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援鄂醫師張道福回家,抱起兒女淚滿襟

白衣作戰袍,逆行入江城;春暖花開時,英雄奏凱歌。

張道福回到家吃的第一頓飯,是醫院餐廳精心準備的四菜一湯。他說,很香,正是他想念已久的家的味道。

2月20日,身為東昌府人民醫院ICU主治醫師的他,隨山東醫療隊出征武漢。這一去,就是50多天的時間。

4月14日,聊城市支援湖北醫療隊最後一批返聊人員,結束為期14天的集中休整,回到久別的家鄉,與親人團聚。

當日,張道福的同事和妻兒專程前往指定地點迎接。下車看到妻兒在等候,一向自詡堅強的他,左手抱起女兒,右手抱起兒子,淚如雨下。

聊城援鄂醫師張道福回家,抱起兒女淚滿襟
/
/
/

女兒如如奔向張道福瞬間

女孩手繪一幅畫 歡迎英雄爸爸回家

知道爸爸回家的消息後,張道福的一雙兒女就沒再“消停”過。兩個孩子在家裡轉著圈瘋跑——他們以這種方式,表達著對爸爸的想念和期待。

為了迎接爸爸回家,張道福的女兒如如提前完成了網課課程的學習。14日一早,張道福的妻子劉鳳,帶兩個孩子趕往東昌府人民醫院集合地點,和張道福的同事一起“迎接英雄回家”。

其實,很多人不知道,劉鳳那個不起眼的手提袋裡,放著一個小驚喜,那是如如獨自畫了很久的一張圖畫,畫面是心形花牆,上面寫著幾個大字“歡迎英雄爸爸回家”。

聊城援鄂醫師張道福回家,抱起兒女淚滿襟
/
/
/


事實上,兩個孩子最初並不習慣爸爸的突然離家,尤其是他不滿3歲的兒子,每天早晚起床、睡覺的時候,都會執著地問媽媽同樣的問題——爸爸去哪兒了?為啥還不回家?

而懂事的如如,則在張道福支援武漢期間,給他寫了一封情真意切的“家書”,這個7歲的女孩在信中寫出了對爸爸的牽掛,同時也寫出了全家人的驕傲和自豪。

也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心意相通,下車後看到妻兒的張道福,一手一個,抱起一雙兒女親個不停,他一直強忍著的眼淚,瞬間滾落下來。當然,這種讓人感動又心酸的團圓瞬間,同樣也惹哭了不少圍觀市民。

劉鳳始終記得,丈夫出征前說的那句話,“和國家的困難比起來,家裡的困難都不算事兒”。她說,自己雖然不能像愛人一樣征戰沙場,但她會排除一切困難照料一雙年幼的兒女、年邁的公婆,讓丈夫可以心無旁騖,為國家排憂解難。

事實上,也正是有了妻子的這句承諾,張道福才能心無旁騖地在戰“疫”一線治病救人,為國為民分憂解難。

聊城援鄂醫師張道福回家,抱起兒女淚滿襟
/
/
/


英雄返鄉首件事 驅車百里看父母

14日返聊回家後,吃過午飯的張道福未多做停留,驅車趕往百里之外的高唐老家,離家太久,他實在掛念年邁的父親以及因病不能自理的母親。

張道福說,平時開車一個多小時的路程,此次卻感覺很長。在終於趕到家之後,他一下午的時間,幾乎都在陪老人聊天、說話。傍晚的時候,他手腳利索地和麵、擇菜,支上鏊子,給兩位老人烙了他們喜歡吃的韭菜盒子。飯後,給老人收拾完畢返回聊城時,已到了晚上8點鐘。

事實上,在他離家戰“疫”一線的日子裡,醫院同事不止一次地用各種方式替他照料家中兩位老人,甚至趕赴老家親自看望二老雙親。而這,也給了張道福無盡的感動和戰鬥的勇氣。張道福說,家鄉給予他和戰友的感動,還不止這些。

14日那天,東昌醫療保健集團為其全部歸位的4名援鄂人員,舉行了一個隆重的歡迎儀式。集團醫護人員、志願者、市民夾道歡迎,齊聲高喊“歡迎英雄回家”。

在這個歡迎儀式上,集團包括張道福、李春江、姚飛、杜光耀在內的4名援鄂醫護人員,懷抱鮮花,身披綬帶站立臺上,接受家鄉人民的熱情迎接,對此,他們直言自己不是英雄,只不過是換了個地方、換了身戰袍去戰鬥。

也正因如此,對於這些關愛、鮮花和掌聲,張道福坦言,這不是一個人的戰鬥,“雖然也有苦和累,但這是職業帶給我的成就和榮耀,而這場戰鬥,也將我鍛鍊得無比堅強”。

全媒體記者 趙豔君 通訊員 王景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