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身为明朝第一位太子,朱标本身到底有多厉害?

不是一条友


朱标出生于1355年,朱元璋的嫡长子。1368年,朱元璋称帝,13岁的朱标被封太子,此后度过长达25年的储君生涯。朱元璋一共有26个儿子,只有朱标全程见证了大明建立的全过程,最了解朱元璋,最得朱元璋的欢心。

大明建立之初,朱标就被当成接班人培养。当然能否接班,还要经过很多考验。皇权传承的依据有三:嫡、长、贤。

嫡,正宫皇后所生,内涵是在一夫多妻环境中平衡夫妻关系。

朱标出生于1355年,朱元璋的大儿子,当时的朱元璋正带着一帮兄弟打天下。等朱元璋打下天下为王,有了偌大家业和一系列老婆孩子,朱标就变成大王的嫡长子。1368年,朱元璋称帝,13岁的朱标被封太子,此后度过长达25年的储君生涯。朱元璋一共有26个儿子,只有朱标全程见证了大明建立的全过程,最了解朱元璋,最得朱元璋的欢心。

换句话说,大明建立之初,朱标就被当成接班人培养。当然能否接班,还要经过很多考验。按照传统政治套路,皇权传承的依据有三:嫡、长、贤。

嫡:正宫皇后所生。

长:按年龄最大。

贤:指才能和品德,参考标准:

首先是能不能把多数人团结起来控制场面,不乱。其次是能不能带领大家实现一个目标,谋发展。第三,面对非常局面能不能拿出非常手段。

嫡长子朱标相对于后面二十多位弟弟们,在“贤”这条上优势明显。文的一面,他在治国理政方面表现出的才华远胜其他兄弟,能让那帮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功勋信服。其他兄弟没有充分的机会表现,当然也无法让功勋们信服。尤其是蓝玉,除了朱元璋,也只有朱标能让他服气。

朱标为人比较宽厚,他弟弟犯错,朱标会想尽办法求情。这点让朱元璋很满意。首先帝王也是父亲,也希望自己的儿子们能和平共处。朱元璋虽然杀伐果断,但因其农民出身,很看重亲情。朱标的为人让朱元璋觉得把权力传给他是一个靠谱的选择。

另外朱元璋起家之时,很多战略方式参考刘邦。按照汉朝套路,初期用铁血手腕,杀人较多,接班人需要宽厚一些聚拢人心,从而建立一个强大的帝国。朱标的特色正好和汉文帝和汉景帝类似。从战略角度考虑,朱标也是一个靠谱的接班人。

嫡、长、贤,三条占全。因此朱标的太子地位从没有受过威胁。正常情况下,朱标是朱元璋的天然接班人。然而朱标在1392年英年早逝,年仅39岁。

培养20多年的接班人就这样突然没了,而且还是白发人送黑发人,六十多岁的朱元璋悲痛欲绝。朱标下葬后,朱元璋召见群臣时悲伤地说,“朕老矣,太子不幸,遂至于死,命也!”由于朱元璋对朱标感情深厚,他直接越过众多的儿子们,立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允炆身上有朱标的影子,朱元璋认为朱允炆也会是一个和朱标类似的接班人。

也许朱允炆在性格上看起来很像朱标,但远没有像朱标那样经过了充分的时间锻炼。为培养朱标,朱元璋清洗了以胡惟庸为代表的文官集团,并清洗武将集团。朱标和蓝玉的关系,类似于汉武帝和卫青。蓝玉其实就是朱元璋留给朱标的柱石,犹如李世民把李勣留给李治。但朱元璋认为,自己死后,蓝玉只有朱标能驾驭。朱标死,蓝玉断无继续活的可能。朱元璋为稳固朱允炆的地位而清洗武将,杀蓝玉,杀傅友德,杀冯胜。

1398年,朱元璋死,年轻的朱允炆继位,和齐泰、黄子澄等书生头脑发热,激进削藩。燕王朱棣造反,四年靖难,从北京打到南京,朱允炆不知所踪。这是历史上大一统朝代唯一一个王爷造反成功的案例。随后朱棣把都城从南京迁往北京。

如果皇帝是朱标,那么大概率就没有朱棣靖难这档子事。因为朱标当皇帝是众望所归,朱棣也没有和朱标竞争的底气。朱棣造反,很大原因是被朱允炆削藩逼得太急,不想坐以待毙。这是朱允炆政治不成熟的表现。

如果皇帝是朱标,即便削藩,也是徐徐图之,不至于逼得太紧。如果皇帝是朱标,朱元璋不会杀蓝玉等人,如此即便朱棣谋反,也会被收拾掉。

如果皇帝是朱标,朱棣大概率会在北平和蒙古人的作战中成为一代名将。明朝的都城会一直在南京,这将对中国格局影响深远。这个影响非常之大!


金兆鑫


储君之位可以说是古往今来最危险的职位,据统计自汉朝算起大概有四百多位太子,其中能正常继位的不到百分之十,其余的都不乏因父子反目,父杀子、子杀父的,还有受到各个眼红的兄弟妒忌而被撸下台的。

明朝懿文皇太子朱标无疑是这百分之十中的冠军,不止深得朱元璋信任,就连其储君之位也是坚如磐石,整个大明朝从上而下无一人对朱标的继位之路有过任何的阻拦,这实在是千古难见。建文大臣方孝孺称其“盛德闻中夏,黎民望彼苍”,未必就是溢美之词。

为什么朱标能违背千古以来险象环生的储君规律上,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他的老爸朱元璋身上。


所谓三岁定八十,以马上打天下的朱元璋,急需培养出一个能以文治天下的继承人,而朱标就是完全按照朱元璋铺排的路去走的

元朝至正十五年,朱元璋长子朱标出生于太平县人陈迪家中,这一年正值濠州红巾军首领郭子兴去世,朱元璋开始取代郭子兴的一年,事业正式起步。也就是在这一年,长子朱标出生,事业开始发展,同时后继有人的朱元璋十分高兴,特意在其五岁的时候,选了当时的大儒宋濂教授朱标经学。

到了元至正二十年,朱元璋已经攻下了南京,和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人鼎足而立,在谋士刘伯温、朱升的建议下,朱元璋在南京实行屯田,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并在卢龙山一战大破劲敌陈友谅的水军,太平、安庆、信州、袁州等地非败即降,朱元璋逐渐成为东南数足之中最强大的一足,俨然有一统江南,改元换制的资本了。

  1. 宋濂自小就有神童之称,强学博记,精通诗书礼仪春秋五经,这些都是儒家经典,是培养一个出色的守成之君的范本;
  2. 元至正二十七年,此时的朱标已经十二岁了,朱元璋更是亲手选择了有“浙东四先生”之称的刘伯温、宋濂、章溢、叶琛四人教导朱标,在这一年于南京建立吴政权,立朱标为吴王世子;
  3. 次年,朱元璋下令让朱标以长子身份,回去凤阳老家祭祖,临行前耳提面命,要求朱标要“知鞍马勤劳,知衣食艰难,知风俗美恶,以知吾创业不易”。

可见朱元璋对于朱标的培养,即不死记硬背,也不不学无术,而是文实结合,即学习儒家经典,知典故明事理,又亲自上山下水以了解民情世俗,更重要的是:要让朱标的形象在其统治根基中尽快建立起来,以便日后传位。


为了建立朱标的朝野威望,朱元璋恢复元朝旧制,设立中书省,以朱标为中书令,李善长为左丞相、徐达为右丞相:

  1. 自隋唐建立三省六部制以来,尚书省以“国家枢机,百官之本”成为了三省之首,而金朝时期,罢免三省独置尚书省,以尚书令为百官之首,成为实际上的丞相;
  2. 元承金制,依旧沿用尚书省制度,只是改了名字,称为“中书省”,以中书令为最高长官,历来以元朝皇太子兼任,统管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3. 为了避免皇太子权势过大而影响到皇帝,所以元朝的太子兼中书令一般都是“首居重器,未尝事事”,也就是有名无实,大权全部掌握在左右丞相手里,而且制度也十分严格,终元一朝也不过四位皇太子有兼过中书令职位。

可是不同于元朝对皇太子的处处掣肘,朱元璋对朱标的中书令权力是倾囊相赠,更是由于看不惯元朝制度的提防,朱元璋让大臣詹同根据历代东宫制度,选择了一大批勋将老臣、新进进士填充东宫,李善长、徐达、常遇春、冯宗异、汤和、耿炳文、刘伯温、章溢等皆入东宫,教导太子之余协助其处理政事,“若有事在外,必太子监国”。

可见朱元璋对于朱标的培育,是要一个宽厚仁德、礼贤下士的儒家仁君,以及治国有道,睿智通达的法家硬汉,同时还要品性端正、体察民情的千古圣君,是要有宋仁宗的“仁”兼汉武帝的“武”,毫不偏科才行的。

朱元璋以圣君标准来培育朱标,朱标也以圣君形象来回馈朱元璋

自从朱标被立为吴世子以来,到继位明太子,他对授业恩师宋濂一直是礼待有加,完全不以太子身份自居,而是以一个求学问道的三好学生对待,称宋濂不呼其名,而是尊称为“师傅”,以胡惟庸案为例,宋濂之孙宋慎被卷入胡党,七十二岁的宋濂因此受到牵连,差点被杀,多亏了朱标和马皇后全力救援,才被朱元璋安置于茂州。

此外像弟弟秦王朱樉、晋王朱棡骄纵不法、肆意妄为,惹得朱元璋恨铁不成钢,同样是朱标出面求情,这才免得父子之间相互猜忌,甚至于兵戎相见的情况发生,这比起之前的朝代,乃至于日后清朝的宗室之争来说,朱标的仁德也算是千古少见的了。而且不止对于亲兄弟,就连非亲生母亲的马皇后以及朱元璋的义子们,朱标依旧把他们当成家人来对待,毫不厚此薄彼。

由于朱元璋在建国初期,多依赖义子们东征西讨,所以有时会发生一些军事部署上的矛盾,性格刚烈的朱元璋一口气上来指着脸就骂,而这些义子们都自小长在马皇后身边,情同母子,儿子们被骂,作为母亲的马皇后自然不高兴,朱标就入后宫慰解马皇后,让她不至于直接冲去找朱元璋理论,给父母之间的感情充当了一丝润滑剂。到最后,有云南王之称的沐英,在听到义哥哥朱标去世之后,哭到吐血,不久后就去世了。

而且朱元璋要朱标体察民情,多多关注民间疾苦的事,朱标也没有丝毫含糊、做作,在随着朱元璋出外巡视时,经常将衣食物件分发给沿途百姓,深得百姓感恩,同样是方孝孺,称其“三朝兼庶政,仁孝感婴孩”,甚至于日后朱允炆能得到朱元璋欣赏并成功继位,究其原因就是他的孝义不亚其父朱标。以方孝孺被族灭也不愿为朱棣作继位诏书的硬气,他对朱标的赞赏,就不可能会是假意夸大之词。



当然,在燕王朱棣的口中,这位朝野公认的仁德哥哥,被说成了“柔弱”、“所为多失道”,也就是说朱标软弱无能,毫无治国之才,可是事实确实如此吗?

  1. 洪武七年,贵妃孙氏去世,朱元璋命令朱标领头,率诸子穿孝服为其服丧,可是这完全不合礼法,朱标坚决拒绝其要求,气得朱元璋拔刀相向,结果朱标还是没有同意朱元璋的要求,朱元璋再气也只能不了了之了;
  2. 洪武十年,朱元璋下令以后所有政事全由太子先处理批阅,然后再交到自己手上(令自今政事并启太子处分,然后奏闻),自此朱标处理政事长达十四年,如果是一个毫无治国之才的朱标,能在朱元璋手里活过十四天都算是奇事了;
  3. 洪武年间发生了胡惟庸案、李善长案、郭桓案和空印案,朱元璋大杀功臣,朱标求情,朱元璋为此拔了一满是木刺的树枝让朱标拿着,朱标不拿,朱元璋训斥说:“我杀功臣,就是为了帮你拔刺”,可这歪理依旧说服不了朱标,直言“上有尧舜之君,下有尧舜之民”,又气得朱元璋拿着椅子就打。

朱元璋的性子有多狠就不用说了,像朱樉、朱棡这些诸王,被朱元璋说了有罪,连个屁都不敢放,只有一个认罪待诛的份儿,朱标虽然做太子久矣,但朱元璋要废也是可以废的,比如“燕王类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可见朱标完全不是像朱棣所说的那样“柔弱”、“无能”,而是一个治国有道、外柔内刚、博学多才的仁君,这也完全符合朱元璋对其的培养方向。

朱标很好地按照父亲所规划的路线走,并在其中发展出自己的性格和能力,这一点是很得朱元璋喜欢的,毕竟朱元璋虽然尊崇汉高祖刘邦,也希望朱标能像汉惠帝刘盈一样仁厚,但也不能完全和刘盈一样,以免引起外戚、宗室干政的后果。


不过朱元璋并不怕朱标会反他,虽然朱标仁德友爱,可狠了一辈子的朱元璋也不敢把这万一建立在彼此的信任上,他在政治上也做了不少压制朱标的手段

自古君臣父子相疑是一个逃脱不了的怪圈,朱元璋虽然信任朱标,朱标也没有造反之心,可时间一长难保有好事之人在两者之间捕风捉影,令本来情感很深的父子反目成仇,最后你死我活了。汉朝时期的巫蛊之祸以及唐朝的承乾之乱,可谓是殷鉴不远。

汉朝时期,武帝太子刘据同样深得汉武帝的信任和疼爱,七岁就被立为太子,挑选了家世清白、民望甚重的石庆为太子太傅,负责作为刘据的启蒙老师,之后还有严青翟、石德、赵周、周建德等,无一不是当代大儒。到了刘据长大后,汉武帝更是违背自己厌恶结党的想法,让刘据开设博望苑招揽宾客,逐渐形成了太子党和帝党两个派系,最后酿成了无法挽回的巫蛊之祸。

到了唐朝,李世民长子李承乾出生于太极宫承乾殿,故得高祖李渊赐名李承乾,既有因地起名的古制,又包含了“承继乾坤”之意,其宠爱信任无以复加,未来是不可限量的。而李承乾的老师,又都是李世民亲自挑选的,陆德明、孔颍达等都是当世的儒学大师,孔颍达更是孔子的三十一世孙,到了李世民继位后,又立李承乾为太子,并令其临朝听政,开始培养其执政治国的能力。

可惜啊,因为东宫幕僚的压制,生性喜好自由的李承乾被活活逼反,和父亲李世民的间隙、弟弟李泰的威胁、加上幕僚的撺掇,本来继位之路一片光明的李承乾,在暗杀李泰失败后起兵谋反,和汉王李元昌、大将侯君集谋害李世民,结果谋反被镇压了下去,李世民心痛之极,但还是把李承乾废为庶人,流放黔州,另立懦弱的李治为太子。

有这么多的前车之鉴,朱元璋不可不防啊:

  1. 朱元璋对于朱标的培养方向始终是重文轻武,因为他知道一旦涉及到了武事,朱标很容易会受好斗的武将的引导做事,对日后的治理国事也是百害而无一利,军队这方面永远都是把握在朱元璋手里的;
  2. 洪武三年,朱元璋开始分配九边诸王,分守九边以御蒙古,可是这九人的作用不止对外,更是对内,如果朱标真的敢提前继位的话,这九边诸王就敢领兵南下,朱元璋所亲手制定的《皇明祖训》,即是压制九边诸王,也是让他们可以入宫勤王的手段;
  3. 以朱元璋为朱标安排的东宫幕僚为例,为首的李善长、徐达号称朱元璋的文武双臂,他们即是百官之首,也是东宫之首,在他们的手里,朱标怎么样都翻不了天的。

朱元璋所选择的东宫幕僚,是教导朱标处理国事的人才,最重要的是,他们基本都是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兄弟手下,他们对朱元璋的忠诚度要远远大于对朱标的,而且不让朱标另选幕僚,就是为了避免像刘据、李承乾这样结党营私、偏听偏信的局面:

朕于东宫不别设府僚,而以卿等兼领者,盖军旅未息,朕若有事在外,必以太子监国。若设府僚,卿等在内,事当启闻,太子或听断不明,与卿等意见不合,卿等必谓府僚导之,嫌隙日生。

朱元璋让李善长教文,徐达教武,以“周公教成王克诘戎兵、召公教康王张皇六师”的前例,要朱标成为一个文武兼备的君王,以免以后一遇到兵事就手忙脚乱的,有点“外事不决问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的感觉,可是对于军队这块,朱元璋丝毫不放权,而是分散于九边诸王身上,以压制太子朱标。



总结:朱标之所以深得朱元璋信任,主要还是因为他是完全按照朱元璋所规划的路线成长的

朱标虽无兵权在手但却是文才武略俱全,又因为东宫幕僚基本都是朱元璋安排,朱标也无法结党营私,可以说朱元璋已经把朱标身边的引爆他的引子全部清光了,自然也很放心地将皇位传给朱标了。

而朱标也没有辜负朱元璋的寄托,他的所作所为完全符合朱元璋对继位者的要求,也是一个少见的仁德之君,同样也深受那些饱受朱元璋折磨的文士阶级的厚望,朱标尽得天下文人之心,所以就算有几个不长眼的臣子,要推动朱标谋反,也很容易引起正直文人们的口诛笔伐,做事也得三思而后行了。

作者/一贰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一贰一橙


  • 前言

大明王朝皇太子朱标的治国理念是以儒家的“仁义”思想为指导方针,他坚持治国不靠杀戮树威。

朱标当了二十五年的皇太子,长期以来,生活在十分矛盾和压抑的环境下,这种漫长的煎熬,终于耗尽了朱标的理念和生命。

(爹爹呀,你把功臣都杀干浄了,叫儿臣即位后“情何以堪?”

生逢其时的大儿子一一朱标

朱标极其幸运,他出生于元至正十五年(1355),而这时的朱元璋正是“否极泰来”的时候,三年前的至正十二年,朱元璋放下粗糙的土红斋碗,一跺脚离开饱受厨房师兄的冷眼脸色,一个后空翻飞跃出皇觉寺大门,这个吃不饱饭的二十二岁和尚一路上施展轻功,投奔濠州的红巾军头领郭子兴。

飞龙在天 利见大人

郭子兴成了赏识青年和尚的贵人,朱元璋因为优秀,所以提拨。我上面关于朱元璋武功的稍微描述,并非吹棒,而是他在长达十五年的刀头舔血的厮杀中,史载:“从旁翼卫,跳荡无前,斩首捕生过当。”

他成为领导九个人的“九夫长”,郭子兴决定将他列入自己的核心圈子,为了拢络住青年和尙的心,把自己的义女,民间称为“马秀英”的,许配给朱元璋。

朱标出生时,朱元璋已经是义军元帅,第二年打下集庆,拥有自己的水军。到了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元璋自立为吴王,1368年,大明王朝建立,朱标被立为懿文太子。

爹爹,“陛下诛夷过滥,恐伤天和”哟!

仁厚与杀戮

说实话《明史》对朱标的记载是笼统与含糊的,而且篇幅很少,即使如此,仍然可以看到他是在父皇精心呵护下的年轻储君,他从小就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教育,有了文化和优秀文人的指点,朱标对于治国的手段更倾向于“怀柔政策”,“仁”

为纲。

《明史》称朱标“天性仁慈”,这就与乃父的滥杀成为鲜明对比。

当初期的大明王朝发生令人恐惧的洪武年间“四大案”而陷入血海腥风中时,他不止一次为那些罪犯求情,这种举动出自“储君”,朱标的风险是很大的,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原则,百折不挠。

(爹爹,治国真的需要“尧舜之君。”)

洪武十年(1377),朱标22岁,朱元璋下令,国家大事可以让朱标处理。

身为太子,朱标对国家大事亲历亲为,绝不假手他人,而且朱元璋让大臣们与朱标接触,听大臣们议事,从而获得治国的经验,朱元璋的箴言只有四个字“仁、明、勤、断。”

即使如此,朱标仍然对父皇的残酷杀人手段予以反对。朱元璋在气恼之极下明说:“我现在做的一切,都是为你以后执政扫清隐患,为你除去,这是你的福气。”

朱标的“厉害”在于,父皇的话已经说绝了,朱标于情于理可以不闻不问,大不了以后自己上台为这些人给个“御赐某某节妇”的牌匾,历史就是这样轻飘飘的逝去.....

朱标冷冷的回敬父皇:“上有尧舜之君,下有尧舜之民。”

父皇气得摔碎了一个元青花大罐,朱标也又吓又气大病一场。

(儿子呵,父皇懂这些道理,你历练太少,我百年以后,你就懂了。)

应该说朱氏父子的成长道路完全不一样,朱元璋何尝不愿做一个“尧舜之君”,但是,四书五经毕竟是理论知识,从血雨腥风中走出来的朱元璋多疑残忍,朱标又何尝不知呢?

巨大的精神压力,己近不惑之年的朱标不可能如题主所言是“文韬武略”,他在矛盾与惶惶不安中走完了自己三十七年的生命历程。

结束语

朱标的过早去世,对于朱元璋的打击实在太大,他对朱标的确是寄予厚望,但是,造化弄人,事与愿违,为了避免皇位继承人的争夺,也为了弥补自己对长子的愧疚,他作出一个并不高明的决定,立嫡长孙朱允玟为皇长孙,今后继承大统,历史老人一声长叹:可惜了,朱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