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在持續,投了百份簡歷,都石沉大海,這偌大城市裡,怎麼生存?

知行合一0809


疫情還在持續,很多企業都暫停了招聘的計劃甚至有的企業還出現了裁員潮。是危機也是轉機,不要浪費一個嚴重的危機,因為危機可以讓你做你之前根本不能做的事情。我有個朋友之前是做線下教育培訓的,這次疫情對線下教育培訓打擊很大,到現在還沒開課,更不用說有現金流進入,還要付房租和員工工資。那怎麼辦呢?除了線上開課上課外,他還擺起了早點,每天來買早點的人還不少。

現在得益於互聯網的繁榮和新技術的發展,給很多人有了更多的就業機會,更多的就業選擇,這也是一個好的開始。例如:視頻博主,帶貨主播,數據標註員,外賣騎手……等。你可以根據自己的稟賦和以往的經驗選擇適合你的。加油^0^~

黑暗即將走到盡頭,黎明就在前方。疫情終將結束,加油^0^~


流水突擊


招聘的單位其實並不少……

疫情是導致了一些企業裁員和降薪,但依然有很多在擴招的公司。


投了百份簡歷都石沉大海,那問題可能出在簡歷和你對自己的認識上。

普通學校畢業,但是會寫簡歷、發揮簡歷最大價值的人 比那些名校畢業認為自己起點高,不重視寫簡歷的人更難得。

因為態度×能力=績效。


經常有同學到快要面試了的時候,才想起來要寫簡歷,這就像臨時抱佛腳。

臨時抱佛腳:原意為年老信佛,以求保佑,有臨渴掘井之意。後因稱平時無準備而事急時倉促張羅為“臨時抱佛腳”。

也有些同學,會花錢去某些網站找一些 美其名曰簡歷修改師、諮詢師 倉促地幫自己填鴨式修改了交差!我不否認,有些改得還真挺不錯,確實能夠拿到面試機會。但在面試這個照妖鏡環節就被幹倒趴下。

為什麼呢?因為梳理經歷,搭建簡歷框架,找到自己的優勢發揮到最大,是自己繞不過去的事。別人寫出的東西會讓你陷入到一個信任怪圈,讓你以為“那就是對的”,經不起推敲和麵試時的深挖式提問。就像作弊時抄到了結果,不知道解題思路,一問就暴露。

好的建議我們還是可以採納的,比如搭建簡歷框架這件事,其實可以讓你具備路徑規劃的能力。

咱們搭建簡歷框架的時候就得充分挖掘對方的需求了,不然翻不過去這座“山”。


  • 招聘廣告上的關鍵需求、隱性需求、篩選性需求你清楚嗎?

篩選性需求=門檻需求

關鍵需求=冰山模型上面

隱性需求=冰山下面的部分

1、篩選性需求,就是學歷、年齡、資格證要求等門檻;

2、關鍵需求也是顯性需求,就是招聘需求裡明確提出來的能力點、技能點;

3、隱形需求,就是招聘需求裡說的不明確,但是你需要挖掘的素質要求

隱形需求同時也要結合這個崗位的其他信息來看,比如公司的文化的背景等

35-45歲、日語1級、財務中級會計師資格證、英文讀寫……這些屬於篩選性需求

關鍵需求:財務全盤管理經驗(含成本低減、原價管理等)、溝通能力

隱形需求:如果這家公司的規模在1000人左右,財務部門20人左右,是一般納稅人。那麼你過往公司最好也是同等規模的公司和部門完善管理,只做過小規模納稅,那就不行

  • 這家公司的文化和用人理念是什麼?

  • 這家公司所處行業的標杆企業、競爭對手有哪些?

簡歷的框架有沒有搭好,將直接影響你能不能拿到好的面試機會。


  • 我們看到一個招聘廣告的時候可以多念幾遍,找一下里面的“成品”要求有哪些?

比如行業分析報告、培訓材料、產品營銷手冊……

如果覺得難理解,那就想想什麼是可以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

其實不僅面試官在篩簡歷的時候看匹配,各大招聘網站在推薦簡歷時,也會用大數據檢索關鍵詞來推薦。

  • 簡歷的格式,最好能控制在1-2頁紙、字體一致、行列對齊、重點內容可以加粗或使用下劃線。不建議使用奇奇怪怪的格式,因為很多規範型企業都對公文寫作有培訓過。你如果在這個細節裡踩坑了,對方會懷疑你的職業習慣,會延伸聯想到未來你寫不清楚報告或郵件。這也是很多大企業不願意去用小企業出來的人的原因之一,我們之前有個領導篩簡歷,看到不規範格式的簡歷,根本不關心內容,直接就pass。


  • 其實咱們很多小夥伴都有個誤區,忘記了80/20,你過去可能在做的事情有80都是機械化不需要太多技術含量的(比如有小夥伴講,感覺自己過去的工作沒什麼難度,不知道在簡歷裡寫啥)

    還有20 就是你與別人的不同,你的積累,你的優勢,你平常忽略的部分。

    我們得拼命回憶這20,從這20裡面去找自己的優勢。 這個你不突出放大,你怎麼讓篩選簡歷的人發現你的優勢和匹配呢?


我是小圓手


因為這場疫情,一些缺乏現金流的企業已經倒下了。


1、目前進出口影響十分嚴重,雖說國內已經基本復工,但沒有國外訂單,好多製造業就沒有開工的意義。

2、有些企業需要進口原材料或零部件,也同樣無法開工,國外疫情不知道什麼時候能結束,再次開工也不知道在幾月份。

3、國內經濟停擺兩個月了,之前老百姓高負債買房,目前收入減少,都在縮減開資,最該擴大內需的時候,老百姓手裡沒錢,沒有消費,企業拿什麼生存。


這時候老闆都在想,怎麼能活下來,好多企業靠裁員來縮減開支,怎麼可能招人,尤其外企在疫情期間裁員更兇猛,絲毫不留情,但也不是找不到工作,或許我們應該改變思路,調整調整方法。


1、發現自己擅長的是什麼,技術、業務、管理還是其他,先將工作性質定位好,最起碼面試時拿的出手,可以侃侃而談,在眾多應聘者中能脫穎而出。

2、找對行業,目前情況好多行業根本無法開工,就別指望去那裡了;現在一定要找不受疫情影響的公司,或者受益於疫情的公司,比如說防疫物品生產公司、殺菌滅毒類公司、食品生產公司等。

3、加入建築行業,各行各業如此不景氣,經濟衰退嚴重,國家不得不再次大放水,大搞基礎建設,促進經濟發展,恢復全行業迴歸正常。

4、為促進就業,地方政府會擴大公務員、教師、警察等編制類招聘,如果對此感興趣,可以趁早準備。



那麼在哪裡能找到這些工作呢❓


一、企業官方招聘網站

如果有喜歡的企業,就直接去目標企業官方網站投遞簡歷

二、 內推

這就要尋求師兄師姐們的幫忙,一般企業會有內推制度,在職人員可以向人力資源部推薦應聘人員,推薦成功還有獎勵的。

另外就是家裡託人找工作,這個就不說了。

三、高校就業信息網

每所高校都應該有春季和秋季兩場大型招聘,不得不去學校和畢業生搶一搶工作了,為了工作為了生活不丟人

四、第三方求職平臺

智聯招聘

BOSS直聘

51JOB

中華英才網

等等

五、地方人才網

如果有想法進入體制內,一定要常看這些網站,或者關注相關的培訓機構。


以上是我給您的一些建議,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