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件書法作品,為何有人說雄強老辣!有人說其醜無比?

劉智華


不同的人,欣賞同一件書法作品,所得到的欣賞結果是有很多不同評價。欣賞作品的人,生活閱歷(人生跌宕起伏)、藝術經驗、文化藝術休養越豐富,那麼他得到對作品認知度(或體會),就越高。反之,則會停留在作品的表面,而不能深刻體會。漂亮也不等於美。認識作品的雄強老辣或醜陋惡俗,也要結合時代背景來確認。如清傅山所處的時代,當時人都因循守舊,喜好浮華,作品表現輕薄油滑,所以傅山提出“寧拙毋巧 ,寧醜毋媚,寧支離毋輕滑,寧真率毋安排”。這對後世影響很大。那是特殊時期的特殊狀況。矯枉過正,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否則就不能矯過來。但後世的人,書法功還力不夠,就找到傅山這藉口,堂而王之在那裡搞怪弄醜,敗壞風俗而不自知。這也是自做自受,作品好壞,他自己最清楚,這叫做:欺人而不能自欺也。




石邑書畫


書法不能反對粗獷與渾厚!

顏魯公的書法一反書聖的秀逸,以雄渾,質樸別來生面,既而在書法史上留下二王之後的另一座神話。

是的!書法不能專有秀雅之路,所以在書法的歷史上有帖,也有碑!這樣也形成了書法的百家豐腴,千帆競馳。

可是,無論多麼好的事情,也存在有弊病,也存在被別有用心的人扭曲的痼疾。就像我們現在所面臨的醜陋書法,用膚淺的,低級的書法功力去寫書那些奇異的,怪陋的書法,然後美其名曰,雄渾老辣!是書法?還是欺世盜名?

我們看細節!是的,我們自古有大禮不拘小節,可是,完全沒有了小節還是大禮嗎?不是了,是野獸了!書法可以粗獷,但是不能沒有基本功,沒有基本功的書法都是流氓書法!都是欺世,都是盜名!


一笑貫長天


各人學識不同,對每幅書法作品的評價也就不同,一幅作品兩種評價也就不足為奇。當今中國書法界太爛,醜書氾濫成災,真可謂: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