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坐果少、畸形果多等现象,种植户应该从这三个方面来解决问题

这些年,我家种植的茄子大体上分为三种,从茄果颜色区分,有白茄、青茄、紫茄,以茄子皮软和度来看,青色茄子皮最软,紫色茄子皮最有韧性,如果仅从食用方面考虑,个人认为青茄白茄最理想;最后又从产量看,紫色茄子的产量最高。所以,不管是从运输方面还是产量方面考虑,种植紫色茄子才是最适合的选择。

茄子坐果少、畸形果多等现象,种植户应该从这三个方面来解决问题

在茄子生长过程中出现坐果少,畸形果多的情况,既有气候的原因,又有田间管理方面的问题,当然也少不了病虫害这个干扰因素的存在。其中又以田间管理方面的因素为主。

一、导致茄子坐果少,畸形果多的气候原因

1、很多植物在开花结果过程中少不了授粉受精这个环节,虽然茄子开花期可持续3--4天,从开花前一天到开花后3天内都有受精能力,但是在茄子花期遇上连绵阴雨天,对茄子开花结果也有很大的影响,造成授粉、受精不良而落花。

2、光照是茄子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养分不可缺少的条件。很多农村人不太讲究这个细节,在茄子开花结果过程中,人为的原因导致光照不足的情况依然时常出现。

在弱光的环境下,茄子开花的数量会减少,落花的数量相对就会增加很多;还有,就是短柱花数量会增加,这类不健全花朵大多会脱落,即使不落也难以形成好的果实;茄果的着色过程中也会出现着色不良的现象。

3、我们没有办法控制露地种植茄子的温度,在大棚乱了四季的时代,大棚种植的温度也是可以控制的。虽然茄子是一种比较耐高温的蔬菜,但是,白天的温度超过35度,夜间温度高20度或低于15度的日子里,依然会影响到茄子开花结果的过程。如茄子在花芽发育期遇到低温就比较容易出现双身茄畸形果。

茄子坐果少、畸形果多等现象,种植户应该从这三个方面来解决问题

二、茄子坐果少,畸形果多的田间管理因素

1、"从娃娃抓起"这句话确实有道理,要想减少茄子畸形果数量,就要在培育茄子苗的时候要加强苗期管理,尽量培育出好苗壮苗、淘汰弱苗或僵苗来减少畸形花数量。

2、很多农村家庭不会从茄子品种、种植方法、泥土肥力方面考虑种植密度这个细节,但是,菜农却很在意这个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细节。茄子的种植密度过大造成植株间的茎叶郁闭、又没有及时做好整枝摘老叶的事情,容易造成光照不足而导致落花落果。

3、茄子不仅产量高,叶片也比较肥大,这种蔬菜在生长过程需要的水分当然也比较大。然而,一味的让泥土水分过大肯定不行,水分过少的情况也会影响茄子正常生长!大体上就是从定植到开花结果这段时间采取以控为主,不旱不浇水的方法;在门茄没有坐住时不要浇水追肥;结果期就要保持充足的水分的做法。

4、肥料是茄子正常生长的养分源头,合理施肥既能保证茄子生长,还能实现丰产的目的。若施肥不及时造成肥料不足或不重视磷钾肥而偏施氮肥会出现落花落果(或离主茎较远的弱枝花脱落)、植株生长衰弱或植株徒长的情况;采用大水大肥不用问人的方法,在养分过剩的前提下,又会增加双身茄这种畸形果数量。

5、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不当会导致茄子坐果少,畸形果多,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低达不到理想效果,浓度过大会增加双身茄数量;处理花朵时间或过早过迟;处理花朵时环境温度超过30度等都会影响茄子正常生长。

茄子坐果少、畸形果多等现象,种植户应该从这三个方面来解决问题

三、及时防治茄子病虫害,也能减少茄子坐果少,畸形果多的问题

危害茄子花器芽叶类的病虫害肯定会影响影响花粉正常发芽、造成授粉、受精不良而落花;在茄子幼果期间,受到黄茶螨为害幼果,出现裂茄这种畸形果的几率要大得多。

知道了茄子坐果少、畸形果多等产生的因素,那么,个人认为要从田间管理、正确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防治病虫害方面来着手才是比较切合实际的做法:

一、加强田间管理

1、加强苗期管理来减少畸形花数量;

2、根据茄子品种特性、泥土肥力来确定种植密度;

3、从定植到开花结果时要合理控水,在苗期要避免形成徒长苗或老化苗;结果期要避免浇水不均匀形成的无光泽茄、裂茄类畸形果。

4、做好整枝、抹杈、摘叶摘心、扦插吊架方面的事情;

5、根据茄子植株生长情况,酌情摘掉一些门茄花朵;

6、一定要在门茄坐住后再浇水、追肥。

茄子坐果少、畸形果多等现象,种植户应该从这三个方面来解决问题

二、正确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1、浓度:按说明书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使用生长调节剂过程中,最好又参照高温时取最低用量,低温时取最高用量的方法。

2、把握好点花机会,在茄子花含苞待放到刚刚开放这段时间使用生长调节剂比较好。

3、撑握好点花时间来避开高温时间,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过后点花是比较合理的做法。

总之,现在的农业科技虽然十分发达,但对于大部分农村人、种植户来说,农业种植依然是靠天吃饭的行业。如今,种植户所种植的茄子出现坐果少、畸形果多等现象,在排除非人力可控的气候因素外,种植户就需要从土、肥、水、种、药、管理方面入手,加强田间管理、正确使用生长调节剂、做好病虫害防治事宜才能比较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