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經濟數據出爐,十問看疫情下的中國經濟走勢

新京報訊(記者 姜慧梓)4月17日,備受關注的今年一季度經濟數據出爐。受疫情影響,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19%,進出口貿易總額同比下降6.4%。民生方面,就業和物價總體平穩,沒有出現大規模裁員情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下降3.9%。

一季度數據基本符合此前市場預期。現階段,除個別省份外,本土疫情基本得到控制,輿論認為,當前主要任務已從防控疫情過渡到防控疫情與經濟社會發展統籌推進階段。

隨著一季度經濟數據出爐,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再次引起關注。“報復性消費”何時到來?老百姓的錢袋子何時鼓起來?中小企業困境何時紓解?就業如何“穩得住”?物價還會再漲嗎?新基建能否支撐中國經濟恢復發展?新業態、新經濟在疫情後如何發展?

Q1、如何看待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

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0650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下降6.8%。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0186億元,下降3.2%;第二產業增加值73638億元,下降9.6%;第三產業增加值122680億元,下降5.2%。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表示,3月份主要經濟指標降幅明顯收窄。隨著疫情防控成效顯現,復工復產加快推進,工業、服務業、投資、進出口等降幅大幅收窄,關係國計民生的基礎行業和重要產品穩定增長,基本民生得到較好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穩定。

“對於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要平常心看待。”毛盛勇介紹,儘管GDP下降,但產業體系沒有受到衝擊,反而在疫情中得到了鞏固和提升。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條件和基本因素沒有變化,能夠有效支撐經濟中長期增長。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認為,這一數據基本符合此前市場普遍預測。整體來看,疫情防控的效果超出預期,此前輿論普遍認為國內疫情高峰出現在2月份,4月底實現零增長,實際上3月底已基本實現這一目標。

受疫情防控得力影響,復工復產情況也較好同時,國家出臺的應對經濟下滑的對沖政策到位。

關於此前市場一些過於悲觀的預測,劉元春表示,市場人士往往通過需求側和供給側的一些高頻數據進行推算,可能出現偏差。對疫情中線上經濟活動,以及為防控疫情加班加點等統計不足,導致市場預測偏低。

Q2、二季度乃至全年經濟將呈現何種走勢?

關於二季度的經濟表現,國家統計局表示,下階段經濟會延續3月份回升、改善甚至向好的勢頭。隨著復工復產加快推進,更大力度政策出臺,二季度的經濟運行會明顯好於一季度。如果全球疫情控制較好,下半年經濟運行會比上半年明顯更好。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稅務學會副會長張連起認為,3月份數據向好,由於部分訂單有滯後性,供給在增強,內需持續推動,基建投資方面,增發的專項債還需要一點流程上的時間,但總體上我國的經濟形勢已經越來越好了,3月27日中央政治局會議確定的抓緊研究提出積極應對的一攬子宏觀政策措施也釋放出了積極信號。

劉元春認為,受到全球疫情影響,中國經濟在二季度將面臨嚴峻的外部環境衝擊,仍存在很多不確定性。比如,海外疫情的發展態勢、世界各國的防控政策、世界經濟的衰退,以及逆全球化背景下,保護主義和民粹主義是否帶來疊加效應,同時國內復工復產和經濟循環常態化也有很大壓力。

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也持上述觀點,他同時強調,中國經濟仍以內需為主,消費對GDP的貢獻達到60%,加上投資,整體對GDP的貢獻超過三分之二。因此,儘管外部承壓,但二季度經濟明顯回升,出現正增長,整體呈“V”字反彈是可以肯定的,不過反彈程度或不及預期。

劉元春也認為,至今年5-6月份,經濟社會的常態化運行是可以預期的。

Q3、CPI漲4,9%,二季度物價還會上漲嗎?

一季度,CPI同比上漲4.9%。其中,3月CPI同比上漲4.3%,漲幅較2月回落0.9個百分點,重新回到“4區間”,環比下降1.2%。分項來看,食品和非食品價格均呈現同比漲幅回落,環比下降趨勢。豬肉、蔬菜、水果等價格均回落;受國際油價影響,汽柴油價格下跌,服務價格回升仍然緩慢。

二季度物價會漲嗎?中央財經大學中國公共財政與政策研究院院長喬寶雲認為,從3月情況來看,雖然食品價格整體走弱,但目前尚不能判斷疫情對食品價格的影響已經減小。同時,隨著消費需求釋放,服務成本提高,導致二季度服務價格上漲。喬寶雲預測,二季度CPI上升的概率比較大。

連平則認為,二季度CPI不會明顯上升,而是在平穩中小幅回落,下半年回落會比較明顯。老百姓對物價上漲的感受不會特別明顯。

連平認為,疫情衝擊在前一段時間對價格產生了一定推動,但隨著國內疫情緩解,相關政策出現鬆動,特別是原本對價格有一定影響的運輸逐步緩解,加之天氣轉暖,蔬菜供應量逐漸提高,豬肉的存欄數也開始上升,這些因素導致二季度物價不會明顯上漲。

他同時表示,服務價格在二季度會面對一些壓力,特別是復工復產過程中勞動力供給仍然面臨短期緊張,導致服務成本提高,但從核心CPI看,近兩個月逐步走低,其中有服務價格影響因素,因此他判斷,服務價格很難出現短期內大幅度提升。同時,由於服務價格佔CPI比重不高,因此,服務價格不會對CPI產生明顯影響。

Q4、餐飲業受疫情影響嚴重,如何提振消費?

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8580億元,同比名義下降19%。其中,3月份同比下降15.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18.1%,降幅較1-2月收窄4.7個百分點。疫情中,餐飲行業受衝擊明顯,一季度,餐飲收入6026億元,下降44.3%。

雖然部分消費被按下“暫停鍵”,但一些新型消費、線上消費、升級消費等在疫情期間被催生。一季度,全國網上零售額22169億元,同比下降0.8%,降幅比1—2月份收窄2.2個百分點。

疫情態勢趨緩後,擴大內需促消費被頻繁提及。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強調,把被抑制、被凍結的消費釋放出來,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費、升級消費培育壯大起來。

隨後,國家發改委等23部門出臺一攬子措施,確定十九大項內容提振消費;江西、浙江、河北、江蘇南京、甘肅隴南等地發文鼓勵2.5天休假,10餘城市發放消費券。毛盛勇表示,消費券對擴大當地的居民消費、擴張市場起到了比較好的作用。

不過,人們期待的“報復性消費”尚未到來,居民活動一定程度上依然受限,消費市場恢復仍有掣肘。連平認為,2.5天假期恐怕效果有限,促消費關鍵在提升居民消費能力,即居民收入,而非消費時長。作為落實2.5天帶薪休假的主體之一,中小企業主的積極性也並不高。

對於發放消費券這種直接刺激手段,劉元春表示支持,發放消費券容易增強老百姓獲得感,對於穩定社會、促進經濟循環有積極作用。同時,相比通過工程項目提振經濟,消費券的投入更小,後遺症更少。但問題在於,目前消費券的量還是太小,“目前只有10餘個城市發放消費券,所涉及的金額約在幾十個億,這個投入還是太小。”

據他測算,如果對低收入人群發放1萬億元規模的現金或消費券補貼,其中70%-80%可實際轉化為支出,可在短期內轉化成有效需求,拉動中國經濟增長0.7-0.8個百分點。

劉元春認為,國家發改委等23部門出臺的一攬子促消費措施是非常重要的,但大部分著眼於短期的傳統消費啟動,很多內容沒有觸及到中國消費水平過低這樣的基礎性問題,中國擴大消費需要新思路。長遠來看,可調整收入分配,提高私人消費佔比、降低政府性消費比例,提高新型消費和中高端消費供給等。

Q5、人均可支配收入下降,哪些人群受影響大?

消費問題直接引發人們對於居民消費能力的討論。劉元春表示,消費面臨的一個問題正是人們對未來收入的預期有悲觀情緒。

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61元,同比名義增長0.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3.9%。收入下滑的同時,消費支出也在下降。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5082元,比上年同期名義下降8.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12.5%。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常被拿來與GDP作比較,增速“跑贏”GDP成為衡量收入分配和消費水平的一項重要標誌。

劉元春分析,一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降幅小於GDP,說明疫情下生產停滯了,但是分配並沒有停止。大量國企和政府部門人員雖然活動停止,但工資正常發放;很多企業也在按照政府方案保工保產,不解聘員工從而獲得補貼;此外,很多餐飲服務雖然停止,但房屋租金、貸款等還在繼續,金融活動仍在開展。

具體到受影響的人群,劉元春表示,低收入群體受衝擊比較大。他建議,政府可通過普惠性補貼形式對這部分人群提供救助。

在救助範圍的確定上,他建議,可結合我國已認定的貧困人口,受疫情衝擊較大的農民工等彈性就業人群,以及小業主、個體工商戶等。“我們曾經建議國家出臺方案,通過發行特別國債建立中小企業的輸送基金和低收入階層的補貼基金,補貼金額建議可以達到1萬億元規模。”

據他測算,對低收入人群一次性發放1萬億元規模補貼,平均每人將得到超過1000元的實際救助。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劉世錦認為,補貼不能下毛毛雨,要有適當大的量,比如達到低收入人群一個月的收入或消費水平。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主任甘犁則建議,補貼標準可參照個稅專項附加扣除,將申報補貼的個人收入標準設定為6萬元,對老人和兒童給予1200元一次性補貼,對有首套房房貸和工作城市無自有住房的租房家庭發放一次性補貼。

在補貼形式上,劉元春認為可以是現金形式,也可以是消費券形式;劉世錦也表示,現金還是消費券可以討論。甘犁則認為,消費券應對總需求衝擊杯水車薪,現金補貼才可將疫情救助與刺激消費統一,解燃眉之急。

Q6、就業形勢何時好轉?如何緩解就業壓力?

一季度,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有所下降,就業形勢總體穩定。一季度,全國城鎮新增就業229萬人。其中,3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9%,比2月份下降0.3個百分點。毛盛勇表示,儘管疫情衝擊嚴重,但全國沒有發生大規模裁員的情況,就業形勢總體平穩。3月份就業形勢明顯回升改善,4月份應該會延續這種走勢。

毛盛勇坦言,就業壓力仍然比較大,下階段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企業訂單有所減少,需求還不是太強勁。重點群體包括農村外出務工人員、大學生就業壓力會比較大。針對這種情況,國家一直在推出就業優先的政策,並不斷加大落實力度。總的來看,還要用更大力度推動就業總體平穩。

就業作為最大的民生,關係多方面。預測後勢,連平認為,二季度就業形勢肯定會改善,和經濟增長基本方向一致。隨著經濟反彈,特別是二季度到三季度可能是整個微型反彈中間的主要階段,整個狀況是向好、平穩的,這種情況下就業狀況會得到改善。

但由全球疫情暴發帶來的一個新問題需要關注,我國仍有相當多的就業還在出口的產業部門裡,如果出口情況不好,這些部門會相應受到影響。從現在的數據來看,大概1.5億人直接或間接與出口產業有關,特別是其中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可能壓力比較大。

Q7、新基建能否支撐中國經濟從疫情中恢復?

一季度,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84145億元,同比下降16.1%,降幅比1-2月份收窄8.4個百分點。分領域看,基礎設施投資下降19.7%,製造業投資下降25.2%,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7.7%。民間投資47804億元,下降18.8%。

近幾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放緩,其中,佔固定資產投資約24%份額的基礎設施增速放緩較快,“新基建”佔比更低。3月4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強調,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基建”隨之引起熱議,輿論認為是中國在疫情下提振經濟的關鍵手段。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稅務學會副會長張連起認為,這一時期著重提出新基建具有時代特徵,核心在於支持數字經濟發展,補短板的同時,為中國經濟提供新動能。“如果說過去20年中國經濟重在“鐵公基”(鐵路、公路、機場、水利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那麼未來20年,支撐中國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可能是新基建。”

劉元春認為,為應對疫情影響,中國拿出了一攬子宏觀調控政策,新基建是其中一個重要部分。事實上,早在“十三五”規劃、“2025中國製造”等戰略中就已經對新基建進行了佈局。在疫情嚴峻形勢下再提新基建,是兼顧經濟短期刺激和中期發展的一個很好的選擇。

“但是,我們必須看到,新基建存在一些短板,不宜過度誇大它的作用。”劉元春表示,新基建的規模仍然太小,不足以完全應對疫情對經濟帶來的下行壓力,存在小馬難拉大車的問題;其次,新基建項目多是資本密集型而非勞動密集型,並且往往從大企業大項目開始,然後到中小企業,再到農民工,存在一定時滯,對疫情下急需救助的弱勢群體和中小企業難以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另一方面,全球疫情帶來的衝擊主要在供給端,從需求端發力的新基建的對沖很難解決供給端的損失;此外,還需要注意發展規律,新基建必須符合新產業發展規律,不能為救經濟而違背規律,大幅度地開啟一些基礎設施建設,得不償失。

Q8、全球疫情嚴峻,中國外貿如何撐過二季度?

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6.57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降6.4%,但降幅較前2個月明顯收窄3.1個百分點,3月當月出現回升。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解釋,前期因延期復工積壓的出口訂單陸續交付;同時,隨著復工復產,國內市場潛力逐步釋放,內需推動進口表現較好。因此,3月當月我國進出口有所好轉,貿易平衡由前2個月的逆差轉為順差。

對於一季度外貿6.4%的負增長,劉元春認為好於此前市場預期,但受到全球疫情發展態勢影響,今年二、三季度,外需和供應鏈受到的影響將前所未有。連平也認為,二季度出口將承受較大壓力。

連平認為,二季度,疫情在世界一些地區和國家出現緩解,比如歐盟,疫情整體走向平緩可以預期,但美國由於醫療體系面臨巨大壓力,聯邦政府與各個州之間的政策有矛盾和衝突,因此情況會比較複雜。整體來看,世界經濟在二季度衰退明顯,中國出口將受到影響。

中國開放型經濟如何應對全球疫情考驗?連平認為,關鍵在於把握好出口的重點方向。比如東盟,一季度已經超越歐盟成為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也保持增長,這些國家和地區疫情態勢稍好,二季度對它們的進出口需要繼續鞏固。

同時,抓住歐盟一些國家疫情好轉的時機,拓展對歐盟國家的出口業務。此外,還需要把握好重點行業,很多國家目前對醫療物資的需求很大,數字經濟也可能像我國一樣出現機會。

Q9、疫情過後,新經濟、新業態如何持續發展?

連平認為,疫情後,中國經濟整體運行回到既有的趨勢性軌道沒有問題,疫情衝擊帶來的是一個快速波動,“掉下去然後又被拉上來,拉上來以後在一個趨勢性的軌道中間繼續運行。”

但過程中可能出現一些結構性變化,比如疫情催生了一部分新興經濟活動,線上經濟和數字經濟將有較為明顯的增長,對中國經濟未來的結構改善、效率提升以及更好的配置資源都是有好處的。

疫情過後,新經濟、新業態如何持續發展?連平認為,未來應從管理角度入手,合理的繼續存在,並進一步發展;疫情期間不得已而用之的恐怕未必合理,也就不必繼續鼓勵。

同時,應該加快對新興各類活動的規範,通過規範性的制度約束,避免快速膨脹的新興經濟活動和社會活動出現一些不合理的、或是對經濟運行有害的因素。

北京財貿職業學院教授賴陽也認為,新興業態需要制度保障,比如,用工制度邊界更加靈活,餐飲企業無人消費導致員工過剩,社區的菜場和便利店卻需要大量人力,二者可以自行對接,實現用工流動和企業間人員共享。人員共享後,誰來為員工繳納五險一金,企業對員工的責任如何履行?需要在未來提供相應的制度保障。

劉元春指出,相比2008年,我國經濟對全球的依賴已經明顯回縮,回調達到10多個百分點。同時,貿易格局、投資格局更加多元,不再侷限於歐美髮達國家,我國開闢的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很成功。此外,我們龐大的國內市場也已經成長起來,具備了很好的自我循環和內生增長能力。

Q10、IMF預測世界經濟回縮3%,中國會受多大影響?

對於未來中國經濟的預期,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認為,未來兩年中國經濟平均增速應在5%以上。

IMF近期作出預測,世界經濟將出現3%的回縮,是大蕭條以來最糟糕情況。中國是增長1.2%,是全球主要經濟體裡少數的預計為正增長。同時,IMF還預計2021年中國的增長速度是9.2%。

“我的理解是,今年和明年平均起來我們的增長應該在5%以上。或者可以理解為,假如明年世界經濟增長恢復到常態,中國經濟因為疫情影響帶來的一些損失,或者一些經濟活動被壓抑的情況,會在明年更好地釋放出來。”毛盛勇說。

與2008年金融危機時中國經濟受到較小衝擊相比,此次疫情將對中國經濟帶來多大影響?

劉元春指出,中國經濟高度融入全球化,雖然相比2008年,我國貿易依存度已經從原來的超過43%下降到現在的31%左右,回調10多個百分點。但中國依然是高度開放、高度外向型的一個國家,因此全球經濟的震盪一定會對中國帶來衝擊。

按照IMF預測世界經濟回縮3%,貿易下滑11%,那麼中國的出口可能也面臨兩位數的回落。因為我國製成品出口佔全世界比重很高,達到16%-17%。規模大,因此受到的衝擊會比一般國家大。“目前看,這輪衝擊很難超過一年,必須拿出很好的預案應對。”劉元春表示。

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連平認為,當下很多關於具體數字的預測都不太準確,經過疫情衝擊,原來很多數字間的邏輯結構被打亂,無法根據原來數字間的供給結構和邏輯關係推算接下來的情況。

“可以肯定的是,2020年的世界經濟衰退肯定比2008年更深,2020年中國經濟的困難程度會比2008年金融危機時更大。”連平說。

新京報記者 姜慧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