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各州政府與聯邦政府在購買防疫物資上有不和聲音

【南美僑報網訊】購買緊急防禦新冠病毒個人保護設備(EPIs)和人工呼吸機,顯示出各州政府和聯邦政府在抗擊疫情中存在不協調的現象。衛生部最近頒佈有關控制國內生產的防禦物質的法規後,這種現象更加突出。

面對衛生部長曼德塔(Luiz Mandettra)官位不穩以及不想受控於聯邦政府的現狀,州長們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紛紛從海外購置防疫物質,此時中巴的外交和商貿關係顯得更為重要。各位州長希望在防禦疫情中取得主動權,聖保羅州長購買了50萬個3M口罩,在波索納羅與東南部州長開會時討論由衛生部購買呼吸機的問題上發生爭議後,多利亞(Joao Doria,民社黨)改變策略,不想再與聯邦政府僵持下去,他通過聖保羅州於2019年在上海設立的辦公室,簽訂了一批2千個呼吸機(其中7百個分配到聖保羅市)的合同。除了聖州外,巴伊亞州長科斯塔(Rui Costa,工黨)也代表東北部地區政府設法從中國找到一批呼吸機。

從海外購買防禦設備是不得為之的做法,馬蘭雍州政府抱怨,衛生部最近所制定的法規增加了地方政府購買國內生產的難度。衛生部規定在未來半年內,收購所有國內供應商和外國企業在巴西設立的分銷商已經生產或者正在生產的設備。州長迪諾(Flavio Dino,巴西共產黨)試圖聯繫一家位於聖保羅的Vyaire Medical公司,4月1日該公司告知迪諾,由於衛生部出臺的法規,公司與馬州政府簽訂的合同必須暫停。東北地區的政府們所組建成合作方還遇到了來自海外的阻礙,中國向巴伊亞州交付的第一批6百個呼吸機在抵達美國邁阿密時被攔截。美國駐巴西大使館否認參與了事件。

上週,巴伊亞州又與中國企業簽了一份3百個呼吸機的合同,這些設備將分配給合作方下屬的9個州。為了避免再次被攔截,巴伊亞政府選擇不走途徑美國的航線。雖然運輸時間和成本會增加(估計增加一倍),但風險相對較小。中國是全球防禦物質和設備的主要供應商,現在很多中國企業在籤合同前要求預付50%的合同款,過去是分期付款。前衛生部長帕提拉(Alexandre Padilha,工黨)用數字來比喻地方政府現在所面臨的挑戰,未來半年國家需要進口5億個EPIs用具和建造8千張重症監護床位,巴西現有的床位僅有1.49萬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