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有“千古才女”之称的李清照,她的家庭教育背景是怎样的?

圣轩文创


李清照素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生于书香门第,从小受父亲的影响颇深。她聪颖灵慧,喜欢诗词,所以饱读诗书,为她此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家门遗风对李清照的影响。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约1045年一1105年),字文叔,齐州章丘人,北宋文学家,词宗苏轼门生,代表作有散文《洛阳名园记》。李格非尤工于诗词,《全宋诗》中,收录其作九首。

李格非深受苏轼的影响,为官清廉,为人正直而不事阿谀。宋代有兼职兼薪的制度,李格非在郓州任教授时,郡守见他清贫,欲让他兼任其他官职,多拿一份奉禄,他却断然谢绝,表现出了他清正廉洁的操守和品质。

李清照生于这样一个深受儒家忠君爱国思想影响,诗书典籍琳琅满目的书香之家。她所受的家庭教育自然是儒家正统思想的全面灌输。正如她在北宋覆亡之际所作的《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她以寥寥数语,直抒胸臆,把她心中的浩然正气,凛然风骨和家国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这与她所受的家庭教育,显然是分不开的。

二,李清照自身所具有的天赋才华。

李清照(1084年一约1155年),齐州济南人,北宋末年人,经历了北宋与南宋之交的战乱时期。宋代婉约派诗歌的代表,中国诗歌史上最杰出的女诗人。

李清照出生时,正是国家富裕安定,家庭生活优裕之时。她家又藏书颇丰,父亲李格非整日或研读诗书典籍,或作文赋诗,耳濡目染,家学熏陶,对她的影响极为深远。李清照本身就颇具天赋,又聪颖灵慧,才思敏捷,领会感悟自然也就非同寻常。

常言,爱好是最好的老师。书香之气和天赋灵气的感应,家庭教育和自身爱好的结合,使李清照脱颖而出,十六岁,她就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昨夜风疏雨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在中国古代男权社会的大背景下,优裕的家庭环境对李清照的成长和诗歌创作,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不亚于是成就“天下第一才女”的一块沃土和乐园。


黄土情愫


李清照(1084一一1151)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市)人。父亲李格非曾任礼部员外郎等职,博通经史,能诗善文,很受苏轼赏识。母亲也工词輸,善文章。李清照自幼便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文艺熏陶。她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善长于词,亦工于诗文,通晓音律,能书善画,是我国文学史上罕见的多才多艺的女文学家、艺术家。

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是宰相赵挺之子,历任州郡行政长官。他们婚后的生活很优裕,搜集了大量的书画金石,共同从事学术研究工作著有《金石录》。靖康二年(1127)金统治者占领汴京,毁灭了她的美满生活,南渡不久,丈夫又病逝,在颠沛流离中,珍藏的金石书画丧失。晚年过着孤寂愁苦的生活。最后,忍恨离开人间。

李清照的诗和散文都有很高的成就,而主要的成就是词。她的创作生活,以1127年金统治者占领汴京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作品主要表现少女丶少妇的欢乐生活以及与丈夫离别后所产生的淡淡哀思,多属闺中生活和咏物之作,南渡后,因与百姓为伍,辗转于兵火间经历了社会的大变乱,国破家亡,许多痛苦涌上心头,写了一些反映离乱生活的痛苦以及对故国的思念的具有时代面貌的作品,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李清照词的成就主要表现语言艺术方面。她善于用朴素清新的语言表现她对周围事物的感触和刻画比较细腻的心理。她用典故不多,不追求词藻的华丽,而且有时还采用口语入词,故常常写得形象生动,富于感情色彩,具有清新流利、明净自然的风格

。词著《濑玉集》(后人辑本)、今人辑有《李清照集》。宋代女词人,婉约派词派代表,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


陈年往事1222


爱恨之体,才会落入凡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