率準確至小數點後一個位、闡釋和確立渾天說的宇宙論。

揭秘:四大發明之一的“張衡地震儀”為何會從歷史課本中刪除

在文學方面,創作了《二京賦》及《歸田賦》,拓展了漢賦的文體與題材,被譽為“漢賦四大家”之一。開創了七言古詩的詩歌體裁,對中華文化做出了重大貢獻。

揭秘:四大發明之一的“張衡地震儀”為何會從歷史課本中刪除

那麼,張衡是在什麼歷史背景下,發明的“地動儀”呢?

東漢時期,根據《後漢書·五行志》記載從漢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到漢安帝延光四年(公元125年),在這三十三年期間,一共發生了二十六次較大地震。

揭秘:四大發明之一的“張衡地震儀”為何會從歷史課本中刪除

公元121年,在九月的時候發生了一次較大地震,波及了35個郡縣,有的地方大地裂縫、城牆倒塌、湖水氾濫、死傷者無數。

古代的人信迷信,人們就以為是鬼神在顯靈,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恐慌,當時只要什麼地方發生了地震,地方官就要趕快上報朝廷,由太史令記載下來。

揭秘:四大發明之一的“張衡地震儀”為何會從歷史課本中刪除

張衡是一個科學家,他不相信鬼神之說,地震是一種自然災害,人們不但要記錄地震的情況,更應該研究發現地震的規律。他為了充分掌握地震的情報,就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漢順帝陽嘉元年(公元132年)張衡在太史令任上發明了最早的地動儀,稱為候風地動儀。

揭秘:四大發明之一的“張衡地震儀”為何會從歷史課本中刪除

據《後漢書·張衡傳》記載:地動儀用精銅鑄成,圓徑八尺,頂蓋突起,形如酒樽,用篆文山龜鳥獸的形象裝飾。地動儀就像倒立的酒罈子,在八個方向有八條倒掛的龍,每條龍嘴裡面都口含龍珠,每條龍嘴下方都對應有一隻蟾蜍,任何一個方向只要有地震發生,對應方向龍口所含龍珠即落入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測出發生地震的方向。


揭秘:四大發明之一的“張衡地震儀”為何會從歷史課本中刪除

其次,被大眾熟知的歷史課本中的“地動儀”是漢代真品,還是復原模型呢?

歷史課本中“地動儀”的圖片,相信很多人並不陌生,其實,歷史教材中的 “地動儀”是我國考古學家王振鐸在上世紀50年代根據史料記載及現代地震預測原理,復原的模型而已,後因被選入教學材料,才被後人所熟知,很多人誤以為是存世的真品。其實,張衡的地動儀在戰亂中消失,沒有實物存世,真實模樣和工作原理也成為了千古謎團。

揭秘:四大發明之一的“張衡地震儀”為何會從歷史課本中刪除

既然被選入歷史教材,為什麼要從歷史教材中刪除呢?

歷史學有一個基本的共識,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然而,證據是說了話的史料,史料才是重構史實的原始依據。

揭秘:四大發明之一的“張衡地震儀”為何會從歷史課本中刪除

從王振鐸設計地動儀模型至今,已過去近70年。人教社也曾做出回應,為什麼從歷史教材刪除“張衡地動儀”。

揭秘:四大發明之一的“張衡地震儀”為何會從歷史課本中刪除

其實不是否定張衡地動儀的歷史真實性,主要原因是地動儀歷史記載過少,工作原理不清,目前尚無令學界滿意的復原結果,在沒有定論之前,秉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從歷史教材刪除地動儀,也是尊重事實的最好體現。

讀史使人明智,鑑以往而知未來,對於“張衡的地動儀”你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