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PK《奪冠》,其實都沒拍好,但《姜子牙》稍勝一籌

本文作者:

杜一无二

陈可辛的《夺冠》,对于他的能力水平来说,也就是及格的分数。

《姜子牙》PK《夺冠》,其实都没拍好,但《姜子牙》稍胜一筹

先来说说优点:

首先,前半部分对80年代初女排的刻画是到位的。让人瞬间回到那个特别容易集体高潮的年代。女排队员在条件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凭借流血流汗不流泪的精神,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让观众泪目。我看夺冠的时候,那个影厅基本都是退休大叔阿姨,陈导这段拍的确实让人感慨万千。

其次,电影中的女排队员都是真正的排球运动员,饰演老一代的也都是女排运动员,再加上朱婷、惠若琪、张常宁等都饰演当年的自己,不仅在拍摄上更加容易,情感上也是加分项。而且这些球员演得真是好,虽然演的是自己,但在镜头前完全没有陌生感。饰演年轻郎平的白浪,可能是郎平的女儿的缘故吧,也真的神似,而且很好滴表现出郎平当年的铁榔头那股狠劲。巩俐饰演的郎平更不用说,从神态到动作都完美复制了郎平,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三,因为陈导选取的几场重要比赛也都是打到5局决胜,所以拍的看起来也比较精彩,各种慢镜、特写,也体现了陈导的不一般的掌控能力。特别是老一代女排在场上的拼搏配合宋世雄的解说,在大银幕上看到这些简直让人穿越。

《姜子牙》PK《夺冠》,其实都没拍好,但《姜子牙》稍胜一筹

《姜子牙》PK《夺冠》,其实都没拍好,但《姜子牙》稍胜一筹

陈导的《夺冠》,尽管由春节档调整到国庆前,也因为题材符合国人对战胜疫情精神上的抚慰,所以收获了一波热赞。

但个人觉得这并不全面。首先,这部电影在制作上当时是为了献礼去年的70周年国庆,而不是为了春节档。一推再推也不止是因为疫情,还有影片中涉及的陈指导跟老一代女排对内容的不认可,所以还要后期进行删减和后期调整。对于双方之间的矛盾,不是我们关心的,这里没有必要探讨,但确实因为这个原因,导致一些场景口型跟声音不匹配,也有一些场景显得浮皮潦草,并不完整。

个人觉得本片获得多数人认可,首先是因为体育这个题材的电影本身就稀有。

国内很少有人拍关于体育的电影,不管是团体的,还是个人的,都鲜有人敢去拍,早期有著名的《女篮五号》,80年代也有关于女排的《沙鸥》,但近些年的即使是像《破风》这样的自行车运动,也仅仅是把运动当做背景而已。对了,还有去年的《攀登者》,但质量也确实一般。

《姜子牙》PK《夺冠》,其实都没拍好,但《姜子牙》稍胜一筹

体育片不好拍,结果陈可辛一拍还是两部,之前的《李娜》传记片,2015年就立项了,经历了选角改剧本等各种坎坷,应该杀青了,但迟迟不上映,个人猜想陈导是拿《夺冠》当个引子,看看观众买不买账。再者,李娜本身的争议很大,所以适不适合国内市场,也还是未知数。

2003年CEPA协定签订后,陈可辛作为北上拍电影的代表人物,开启了一条适合他自己的拍片之路。从2005年《如果爱》开始,几乎每部电影都是属于创新之作。歌舞爱情片(《如果爱》),史诗片(《投名状》),武侠片(《武侠》),创业励志剧(《中国合伙人》),现实主义题材(《亲爱的》)等等,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如果爱》作为首部北上电影,是陈可辛的大胆突破,也体现了他中西结合、驾驭语言的能力。虽然票房不如意,但口碑在各大电影节上都有所认可。

《姜子牙》PK《夺冠》,其实都没拍好,但《姜子牙》稍胜一筹

合拍片最大的难度就是必须接受市场的考验,因此,陈可辛马上转入到武侠片类型上。《投名状》、《武侠》先后问世。其中前者的意图是一部历史战争史诗片,后者则是另开辟的新型武侠片,包含了悬疑、推理、侦破内容。可以看出陈可辛在固有类型上积极地寻求着突破,颠覆了以往的类型模式,并融合了新的类型元素。

随着观众口味的变化,陈可辛又一次调整自己,把目光放在了自己擅长的类型电影——都市现实主义题材,《中国合伙人》应运而生。而这也是其他香港北上导演较少涉及的题材。

《姜子牙》PK《夺冠》,其实都没拍好,但《姜子牙》稍胜一筹

陈可辛北上第5部电影《亲爱的》是内地第一部根据社会现实事件“拐卖儿童”改编而成的电影,也是他在商业化市场大环境下将商业元素与其文艺风格相结合的又一力作。

因此,《夺冠》对于陈可辛而言,也就再正常不过了,因为他一直在调整着自己的方向,所以也基本都没有失手。

但《夺冠》的缺点也很明显。

首先,贯穿整部影片的核心就是女排精神,可是在郎平出任国家队主教练后,给队员灌输的是个人精神,这本无可厚非,不过口号说的挺好,后期又回归到了集体荣誉,前后非常不一致。

其次,影片第二场中国对美国的比赛,本应是影片一个重点,最能体现郎平所处的矛盾,结果在比赛后草草了事,虽然是因为前面所说的原因进行了删减,但实在是可惜。

第三,影片后半段,一直都在说郎平带的中国女排各种失利,完全不在状态,可就是这样的队伍,竟然能掀翻巴西队,一直到取得奥运会冠军,这中间没有一点过渡,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虽然明白这是导演为了影片效果,但谁能相信一支屡屡败北的球队,会突然满血复活呢。连湘北队都是战胜了陵南、翔阳跟丰玉队,证明了自己实力后才险胜山王工业的。所以这个铺垫做的不是很好。

《姜子牙》PK《夺冠》,其实都没拍好,但《姜子牙》稍胜一筹

通过《夺冠》,让我们更加了解了郎平跟女排姑娘们的不容易,虽然排球没有取得国球那样的成绩,就像一个巴西球迷喊出的“this is not pingpang”,但郎平没有像某亚萍一样,功成名就后拿着国家的钱瞎霍霍,非常值得我们敬佩。

预祝中国女排在明年奥运会上再次夺冠!

《姜子牙》上映了,口碑呈两极分化,有人夸画面水准震撼,有人夸格局宏大。骂的人呢,就是不够好笑,蹭《哪吒》流量,吓哭小孩子等等。

《姜子牙》PK《夺冠》,其实都没拍好,但《姜子牙》稍胜一筹

不过,个人觉得,这部动画片提出了值得讨论的命题:每个无辜之人,都不应该被牺牲。

多数人眼中的“封神演义”,都是恢弘史诗般的诸神之战,历史与神话交织,事实与传说并存。一般的只知道这是365个神仙打架,看哪个打的更热闹更厉害。

多次改编的《封神演义》基本都是武王伐纣搭配神仙混战,神仙分成正义与邪恶两派,互相做法,最后邪不压正收尾,封神后大吉大利。

不过,《封神演义》的核心其实黑暗消极的,就是“天地为刀俎,生灵为鱼肉”。世间因果以天道为最高准则,个人生死完全由天命决定。“封神榜”,就是书写天道的剧本。

鸿钧老祖跟昊天上帝两位GM,没事就想给宇宙更新升级,让人神别忘了他们的权威秩序。至于换血的手段,就是挑起大战,让榜上有名的人神战死,灵魂封神,人界再改朝换代。

《姜子牙》PK《夺冠》,其实都没拍好,但《姜子牙》稍胜一筹

新朝建立,神明陨落,这似乎是应该被传颂的磅礴史诗,殊不知,所有角色都是封神榜游戏的棋子,命运早就注定了。

举个栗子:《封神演义》中哪吒出世过程中有个石矶娘娘,手下有个童子,结果被哪吒贪玩一箭射死,然后跑到太乙真人那猫起来了。结果在石矶娘娘找太乙真人讨要说法时,反被这个上仙一顿埋汰:你徒弟死就是天命,活该,我徒弟哪吒是上天派来完成灭商任务的。结果不但冤屈无处申诉,连石矶娘娘自己也搭进去了。

其实所谓的封神,就像是仙界大神为自己招马仔,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而且并非表现突出、善良仁义的才能封神,就连纣王跟手下两个佞臣费仲、尤浑都榜上有名。为啥呢?

因为在上仙眼中,所谓的善恶道德那是人间的规矩,不是神仙的规矩。神仙拟好了封神榜,世间秩序就必须按照这个来。

《姜子牙》PK《夺冠》,其实都没拍好,但《姜子牙》稍胜一筹

而中国古代神话的内核,始终是“人与天”的关系,《封神演义》是顺应天意,《精卫填海》《大禹治水》则是与天斗、逆天行。

要想拍出封神宇宙,必须能够找到让观众沉浸在里面的精神内核,而《姜子牙》就找到了一个切入口:每个无辜之人,都不应该被牺牲。

这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封神系列各种影视剧中,第一次为无辜之人呐喊鸣冤。而且是让姜子牙这个原本的封神榜执行人,去反思封神榜到底带来的是什么。

借用姜子牙和小九的视角,去揭露“所谓的为了苍生,不过是统治权威的一面幌子”。影片中也借姜子牙口中,喊出了“无论神、妖、人,都不可欺、不可操纵、不可不救”。

这立意真的深远,让人佩服。

《姜子牙》PK《夺冠》,其实都没拍好,但《姜子牙》稍胜一筹

但遗憾的是,这个故事并没有讲好,立意出来了,但单薄的剧情没有撑起它来。因为并不是所有的观众都理解《封神演义》,观众都在问:为啥姜子牙是中年大叔,而且要搭配一个萝莉?

《姜子牙》其实犯了很多国产动画相同的毛病,就是画面精美,有国风的气质,但空有其表,内容剧情上确实差了那么一口气,尤其是影片结尾,本来都已经斩断天梯,断绝人与神联系,却还要弄出一个幕后更大的Boss,来惩罚师尊,不自觉又陷入了天命的轮回中,还是没能逃脱天界权威的控制。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