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鄉村貧困戶自強不息摘窮帽

蒙城縣許疃鎮趙集村詠梅服飾公司車間裡馬達清脆,數十臺電動縫紉機並列排開,一件件鮮豔的兒童游泳衣在工人們手中上下翻飛,成品堆滿了房間一側。“這些游泳衣全部是出口美國的,最近加工訂單充足,工人收入不錯,活幹的也很快。”公司負責人張永梅說,車間有12個工人是貧困戶,每天收入都在一百元左右。


蒙城:鄉村貧困戶自強不息摘窮帽

剛到上午十點,50歲的貧困戶盧道玲便停下了手中的縫紉機。“到時間了,我得趕緊去給人家做飯,多幹一份活就能多點收入。”除了在車間打工,盧道玲在別的地方兼職給食堂做飯,每天從早到晚忙個不停。十多年來,盧道玲憑著自己踏實能幹,獨自一人把兩個孩子撫養長大,並服侍孝敬家中的兩位老人。2014年成為建檔立卡的貧戶後,作為家中的“頂樑柱”, 盧道玲不等不靠,除了管好家中的農田,一直起早貪黑打工。2018年脫貧之後,盧道玲也沒“閒”下來,“儘管打兩份有點累,但家裡的收入多了,日子越過越好,心裡感到很幸福。”“她以前做簡單的手工活,收入有點低。2017年我教她學會電動縫紉機後,現在已成為車間裡的‘快手’,多的時候每天能掙100多元。”張永梅說到盧道玲吃苦耐勞,嘖嘖稱讚。


蒙城:鄉村貧困戶自強不息摘窮帽


同在一個車間內,身體殘疾的貧困戶王紀永,儘管是位“男同胞”,用起縫紉機也不含糊。“身體行動不便,不能外出務工,就得想辦法在家裡乾點事,過日子不能只等著政府的幫扶。”50多歲的王紀永說,自己腿腳有毛病,但雙手靈活,在車間打工每年差不多有2萬元的收入,加上女兒外出務工,現在父女倆相依為命的日子過的還可以。工作臺前,由於身材瘦弱,王紀永操作縫紉機看著要比別人多付出一些辛苦。

蒙城:鄉村貧困戶自強不息摘窮帽


  “沒出生時,父親就去世了,母親改嫁後,是身體殘疾的奶奶把我拉扯大。現在有了自己的家庭,肯定得想辦法多掙錢,努力把日子過的更好些。”1994年出生的貧困戶王葵花,是兩個孩子的母親,2018年脫貧後,有時間就到車間打工。“去年九月份來時,她是從零學起的,女孩子能吃苦,加上心靈手巧,學的很快,現在幹一天有100多塊錢的收入。”張永梅說到王葵花苦難的經歷,生活中總是想辦法多幫助她。“平時在家看孩子上學,年紀輕輕的,多吃點苦怕啥,日子能過比什麼都強。”王葵花說,從艱難的生活走到今天不容易,往後要更加努力把日子過的更好。

  “來料加工,利潤不高。但看到在這裡打工的貧困戶都很努力,哪怕我少掙點利潤,也要儘可能給他們多開點工資,能幫就幫點。”張永梅說,夫妻倆經營的小公司每年也只有不到10萬元的收入,但窮過的人才知道生活的不易,對於給自己打工的鄉親,能照顧的就盡點微薄之力。陽春三月,不大的車間裡,暖意融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