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這次放寒假,你都是幾點起床?

ou-zhou


2020年,這個漫長的寒假,簡直是個意外。每天睡之前都會覺得這是假期的最後一天,醒來卻發現還要繼續等待。剛回老家的時候,8點之前就醒了,跟父母一起去街上屯年貨,給父母打下手。後來隨著疫情越來越嚴重,每天宅家裡不出門,真的是把該做的事情都做了一遍。可以出門的時候覺得夜很漫長,現在每天都足不出戶,才體會到白天比黑夜還難熬,然後我們就選擇了晚點起床,9點左右,即便太陽已經老高了,但是家外面依然很安靜,靜悄悄的,慢慢的也就習慣這個時間起床。即便天已亮,即便以前9點是工作時間,依然不會覺得很突兀。當然,我也不會睡懶覺,我覺得夜晚的時間足夠我睡眠了,如果起床的時間不能自律,那對於夜裡的睡眠又將是一大煎熬。慢慢的,慢慢的,就什麼都成了一種習慣



風景在路上DN


越起越早了,每天大概早六點起床。

如果叫醒你的不是鬧鐘是夢想,那麼起的早也不是一件難的事情。

這次疫情導致的長假讓我可以靜下心來思考過去做的很多事情,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在改善自己狀態上做的最大的改變就是早起。早6點到早8點是寶貴的讀書時間,然後把學到的知識分享出來。9點半是上班時間,以前起的晚,每天都沒有時間思考學習,人相對感覺疲憊而無趣。

改變從早起做起,做更好的自己,為什麼不這麼做呢。

經常有人說自己時間不夠用,那是因為你的時間比別人“短”。


深度視野


⏰ 日常最晚7:30,最近也在調整睡眠時間和習慣,差不多是在在6:30-7:00左右起床。

工作日晚上十點半-十一點半睡覺,沒有特殊情況(就是想熬夜,刷手機,追評測,學點兒在文件夾裡吃灰的知識)之外就都很穩定。畢竟早睡才能早起。

週末的話晚上睡覺就很穩定了!畢竟白天不太用幹活兒,零碎的小事兒白天整整也就完事兒了,基本在22:30左右都能裹到小被子。工作日起床的時間基本都形成習慣了,所以週末只會起的更早。可能這就是潛意識裡對不用幹活快樂的最直接反饋8⃣️

⏰ 關於早起的動力

當然是為了養成早睡早起強身健體優秀作息想要自律變得優秀爭做當代最閃亮的斜槓青年咯

(呸!)

畢竟每天早上八點前都要在微信群打卡呢,沒想到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