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看《豐圖義倉》的美

鏡頭看《豐圖義倉》的美

(李世居、王偉紅攝)《豐圖義倉》成為大荔文化旅遊的好地方,它不但是一個重要的旅遊景點,它還是“全國中小學愛糧節糧教育社會實踐基地”、渭南市廉政教育基地和了解糧食文化發展的一個重要“驛站”。

豐圖義倉位於大茘具城東17公里處朝邑鎮南寨子村。1882年(清光緒八年)由東閣大學士閆敬銘倡議修建的民辦糧倉,歷時四年竣工。慈禧太后曾御封此倉為“天下第一倉”,並在倉頂賜“虎”、“龍”二字,是唯一一座至今仍在使用的古代糧倉,並於2006年國務院批准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豐圖義倉佔地面積約20餘畝,倉外築外城,高77米,西有城門,東開小門。城外築城挖壕,固若金湯。倉庫像一座壁壘森嚴、歷經滄桑的軍事古城堡,坐北向南,高14.89米,東西長133米,南北寬83米。倉壁用大磚環砌周垣,南面洞開東倉、西倉兩門,中部照壁上鑲有“豐圖義倉”四個石刻大字。它是一座以儲糧為主要功能的建築,又具有堅固的安全防禦系統,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具有防禦性質的軍事建築。在利用地形和倉城建築設計方面,確有許多獨到之處:將倉置於城牆牆體之中是倉庫建築上的創新,既利用了城牆牆體的厚實,便於恆定糧溫,又節約了建築材料。豐圖義倉的高厚寨牆在保證儲存糧食安全的同時,又理所當然的成為地處該倉東面崖下朝邑城的衛城。因為其北與東嶽廟相對,共同扼守南、北兩個寨子之間的歷史著名驛道朝坂古道”。體現了儲糧和安全防禦的雙重功能。就這一點而言,在中國古代糧倉建築史上,確是綜合功能利用較好的典型建築之一。

鏡頭看《豐圖義倉》的美

鏡頭看《豐圖義倉》的美

鏡頭看《豐圖義倉》的美

鏡頭看《豐圖義倉》的美

鏡頭看《豐圖義倉》的美

鏡頭看《豐圖義倉》的美

鏡頭看《豐圖義倉》的美

鏡頭看《豐圖義倉》的美

鏡頭看《豐圖義倉》的美

鏡頭看《豐圖義倉》的美

鏡頭看《豐圖義倉》的美

鏡頭看《豐圖義倉》的美

鏡頭看《豐圖義倉》的美

鏡頭看《豐圖義倉》的美

鏡頭看《豐圖義倉》的美

鏡頭看《豐圖義倉》的美

鏡頭看《豐圖義倉》的美

鏡頭看《豐圖義倉》的美

鏡頭看《豐圖義倉》的美

鏡頭看《豐圖義倉》的美

鏡頭看《豐圖義倉》的美

鏡頭看《豐圖義倉》的美

鏡頭看《豐圖義倉》的美

鏡頭看《豐圖義倉》的美

鏡頭看《豐圖義倉》的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