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廉颇蔺相如列传》的笔法、字法特点

黄庭坚的字,上下字之间的关系不是一个字写完了顺手一带下面的字就出来了,而是一个字写完了,下面的字和上面的字有点几何意义上的穿插关系,甚至有拼凑的感觉,也就是有刻意的感觉。

到了行与行之间它还是穿插的关系,比如说“文”(图1)字的撇画,毛笔逆势压下来,中段下压弹射出去,捺画先逆势然后分段行笔,最后毛笔弹射出去,中间的动作很多。古人的写就是“泻”,比如泄洪,水自然就出去了,写字是心灵的发泄,需要拿着笔写就行了,不考虑写的动作。


黄庭坚《廉颇蔺相如列传》的笔法、字法特点

“文”字三部分,没有什么连贯。

黄庭坚《廉颇蔺相如列传》的笔法、字法特点

“将”(图2)字两部分也没有连贯,所以我们说晋唐的叫“字法”,宋元的叫“造型”。

黄庭坚《廉颇蔺相如列传》的笔法、字法特点

黄庭坚的造型意识形成了特殊的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关系,如“将也,赵惠文王”一行中的“惠”和“

又如“为赵将伐齐”(图4)一行中,“赵”和“将”二字也是嵌入关系,这是黄字的一大特点。

黄庭坚《廉颇蔺相如列传》的笔法、字法特点

黄字的第二个特点是齐线,主要指没有咬合关系的两个字,用上下字中的两根线对齐形成关系。如“廉颇“两个字

黄庭坚《廉颇蔺相如列传》的笔法、字法特点

“廉颇者,赵之良”中的“赵之”、“为赵将伐齐”中的“将伐”二字等,这两个特点使黄庭坚的字显得跌宕起伏

黄庭坚《廉颇蔺相如列传》的笔法、字法特点

”大破“二字就是穿插关系。一行中的齐线成了脉。

黄庭坚《廉颇蔺相如列传》的笔法、字法特点

“阳拜为上卿以勇”中的“拜为”和“上卿”中有两个平等线,我们也可以说他们是齐线关系。

黄庭坚对左右结构很敏感,并且非常注意字内空白,对左右结构的字,黄庭坚喜欢虚左实右,把左边作为形,右边作为体,使右边的体相连,就如传统舞蹈“千手观音”,呈现体相连,脉相通,而形在不断地摆动,显得变幻莫测。另外,黄字的用笔特点是引篆入草,线条圆润,在写的时候一定要提起来,董其昌说过“发笔处便是要提得笔起,此为千古不传语”。他在告诉我们在写字的时候,一定要把笔拎起来,发笔处就是毛笔一落下一发笔的时候,而大部分书写者认为,在写字的时候毛笔和纸面形成摩擦,形成阻力,阻力越大,线条的力量越强,其实不是这样的,有的时候甚至可能反过来的。

黄庭坚《廉颇蔺相如列传》的笔法、字法特点

反复体会,便觉此三行黄字的味道十足

黄庭坚《廉颇蔺相如列传》的笔法、字法特点

变幻莫测的灵魂感觉

初临黄字,可以多读贴体会黄字的特征,同时,请对照《廉颇蔺相如列传》寻找最能体现黄字牲的字并多作练习,重点临习:十六年,拜为上卿,取晋,如者,臣语曰,臣尝,欲与秦,等。

黄庭坚《廉颇蔺相如列传》的笔法、字法特点

一行一行地反复练习,才能找到个中滋味

黄庭坚《廉颇蔺相如列传》的笔法、字法特点

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你学黄庭坚根本不用练十六年,或许只要三五年就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