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要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平平淡淡一辈子还是做一个轰轰烈烈的人,让人生有价值?

常爱人i


感觉这个问题,问到了我心里。

在我高考前,我最大的梦想是轰轰烈烈,惊天动地。无论做什么,都要让别人知道。我脑海里出现的最多的画面是,我在一个山上,追着光,拼命的奔跑。

在高一时候,我做了一个梦,梦里面,我一无所有,无人可依,孤独终老。那时候我直接被吓醒了,我问自己,你真的想过这样平淡无奇的人生。你死了之后,就像你没有活过一样吗?

自然,当时的我是不愿意的。于是,高一,我把自己活成了一个孤单。不与别人交谈。下课睡觉,上课努力,放学最后走。我没有朋友,那段时间是有人在我身边的,可惜我的心是死的。 后来,高三,我为了努力,朋友不建联系了,恋人分了!!我活成了孤家寡人。那段时间是我哭的最多的时候。

后来的结果,尚可。

可现在的我,已经没有那么大动力想成为一个惊天动地的拼命的人了。尽管我还是想努力,想站在一个行业的尖端。

我还是孤身一人,可是都不重要了,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每天开开心心的。坚持你自己,也许你会成为普通人,或许是大佬,可这些都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你是你!!!

人生的意义?

真的有人说的清吗?


落暖暖


大家好,我是番茄麻麻,很高兴能回答这个话题,到底是要做一个普普通通、平平淡淡的日子还是要做轰轰烈烈的人。这两者之间,我选择前者。

我也曾想过我要做出些什么成绩来证明自己,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结婚了,宝宝以后,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需要顾虑的事情太多了,整个人的价值观念也随之改变,现在只想平平静静的生活,做家里的后盾,照顾好孩子,其实每一个普普通通的事情看似简单,真正要实行还是不易,做个普普通通的人也不错,能蹭托出那些轰轰烈烈的人到底有多轰烈。

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你们呢?记得[来看我][来看我][来看我]番茄宝妈哟,我们[互粉][互粉]




番茄媽媽


我认为,人生应该轰轰烈烈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人生的有限性决定了我们必须轰轰烈烈。我们每个人,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直到寿终正寝,这一段时间的长度是我们所无法一手掌控的,是有限的。既然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那么我们就该尝试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广袤与厚重,我们就应该努力追求人生的高度。李商隐有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们的价值是创造出来的,是努力得来的,是拼搏出来的。并不是我今天坐在椅子上喝一下午的茶这样平平淡淡地喝出来的。轰轰烈烈的人生相对于平平淡淡的人生更能让我们在有限的生命里实现自我和社会价值的最大化。    第二:人出自本能的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决定了我们的人生应该轰轰烈烈。叔本华说过:人的本质就在于他的意志有所追求,一个追求满足了又重新追求,如此永远不息。我们可以看到,人类对美好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我们嫌走得太慢,我们发明了汽车,我们嫌汽车还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我们发明了火车、动车、飞机、地铁。将来会不会出现叮当猫里的任意门呢?我不知道。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这些轰轰烈烈的革命解放了我们的双手,促进了经济发展,优化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将来还会有第四次工业革命、第五次工业革命、第100次工业革命。我们需要这样轰轰烈烈。人类也必须这样轰轰烈烈地朝着自己的乌托邦迈进,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这当然不是我今天在宿舍平平淡淡地玩玩游戏就能爆到的装备,这是需要我们用双手拼搏来的。    第三:我们的社会性质决定了我们的人生应该轰轰烈烈。我国还只是发展中国家,我们还只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要成为发达国家,完全达到社会主义社会靠的是什么?是我们每一个人怀着一颗轰轰烈烈、勇敢拼搏的心,去做,去创造、去发展。科技创新不是你平平淡淡地和邻居拉拉家常拉出来的,社会变革也不是平平淡淡地遛遛狗遛出来的。再让我们换个角度看,现今社会竞争如此激烈一味平平淡淡就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轰轰烈烈更适合我们生存和发展。房价不是你平平淡淡地睡个懒觉就能睡下去的,工作岗位不是你平平淡淡地刷刷朋友圈就能刷出来的,老婆也不是你平平淡淡地看看泡沫剧就能从电脑里蹦出来的。   最后,让我们重新审视一下今天的辩题。我们说,人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今天我只是个小职员,我想当上高管,当上了高管,我还想做总经理,当上了总经理,我还想做总裁。这些具体能不能实现是另外一回事。但是这些想法是源自我们的本能,是我们必须直视的。正是因为这样,轰轰烈烈这样积极的态度能使我们够更主动、更勇敢、更努力去追求我们的目标。更能使我们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最大化。换个简单的说法就是,让我们活得更精彩。反观平平淡淡,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其实包裹着那么一点点的惰性和怯弱。是压抑自己对美好事物追求的本能来逃避现实的挑战。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如果我们一直处于这样顺势而为、不主动、不进去、不拼搏的泥沼,很难想象,我们如何能够从两百万年前的南方古猿摇身一变成为现在的地球主宰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