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家長別總是“講道理”,三招巧妙應對

文丨耿倩倩(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

亮亮總是喜歡動不動就發脾氣,對此亮亮媽媽很是頭疼,為此她常常會對朋友們吐槽說“家裡有一個混世魔王。”雖然亮亮才兩歲,但是卻已經讓媽媽感受到了教育的壓力。早上媽媽為亮亮準備好了早餐,可是孩子吃了一口後就把早餐推到了地上,理由是不愛吃!媽媽精心弄好的早餐,就這樣被孩子糟踐了。

玩玩具的時候孩子把玩具弄壞了,可是孩子首先想到的不是把玩具修好,而是生氣地把玩具摔在了地上,這下子原本只是壞了一個胳膊的玩具整體都被摔得稀巴爛。看著孩子如此愛發脾氣,亮亮媽媽很是上火。事實上,很多孩子到了兩歲時都會有這種動不動發脾氣的表現,而這也確實讓父母們感到煩惱。

2歲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家長別總是“講道理”,三招巧妙應對

一、為什麼2歲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

在參加綜藝節目時,賈靜雯的女兒咘咘雖然長相可愛,但是愛發脾氣的樣子也著實讓媽媽感到無奈。在和妹妹一起玩玩具的時候,突如其來的脾氣讓她不僅推翻了玩具,而且還動手打了妹妹,整個過程看起來非常的無厘頭,看著眼前這個撲閃著大眼睛的小可愛,身為媽媽的賈靜雯也不知道該如何管教。

也因為賈靜雯的束手無策,她還一度被網友們質疑太過“偏心”咘咘。

2歲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家長別總是“講道理”,三招巧妙應對

1.孩子擁有了感知情緒變化的能力

當孩子在兩歲的時候,他們有了自己的想法,並且可以清晰地意識到自身的情緒變化,這使得他們在進行情緒表達時更加的隨心所欲。而發脾氣便是孩子表達負面情緒的一種方法。

2.缺少生活經驗的積累讓孩子頻頻受挫

孩子們想要去嘗試探索周圍環境,但是又因為缺乏生活經驗,這使得他們常常會受到挫折。想要去嘗試但是卻又不能夠成功的情況,讓他們覺得內心裡很有挫敗感,於是負面反饋很容易讓他們情緒崩潰。

2歲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家長別總是“講道理”,三招巧妙應對

3.孩子發現發脾氣可以掌控大人的行為

當孩子們發現自己發脾氣時大人們會立刻有所反應,孩子們便會意識到自己的情緒可以掌控大人的行為,於是從孩子的角度出發,他們會把發脾氣當作是一種讓大人妥協的方法。也因為如此,有些孩子為了贏得大人的關注甚至會做出故意發脾氣的表達。

二、當孩子發脾氣,家長別總是採取這幾個錯誤方式了

1.強行給孩子講道理

很多父母希望通過講道理的方式讓孩子意識到自身的錯誤行為所在,雖然父母的道理是無可挑剔的,但是對於孩子而言,這卻不是他們願意接受的方式。所以父母強行講道理的後果是遭到孩子的厭煩或者是選擇性忽視。

2歲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家長別總是“講道理”,三招巧妙應對

2.採用恐嚇的方式要求孩子改變

“如果你再哭,我就不要你了!”相信很多家長都會說出類似的話語來恐嚇孩子,以此希望孩子能夠被震懾住,進而改善發脾氣的行為。事實上,父母的恐嚇有時候是會發生作用的,但是從長期來看,這隻會更加傷害孩子內心的安全感並不能從根本改善孩子的行為。

3.對孩子大加批評和指責

很多父母在面對發脾氣的孩子時是缺乏耐心的,這使得他們常常會採用批評訓斥這種過於激烈的教育方式來對孩子進行引導,顯然在氣頭上的孩子,面對父母的批評和指責他們的內心是非常牴觸的。父母的批評讓孩子更加有了心理壓力,這使得他們內心積聚的負面情緒更加無法釋放。

顯然,面對愛發脾氣的孩子,父母們應該保有教育的智慧以及教育的耐心,巧妙地應對才會更加有助於孩子的心智發育。

2歲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家長別總是“講道理”,三招巧妙應對

三、面對愛發脾氣的孩子,家長應該怎麼巧妙應對?

一次嗯哼不小心踩到了散落在地上的玩具,很吃痛的他隨即把玩具扔在了一邊大哭起來。這時候霍思燕發現了孩子的狀況,但是她並沒有指責孩子的哭鬧,而是蹲在孩子身旁安撫稱“很疼吧?”等到孩子收住哭聲後她才告訴孩子,“以後再遇到這樣的情況時可以把玩具放到一邊或者是向媽媽尋求幫助。”

隨後為了更好地安撫孩子,霍思燕親自還用腳踩了一下玩具,隨即表示這真的很疼。孩子看到媽媽的表現後,明白媽媽確實是理解自己的情緒的,於是對於媽媽的建議也更加願意接納了。

2歲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家長別總是“講道理”,三招巧妙應對

1.安撫好孩子的情緒

在孩子被情緒所困擾時,父母的道理是完全沒有意義的,所以父母任何的管教都應該在安撫好孩子的情緒之後再進行。安撫孩子情緒的過程中,父母們一定要有感同身受的意識,這樣才能夠讓孩子的情緒得到緩解。

2歲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家長別總是“講道理”,三招巧妙應對

2.教會孩子正確的處理方法

當孩子明白自己所遇到的問題是可以被克服和解決的時候,孩子們會更加能夠自信地去面對眼前的困境。父母們為孩子提供正確的教育方法引導會讓孩子更加能夠從剛才的挫敗中抽離出來。

3.適當的進行冷處理

當孩子希望通過哭鬧的方式來得到父母的妥協時,父母有必要採取冷處理的方式進行應對。堅定而和善的態度便是最好的應對姿勢,一方面可以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注,而另一方面又讓孩子清楚地明白父母們不會對此而妥協。

不得不說,教育孩子也是一個保有原則的過程,面對孩子的脾氣父母們應該保有同理心同時更要堅持底線。大家對於孩子愛發脾氣的舉動是如何應對的呢?

本文由耿倩倩聊育兒原創,關注我,每天學習育兒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