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行情“涨”声不断,淀粉价格大涨50元,囤粮可行吗?

新大风歌


最近一段时间,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和老百姓的生产生活都产生了比较重要的影响。现在虽然国内疫情防控比较得力,基本上恢复了正常的生活秩序,但是我们从国际上来看,大多数国家仍然处于防疫的前线,仍然需要花大力气来控制疫情。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建设和企业生产相对应的都要有所延迟,甚至关门歇业。这也导致全球的粮食价格出现了明显的波动,很多国家都采取了限制粮食出口的措施。

从我们国内的行情来讲,玉米的价格也有所上涨,淀粉价格更是上涨了50元,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有没有必要囤粮食呢?如果将粮食囤在家里过一段时间卖,是不是能够卖到更高的价格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大家非常关心的话题

首先,近一阶段我国的玉米价格确实出现了上涨的行情。很多地区的玉米价格从前期的0.8~0.85元,已经涨到了0.95~1.1元一斤,甚至有一些地区的价格已经突破了1.1元。纵观玉米价格上涨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受到疫情影响,各国的粮食价格都出现普遍上涨,导致国内粮价也比较活跃。另外一方面是因为现在国内的经济社会生活开始缓慢,恢复用粮企业对于玉米的需求不断增多,导致市场上的玉米价格不断上涨。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现在将玉米吞在家里暂时不卖,等待后市价格更高一点再卖,是否合适呢?

其实在我看来,现在玉米价格已经处于相对的,想要再往上继续上涨的空间并不是很大。因为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大,产量多,目前每年至少有2.6亿吨以上的玉米产量。最近几年我国都在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处理玉米库存,这也是导致你价格比较低的重要原因。那么现在经过几年的努力,仍然还有接近1亿吨的库存存在。所以总体而言我国的玉米供应非常充足,不会出现短缺的问题,所以价格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会出现。

对于农民来讲,现在手中持有的玉米其实数量并不是太多,很多人已经在年前就已经将玉米销售出去了。而随着各地工厂企业对玉米需求量的增多,以及我国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复苏,对于玉米的需求是在不断增长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手中有量的话,可以选择合适的时机及时出售。如果选择继续放在自己手中存储的话,一方面可能会因为存储带来一定风险,毕竟再过一段时间降雨就会增多,存储的限制条件会更多一些,如果出现霉变腐烂的情况,将会直接影响农民的收益。

另外一方面未来玉米价格到底是涨是跌,现在大家都说不准,但是目前的价格已经处于相对的高点,如果想要继续上涨,比如说突破1.2元一斤,可能性存在但并不是很大。将玉米放在自己手中,等待价格上涨再销售出去,这会有一定的风险。所以农民应该密切关注市场行情走势变化,把握住市场高点,适时销售,而不是一味的惜售待涨。

说实话,农民虽然手中有粮,但是它们对市场的反应速度肯定是处于最弱势的那一环,很多时候出信息不对称的弱势方,等到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其实玉米价高点已经过去了,很难在最高点的时候抛售出去。所以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应该选择在尽可能高的地方抛售,而不是非要等到顶峰。所以对于农民来讲,没有必要大量的囤积粮食,而是要把握住市场方向,密切关注市场动态,适时出手。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如果你有什么更好的意见或者想法,欢迎在下面留言评论,说说您的观点,感谢您的阅读。


余一斗


近段时间玉米价格一路长虹,确实让人有点出乎意料。特别是山东局部地区,随着玉米价格上涨行情的展开,不少深加工企业为了争抢粮源,玉米收购价格一度突破2100元/吨大关。基层农户看涨后期玉米价格,粮商借机囤粮惜售,一时间玉米成了市场的“香饽饽”,那么玉米行情“涨声”不断,抢粮大战一触即发,现在囤粮是否可行呢?

当前玉米价格涨声不断的原因是什么?真的是因为缺粮吗?

俗话说得好“物以稀为贵”,玉米价格出现大幅上涨,除了市场供应加大以外,周期性和炒作因素,对其价格走势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春节以来,玉米价格开启上涨行情,直到现在,涨价风波还没有结束。不少网友对此产生疑惑,难道市场真的缺粮了吗?不然怎么会出现这么大的上涨呢?

事实上当前市场并缺粮。根据数据显示,我国2019年全年玉米产量为2.6亿吨,同比增加1.4%,加上连续多年的丰产增收,我国玉米不但可以保证自给自足,甚至还有产能过剩的迹象。这也是为什么从2016年以来,国家开始加大力度去库存,下调最低收购价格的主要原因。既然玉米供应充足,为何会在当前持续上涨呢?

一,季节性上涨。每年的上半年都是玉米价格上涨的一个小周期。这个时候基层粮源已经不多,新粮玉米还没有上市,正是玉米供给青黄不接的时候,粮企为了抢到粮源,势必会提高收购价格,因此,往往这个时候,玉米都会出现一段季节性的上涨。

二,全球新冠疫情爆发,多国禁止粮食出口,粮食危机显现,粮商,贸易商,以及流动资本借机囤货炒作玉米价格,市场出现了越涨越不卖,越不卖越上涨的怪像,市场看涨炒作玉米的情绪高涨,加剧了今年玉米价格的上涨空间。

三,饲料玉米需求大幅提高。受猪价上涨的影响,养殖利润丰厚,农户养猪补栏复养积极性较高。存栏生猪多了,饲料玉米需求自然就会加大,受玉米,豆粕价格上涨的影响,进入4月份以来,全国多地饲料企业已经开始上调饲料价格,上涨幅度在50~200元/吨之间。

从目前来看,玉米价格上涨似乎已经是板上钉钉了。一方面随着农户出粮进度的加快,市场余粮已经不多了。一方面受国际粮价上涨的影响,粮商资本看涨炒作情绪高涨,在新粮没有上市之前,玉米价格大有一涨到底的可能。但是对于我们农户来说,现在囤粮真的有必要吗?

我看未必,当前玉米价格上涨虽然呼声较高,但是实际涨幅有限,特别是对于东北地区来说,目前玉米收购均价还没有突破2000大关,农户实际卖粮价格甚至更低。粮商这个时候敢于提高收购价格,说白了还是贸易商和粮企之间的博弈。当前市场余粮已经不多,农户手里没有多少存粮,粮商储备了大量的玉米,空喊口号实际交易不多,和我们农户又有多大的关系呢?

何况现在已经进入四月份了,国储拍卖即将开始,这个时候又有多少人敢去毫无顾忌的囤粮等价呢?近期玉米价格“涨声”不断,抢粮大战一触即发,加上饲料玉米需求加大,国际粮价不断上涨等利好因素的影响,不少人认为玉米价格仍将保持上涨格局,产生了囤粮等价的心理。

但是个人认为,行情虽好,但是不建议过分贪高,特别是对于我们农户来说,一定要学会见好就收。就目前的行情来看,玉米行情没有持续大涨的因素,高峰过后势必会再次回落的。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大家参考。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欢迎下方留言讨论。


怡庭农业


玉米行情“涨”声不断,淀粉价格大涨50元,囤粮可行吗?

这一段时间,国内玉米市场确实呈现出了坚挺上涨行情,南北地区的玉米价格都达到了去年以来的新高,比如当前东北地区玉米平均出库价格在0.909元/斤,同步上涨了10%。究其原因,主要是随着基层玉米余粮的不断减少,后期缺口较大的心理预期,再加上中储粮拍卖成交价较高及国储玉米拍卖预期等,使得各方面看涨后市的预期较强。在原料成本上涨带动等影响下,淀粉价格也出现了持续上涨,截至目前全国均价达到2460元/吨。

但需要注意的是,一方面随着当前玉米价格涨至阶段性的高位,也达到了部分贸易商的心理预期,如华北地区一些贸易商最近加大了出货量,加工企业的到货也明显增加,山东的玉米深加工企业挂牌价开始下调。另一方面,从下游需求来看,虽然国内疫情明显好转,各行各业也在陆续复工,学校也陆续开学,对需求有所带动,但整体上来看下游的消费还没完全恢复,饲料养殖及深加工企业的采购玉米的心态总体上仍偏谨慎,比如南方饲料企业虽然增加了询价,但在现货采购上仍以随用隋迈的策略为主。

综上,前期玉米价格特别是东北地区玉米价格不断上涨,就有中间商积极收购囤粮的很大贡献,但这一心理会随着市场的变化而随时调整,比如国储玉米拍卖如何定价、什么时候启动,都会影响到中间商的出售心态,而囤粮不卖等待价格大幅上涨,并不是行业内的普遍心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