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雍正夸上天,让乾隆不待见,重臣张廷玉为何得罪乾隆爷?

在清代,三朝老臣张廷玉应该算是一个传奇人物。因为历史上的三朝、四朝元老虽然不少,但是能够像张廷玉那样受尽荣宠、配享太庙,最终被皇帝打击,凄惨离世的却不多见。可以说张廷玉一生,历经过无与伦比的荣耀,也因帝王的无情打击而忍辱落魄,人生之大起大落实在是令后人叹息。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位传奇首辅的人生经历。

一、让雍正离不开的能臣

张廷玉自康熙朝开始,便受到了朝廷的重用。到了雍正时期,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不仅常年值守南书房,参与机要事务,而且还接连被任命为礼部尚书,加封太子太保,甚至到后期,雍正皇帝几乎离不开张廷玉的辅佐,称其为:

彼时在朝臣中只此一人。

雍正皇帝平时处理国事,经常是一天至少召见张廷玉2-3次;而当雍正有头疼脑热的时候,要事几乎全部交由张廷玉处理。要知道雍正可是皇帝中的劳动模范,如果要对中国帝王的勤政打分,估计他的成绩会遥遥领先,让其他人望尘莫及的。要成为雍正的得力助手,可见张廷玉的工作能力和工作强度,也不是一般人能够承担得了的,要为大臣评劳模,估计张廷玉也会独占鳌头。

被雍正夸上天,让乾隆不待见,重臣张廷玉为何得罪乾隆爷?

据有关资料记载,张廷玉有令普通人望尘莫及的超强记忆力,他能够将朝廷各部院大臣的姓名、籍贯、主要履历谙熟于胸,每当雍正问及人事安排等事,张廷玉都对答如流,从无差错。

雍正对张廷玉的赞赏,不仅仅因为他智商高、工作能力超强,更是因为他这个人识得大体,从不徇私。比如:张廷玉的堂兄弟张廷璐,利用自己是科举主考官的便利,出卖考题,营私舞弊,事败之后被雍正明正典刑,张廷玉不仅没有为其求情,反而请皇上以管教无方降罪于己,雍正甚为欣赏。

再比如:张廷玉的儿子张若霭曾在科举考试中高中探花,张廷玉却以:

忝居首辅,极尽恩荣,若霭若登一甲三名,占天下寒士之先,臣心实有不安。名列二甲,已为荣幸。

为由,请雍正亲自给自己的儿子降格。

张廷玉此举,令雍正大为感动,虽然尊重张廷玉的意见,给张若霭钦点了二甲第一名,但是张首辅的这个人情,皇上却是牢牢地记在心里。不仅对张廷玉越发信任,而且还特别给予他死后配享太庙的殊荣。要知道当时的情况,张廷玉是配享太庙的异姓大臣中,唯一的汉人,这样的荣宠,可谓是绝无仅有,登峰造极。

被雍正夸上天,让乾隆不待见,重臣张廷玉为何得罪乾隆爷?

这么看来,张廷玉在雍正眼中,简直是个人格完美的人臣典范,那么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能臣,也同样会受到乾隆皇帝的尊重吗?

二、张廷玉被乾隆搞得晚景凄凉

在乾隆当政初期,张廷玉依然得到了皇上的信任和重用。乾隆登基后,仍任命张廷玉为太子师,同时监管翰林院。乾隆二年,朝廷又加封张廷玉为总理事务大臣,特进三等伯爵,加拜他喇布勒哈番。此时的张廷玉已经年过七旬,乾隆体恤他年迈,特赐予免上朝的特殊待遇。按说,做臣子做到这个份上,应该是相当圆满的了。可是好景不长,乾隆皇帝对张廷玉的厌弃之心,没过多久就暴露无遗了。

从乾隆十年起,张廷玉逐渐发现皇上对自己的态度慢慢冷淡了很多。以前虽然皇上给了自己不用上朝的特殊待遇,但是遇到重大问题,还都是要询问自己这个老顾问的看法的。但是现在皇上身边的“顾问”似乎突然多了起来,遇事基本不怎么跟自己商量了。

被雍正夸上天,让乾隆不待见,重臣张廷玉为何得罪乾隆爷?

张廷玉宦海几十年,自然明白自己已经不再被皇帝重用了。于是他很知趣地去向乾隆打辞职报告,准备退休。谁知乾隆接到他的报告之后大发雷霆:

卿受三朝厚恩,且奉皇考遗命,将来配享太庙,岂有从祀元臣归田终老之理?

这意思,将来配享太庙的人,怎么可以退休呢?难道不应该为国家鞠躬尽瘁吗?

至此后,乾隆对张廷玉的厌恶之情便溢于言表了。后来,在张廷玉反复要求下,乾隆虽然批准了他的退休申请,却剥夺了他配享太庙的殊荣。配享太庙是张廷玉一生最大的荣耀,剥夺了这项特殊待遇,简直比要他的老命还难受。

遭受打击的张廷玉一蹶不振,惶惶不可终日。然而乾隆却并没有因此放过这个垂暮之年的老臣。没过多久,有人举报张廷玉的亲家朱荃涉及吕留良一案,乾隆借机迁怒张廷玉,降圣旨处罚张廷玉一万五千两白银,并追缴之前皇家赏赐的一切物品,就连张廷玉的学生汪由敦也因此受到牵连。

五年后,病体沉重的张廷玉郁郁而终。乾隆突然又做出眷恋之态,赦免了张廷玉的罪过,遵从雍正夙愿,仍令其享受配享太庙的殊荣。

被雍正夸上天,让乾隆不待见,重臣张廷玉为何得罪乾隆爷?

三、乾隆为何如此打压张廷玉?

不少人可能会奇怪,乾隆皇帝为何要如此毫不留情地,跟张廷玉这样一个为大清呕心沥血的三朝老臣过不去?即便是普通的公务员,勤勤恳恳工作一辈子,看在没功劳有苦劳的份上,也应该让人家安度晚年才对,更何况对张廷玉这样劳苦功高的大臣呢。其实乾隆对张廷玉的心结,主要有这两点:

1、要铲除朋党的势力

其实党争,在中国历朝历代都是顽疾。特别是明朝末期的党争,更是导致明朝政治没落的主要原因之一。清取代明朝,可以说前朝的教训尚且历历在目,为了防微杜渐,乾隆对于朋党问题非常警觉,也极为忌惮,他曾发誓,要在自己手中彻底将朋党肃清。

在乾隆尚未登基之前,朝中已经形成了鄂、张两大朋党势力。鄂指的是同样有配享太庙资格的襄勤伯鄂尔泰,张指的就是张廷玉。由于鄂尔泰与张廷玉都是朝中重臣,为了朝局的稳定绝不能轻举妄动。

所以在乾隆继位之初,他对待鄂、张两党的态度是扼制与制衡,控制两党在朝廷中的实力,做到此消彼长,利益共存。然鄂尔泰在乾隆十年病逝后,这种制衡的格局被破坏,鄂党势力大为减弱,朝中成了张廷玉一党独大的局面。为了消除朋党隐患,作为张党的领军人物,张廷玉自然成了乾隆的重点打击对象。

被雍正夸上天,让乾隆不待见,重臣张廷玉为何得罪乾隆爷?

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何在乾隆十年之后,张廷玉会感到乾隆对自己的态度越来越冷淡,而且一直在想方设法找人代替他的工作职能;甚至在后期,乾隆使出了不讲道理、不遗余力的招数去打压张廷玉。

政治斗争是极其残酷的,即便张廷玉年老体衰,并且意识到乾隆的意图,打算以卸任辞职的方式举手投降,只求自保,也没能让皇上产生恻隐之心,一心只求巩固自己政权的乾隆始终没有放过他。

2、张廷玉慌乱之中触碰了乾隆的逆鳞

张廷玉向乾隆辞职,乾隆不准。张首辅在慌乱中说:“配享太庙的大臣,也不一定要干到终老,前朝明太祖就让刘伯温告老还乡了。”没想到,此言一出,乾隆龙颜大怒。

当年朱元璋虽然准许开国元勋刘伯温告老还乡,却因为怕他继续对朝中党羽产生影响,便派人以探病为名给他吃了有毒的汤药,一代名臣就此一命呜呼。刘伯温被迫离朝,皆因有党争之嫌疑,而他的死,更是朱元璋留在历史上,说不清道不明的污点。

被雍正夸上天,让乾隆不待见,重臣张廷玉为何得罪乾隆爷?

刘伯温告老起因于朋党,而因朋党之争被乾隆打压的张廷玉,说这个是什么用意?难道是在敲打乾隆这个天子,不要效仿朱元璋残害忠良吗?对于一心一意要当旷世明君的乾隆来说,这可是打到了他的七寸,触碰了皇上的逆鳞。

所以乾隆火了,连帝王的应有的包容威仪都不顾了,马上反驳张廷玉:

为人臣,当以诸葛孔明为楷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人臣岂能有安逸之心?

张廷玉闻言,知道自己触怒天颜,当即“免冠叩首”,“呜咽不能自胜”。

须发如雪的古稀老人以泪洗面,跪在乾隆面前哭得像个孩子。张廷玉流的真的是愧疚悔恨的泪水吗?我看不尽然,山雨欲来风满楼,从乾隆的口气和眼神中,老爷子恐怕是已经预感到自己的晚景不会安宁,这是在为自己为大清倾尽毕生心血,依然躲不过“伴君如伴虎”的命运而感叹,而伤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