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看现在抢购大米和盐的?都是什么心态?

最务实的火龙果


可以理解的,哄抢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灾难而是因为恐慌,很多人结合今年的疫情情况,各国禁止粮食出口等新闻来看,得出粮食会有危机的结论,这并不是完全是胡乱猜测。首先我认为,国家在粮食这个问题上面的重视程度来看,应该是不至于出现粮荒的。但是会不会出现影响价格这就不太好说了,全世界的疫情如果继续蔓延,错过新一季粮食收成,肯定会有明显的涨价,所以我觉得长远来看粮食价格铁定会涨。退一万步来讲,囤粮囤油这些事,就算做错了也不会有什么坏处,你买几包米面放家里又不会坏。


转身小咸鱼


你怎么看现在抢购大米和盐的?都是什么心态?

近些年来,国内还真的出现过不少抢购风潮,比如早几年因为福岛核辐射而抢购囤盐,前一段抢双黄连,包括最近的抢购大米面粉等等。虽然这些商品严格上来说,都是单价不太高的,特别是米面油食盐等,都属于日常生活必需品,花费的钱不能算多,顶不上买个金饰、名贵手表啥的,但换个角度想想,在现如今的社会环境下抢购真的有必要吗?

首先,最近这一波抢购大米和面粉,并且带动了米面价格的小幅上涨,主要还是因为国外疫情发展导致一些国家出现了食品抢购、部分国家实行了农产品出口限制等,再加上干旱、蝗虫灾害等炒作的国际粮食产量预期下降,使得国内很多人再次变得不淡定,出于对可能发生粮食危机的恐慌性担忧,很多人走进商超、市场,买了很多大米面粉,甚至还有囤积原粮的。

其次,从心态上来分析,粮小咖个人觉得很多人的出发点,是基于恐慌情绪,而埋植于这种情绪深处的原因,还是苦日子过怕了。担忧不够吃、不够用,担心紧缺,担心囤货居奇,带着满满的不安全感。

再次,其实仔细想想,且不说我国粮食产量在近二十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农业生产基本稳定,粮食库存较为充足,有着足够的底气和实力来应对可能会发生的粮食危机。只是从国家在宏观调控的举措和现如今的社会环境来看,没有太大的自然灾害,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也是阶段性的,国家常年致力于保证米袋子和菜篮子的安全,可能局部地区在个别年份比如2010年西南大旱的时候因为抢购使得市场上大米等商品有了一段的紧张,但很快国家就通过国储粮食的投放保证了的供应。

综上所述,对于大米面粉食盐等生活必须品的市场供应来说,我国是有着多年来的经验教训的,当然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每年的假期、每次出现一些较大范围的自然灾害等,保供稳价、确保粮油市场稳定,都是重中之重。此次由国际传导过来的恐慌,在国内竟然有如此的市场,也确实让人惊诧!


粮小咖


一部份人受国外暂不出口的影响,自发储备粮食,马上夏天到了,生虫了,不就浪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