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九月還能去英國留學嗎?

用戶3285150410461


到了九月份,我想世界各國的疫情應該會大大的緩解,甚至是全面控制住。那些回國躲避疫情的英國留學生們將何去何從呢?是繼續完成學業,去英國留學,還是為了穩妥起見,以健康和安全為重,在國內選一個好學校就讀呢?下面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

由於這次疫情的影響,很多在海外的中國留學生紛紛選擇回國躲避疫情,特別是在當前國外疫情形勢嚴峻,而國內疫情緩解的情況下,留學生要求回國的願望就更加的強烈了。如前段時間,英國小留學生的家長們向國家有關部門求助,集體要求接孩子回國,而我國政府也已經接回了幾批小留學生,彰顯了大國擔當,祖國的包容和中華民族一家親的本色。現在國內疫情得到緩解,各地都在陸續的復學。到了今年九月份,國外的疫情肯定也會有好轉的,這些英國海外學子將何去何從?是繼續出國留學還是因為這次疫情經歷取消留學計劃?小編認為,出國留學熱會有所降溫,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

第一、國外的安全係數不是家長們想象中的那麼高。

在國外新冠病毒疫情蔓延的形勢下,經歷了這次疫情的英國小留學生的家長們肯定有不同一般的感受。當他們聽說英國學校停學,校園關閉,房東也不再負責他們孩子的生活的時候,讓他們感覺孩子在國外孤立無援,居無定所,想到孩子們即將流落街頭,他們隔著屏幕痛哭。我們能感受到他們當時的心情,那就是馬上遠離那是非之地,回到安全、強大的祖國。這次的經歷,能讓他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關鍵時刻祖國才是最可依靠的,是最堅強的後盾,是永遠沒有後顧之憂的地方。

第二、這次疫情中少數留學生的所作所為,顛覆了人們對留學生的看法。

以前人們的認識是,能出國留學的 一定就是優秀人才,至少留過學的比一般人優秀。現在,疫情期間出現了美國留學生許可馨發表辱國言論,一些留學生在隔離點顯擺豪橫的姿態,還有非礦泉水不喝,拿開水潑工作人員,拒絕測量體溫的留學生都給人們留下了不良的印象。也許他們出國之前並不是這樣的,據許可馨的同學反映,許可馨在藥科大學讀本科的時候成績很優秀,很聽話,動手實驗能力也很強,沒想到出國後會說出那些讓人吃驚的話來。可見,環境能改變一個人、能影響一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有好的影響,也有不良的影響。一些留學生回國後就目空一切,高高在上,沒有想去如何報效祖國,反而以言論自由,人權為名恣意妄為,實在是讓國人大失所望,也讓這些留學生的父母失望,早知如此還不如留住國內。

以上只是個人看法,而不是仇富,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留學一年一二十萬的花銷,中產家庭以及工薪家庭都能承受得起,事實上去留學的中產階級佔到了一半以上。現在普通平民家庭也有能力讓孩子出國留學,也不是小編對留學生有偏見,只是就事論事,因為很多事情的確能改變人的看法。各位的意見如何呢?這些留學生九月份還能去英國留學嗎?或者是一部分去,一部分不會去呢?歡迎留言討論交流。


豆豆哥談教育


幾件事情告訴我,九月份應該可以去英國留學了!

①英國首相約翰遜4月5日因持續高燒被送入醫院治療,4月6日病情惡化被轉入重症監護室接受常規吸氧,9日轉回病房監護,目前正處於康復階段。

②英國政府4月12日宣佈,將向世界衛生組織等機構捐助2億英鎊(合2.5億美元),以幫助貧窮國家遏制新冠肺炎傳播,達到防止英國未來出現二次疫情的目的。

③英國《自然》雜誌向我們道歉,而且是連續3天發表聲明:“病毒不會歧視,我們所有人都有風險。”——

4月7日,以英文社評的方式發佈在官方網站上; 4月8日,同樣的內容發佈於《自然》雜誌海外社交賬號上。;4月9日,《自然》雜誌官方微信公眾號又發佈了中文翻譯版本。

④英國《柳葉刀》週刊網站3月28日刊登了題為《新冠肺炎:學習經驗》的文章。

文章指出,中國的經驗對於瞭解如何安全地取消管控措施至關重要。從這可以看出,英國對中國抗疫評價是較高的,是值得學習的。

在4月6日英國首相約翰遜進入ICU病房的那會兒,我曾經寫過一篇微頭條,談到了他的聰明與睿智:

假裝採取“群體免疫”的措施,成功把英國國民趕回家裡呆到。這本身就是《孫子兵法》裡的欲擒故縱之術!否則,無論是英國政府怎麼說破天,懶散、自由的英國民眾都不可能老老實實呆在家。

我當時甚至認為,所謂的約翰遜進入重症監護室的新聞都只是約翰遜的計策而已。否則,他4月6日進到重症監護室,4月9日就從重症監護室出來了?如此神速就基本治癒了,說明了什麼呢?

要不就是英國對付新冠肺炎有絕招,要不就是約翰遜又在施展新的戰略戰術。

果不其然,他離開了重症監護室就有了上面一系列的操作!

因此,根據約翰遜在疫情期間的一系列動作來看,這是一個極端聰明、有頭腦的首相!

正是基於此,我相信英國的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根本用不到9月份,就可以被徹底遏制!別忘記,現在才是4月中旬哦!他還有的是時間去做這個事情。

想留學英國的學生,你們清楚我的分析了嗎?到時又可以和那些剛剛從英國回來的小留學生一起,重新踏上英國的土地,為那英國綠卡而學,為那英國國籍而戰!


感動時代


9月份去英國留學應該還是有可能成形的。不過,能出國不代表沒有風險,題主需要三思而行。

目前國外疫情正處於衝頂階段,每天幾萬的新增確診病例總給人一種世界末日的感覺。但很多專家都認為,疫情拐點很快就會到來。這種說法偏樂觀,但咱們也不能小看人類的防控措施,這些措施只要是做了,就可以有效避免進一步的擴散和爆發。

前兩天,美國的抗疫隊長福奇博士就說,美國有望從5月份開始,逐漸解除限制。就算福奇博士的話過於樂觀,那麼再過上兩三個月,到7、8月份,美國肯定能夠逐漸復工。這還是全球第一疫區,英國比美國還早一兩週採取防控措施,理論上可以比美國更早控制疫情。

另外,英美等西方國家和中國不一樣,中國會把人民群眾的健康擺在第一位,而他們更重視經濟,在被感染和被餓死兩個選擇中,他們會選擇前者。中國的學校不開工,學校教職工們照樣拿工資,但在西方國家卻未必,所以即便是學校,也有強烈的復工需求。因此,一旦國家宣佈解除限制,很多學校就會開學(很多學校甚至都沒有停課),留學生入學也不會存在問題。

而國內這邊,到9月份疫情肯定基本上已經控制住了,經濟社會也基本恢復正常了。如果境外疫情仍然很嚴重,那可能還會有入境管制,但出國的管制肯定會放開,尤其是長期簽證的情況,也就是允許出不允許進。目前,據瞭解,留學基金委有很多項目都處於停滯狀態,已經申請境外學校的人也在等待,國家對這些留學項目也不可能暫停,肯定會選擇合適的時機放行的。

不過,今年出國風險巨大。英國美國這些國家,即便全面復工,也不代表就沒有疫情了,他們只是尋求醫療系統承載能力和恢復經濟之間的一個平衡。所以,去英國留學,仍然將面臨巨大的被感染風險。題主需要掂量一下自己的出國動機,是否必須出國?出國是否決定自己前途命運?是否能晚一年出國?畢竟健康才是首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