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退位後,故宮裡的珍寶流落到哪裡了?

-獨行俠_Fish-


很高興能參與這一問題的回答。

故宮又稱紫禁城,是明、清兩朝的皇宮所在地。故宮自1420年(明永樂十八年)建成一直到清朝末代皇帝溥儀1912年退位,共計491年,這裡前後共有24位主人。而也是從自故宮建成之日起,歷代的皇帝可以說是集全國之力蒐羅天下珍寶聚於此處,裡面所藏何止百萬(1924年在馮玉祥將溥儀趕出紫禁城後,成立的“清室善後委員會”初步清點故宮中的文物就有117萬餘件。)

末代皇帝溥儀於1912年2月12日正式頒佈退位詔書,但根據之前制定的《清室優待條件》溥儀依舊是能住在皇宮中的,一直到1924年11月5日溥儀才被馮玉祥逐出了皇宮。那麼在溥儀退位後,除了留在故宮中的珍寶,其餘的又流落到了何處呢?

1、皇宮中的太監、宮女、侍衛等偷盜

這種情況其實由來已久,而且歷朝歷代是屢禁不止的。“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即使是冒著殺頭的危險也阻礙不了這些人的偷盜行為,這種情況在清朝末年更是愈演愈烈。就在溥儀準備進行一次整肅清查時,藏有很多珍寶的建福宮卻“意外”失火,宮殿連同珍寶全都化為一片灰燼。溥儀見狀擔心自己遭遇可能不測,於是將大批太監宮女逐出皇宮,清查也就不了了之。

2、以溥儀為首的清朝遺老遺少們自盜

溥儀當時也明白自己遲早會離開皇宮,於是就緊鑼密佈偷運盜運故宮中的大量珍寶。他先是以“賞賜”的名義將善於攜帶的古籍、古畫交由自己的兩個弟弟溥傑、溥佳利用伴讀的便利帶出皇宮存放。據後來統計,以這種方式被運出故宮的文物就不下上千件。此外,溥儀被馮玉祥逐出皇宮時所帶的寶物又是多達70多箱,出宮後的溥儀就是靠著變賣部分從皇宮裡盜出的寶物過著奢華的生活。而在溥儀跟隨日本人去長春建立“偽滿洲國”時,他還攜帶著剩餘幾十箱珍寶。日本戰敗後這批寶物又丟失或被搶一部分,而溥儀在準備攜剩餘寶逃亡日本前被蘇聯紅軍抓捕後移交給東北民主聯軍,剩下寶物後來被送到了遼寧博物館收藏。

3、為躲避抗日戰火文物“南遷”

1933年初日軍攻入山海關兵鋒直逼北平,為了故宮大批珍寶安全,當時故宮博物院

決定將文物分批“南遷”。後來這批文物有部分在國民黨從大陸敗退時運往了臺灣,現存於臺北博物院;另外一部分又被運到了南京,先存於故宮博物院的南京分院。

一點愚見請多指正。


史勁造


他退位前,守備故宮的新軍和太監就不停倒賣故宮裡的物件,退位以後軍閥混戰爭搶,有一部電影最後一個太監,說的很真實。


清風奇門


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王朝的珍寶是積攢了幾千年的中華歷史文物,價值不可估量。我們暫且不提清朝末期道光年間的南方某運動所損毀的,還有英法聯軍搶走的,加上八國聯軍掠走的,即便是這樣,在溥儀退位清朝滅亡之時,仍有大量的珍寶存放在皇宮中。

這裡面是歷朝歷代的珍寶,單單乾隆一朝,這個皇帝就愛四處蒐羅古董、字畫,都成為了自己的私有財產。後來清朝滅亡,當時溥儀簽訂的退位詔書的一個條件就是保護皇帝私有財產。

這時珍寶基本還藏在皇宮中的,但是由於北洋政府銀兩供應不及時,宮裡面有倒賣文物的情況,而且太監宮女等也有偷拿的。

再後來張勳復辟失敗,溥儀把部分財產轉移到了天津,據說有七十口大箱子,都是國寶級別的。在1922年溥儀曾經打算把四庫全書賣給日本人,籌措自己的結婚經費。

再到1924年,溥儀被馮玉祥趕出了北京城,此時他帶走的只是部分隨身銀兩,因為之前已經運了七十大箱到天津,於是他也搬到了天津住。此時大部分珍寶還是放在北京的。當然這期間溥儀繼續靠賣珍寶來維持生計,其中《清明上河圖》就被他賣了。

再到後來,九一八以後溥儀帶著剩餘的幾十箱珍寶逃到了東北,任傀儡皇帝。再後來日本鬼子投降,他又帶著小箱子往北跑,被抓,隨身帶著的寶貝也被哄搶。

再到後來新中國成立,溥儀被蘇聯遣送回國,他還了486件文件上交國家,這離他出宮帶走的近萬件文物差的離譜,丟失的那些文物有些被倒賣,有些被毀壞,有些已經不知道下落了……

當然還有很多沒有被溥儀帶走的文物,也就留在了北京城,後來去了哪裡,這裡就不好說了,總之一部分在國內,一部分就到了國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