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史學家研究《隆中對》認為是龐統出的。諸葛亮借用。北伐違反《隆中對》嗎?

愛車山族


《隆中對》究竟是誰提出的,並沒有想象得那麼重要。因為《隆中對》的核心思想,其實就是荊襄、江東一帶有識之士的共識。

我們不妨先來看看孫權與魯肅初次相會時,兩人的一番精彩晤談吧:

權即見肅,與語甚悅之。眾賓罷退,肅亦辭出,乃獨引肅還,合榻對飲。因密議曰:“今漢室傾危,四方雲擾,孤承父兄餘業,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顧,何以佐之?”肅對曰:“昔高帝區區欲尊事義帝而不獲者,以項羽為害也。今之曹操,猶昔項羽,將軍何由得為桓文乎?肅竊料之,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規模如此,亦自無嫌。何者?北方誠多務也。因其多務,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

——《 三國志·吳書·周瑜魯肅呂蒙傳》

劃重點:“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孫魯對談簡直就是草廬對談的翻版!眼睛也是盯著荊襄,企圖搶先佔為己有,然後與北方爭衡。

再看甘寧投奔孫吳後是如何向孫權獻策的:

寧已觀劉表,慮既不遠,兒子又劣,非能承業傳基者也。至尊當早規之,不可後操。圖之之計,宜先取黃祖。……(中略)至尊今往,其破可必。一破祖軍,鼓行而西,西據楚關,大勢彌廣,即可漸規巴蜀。

——《三國志·吳書·甘寧傳》

以上隨手所舉數例足以證明《隆中對》中的戰略思想對於江表眾多英豪而言,實際上是“英雄所見略同”,並非諸葛亮的獨得之見。如果說大名鼎鼎的“鳳雛”龐統亦有此見,那麼又有什麼可大驚小怪的呢?問題的關鍵不在構想,而在於誰能夠抓住有利時機,果斷行動,把紙面的規劃變成現實的成果。

至於北伐當然沒有在根本上違背《隆中對》,因為蜀漢政權的合法性就在於它所宣示的“復興漢室,還於舊都”。放棄北伐,偏安一隅,它的大義名分也就喪失殆盡了。只是諸葛亮時運不濟,當他開始北伐時,他當年所規劃的跨有荊益二州,兩路夾擊的戰略計劃,早已因荊州的丟失而完全落空。換而言之,北伐是在相當不利的情況下實施的,這也就預示了北伐最終失敗的命運。


環球覽勝


諸葛亮百無一用,《隆中對》不論理論與實踐,都是失敗的。

第一,曹劉孫三家,劉備兵力最弱,荊益分兵致使劉備更弱,取敗之道;諸葛亮設想的兩路北伐,是書生臆想,結局是首尾不顧,關羽人死地失。

第二,荊州為吳魏夾擊,沒有戰略縱深,加上關羽剛愎自用,焉能不敗!

第三,曹操平定北方後,南下與孫權必有一戰。劉備應該隔岸觀火,坐收漁利,同時進取漢中。得手後,上可取隴西以建立強大的騎兵軍團,這是統一天下前提條件;下可得益州,以建立根據地。

第四,諸葛亮六出祁山,在絕無勝算的前提下,勞師襲遠,窮兵黷武,耗盡蜀國民力民心,實為蜀國敗亡的罪魁禍首。

第五,諸葛亮害劉封、李嚴、魏延、廖立(隆中對已經害了關羽),自領益州牧架空劉禪,已經篡國。


張鐵軍158


這個問題,估計回答了,也沒有多少閱讀量。很可能是費力不討好。但我還是想回答一下。

說有些歷史家研究以為《隆中對》是諸葛亮抄襲龐統的。

不知是哪位歷史家?

不論他是哪位歷史家,我負責任地直接說,他都是在放屁!

因為在有關史籍上,沒有一點兒關於這方面的記載。二千年來,也沒有一個認真的歷史家否定《隆中對》是諸葛亮的作品。

其次,北伐違反《隆中對》嗎?

可以說,基本沒有違反。但部分有所改變。

諸葛亮在《隆中對》中,設想在建立蜀漢政權後,內修政治,外接東吳,平定南方,之後,在天下有變時,從荊州和關中兩路出兵,奪取中原。

應該客觀地說,如果諸葛亮的《隆中對》能夠得到切實圓滿執行,那麼,蜀漢是有可能統一天下的。

但是,在蜀漢剛剛建立,還一點兒都沒鞏固的情況下,關羽就貿然出兵伐魏,丟了荊州。

緊接著,劉備為給關羽報仇,不顧諸葛亮的再三攔阻,傾全國兵力伐吳,結果大敗。

至此,可以說,把諸葛亮的《隆中對》的戰略規劃,完全打破了。

在蜀漢,諸葛亮管不了關羽,更管不了劉備。對這哥兒倆的任性的作為,諸葛亮只能長嘆而已。

劉備死後,蜀漢開始走下坡路。諸葛亮辛勤工作,收拾了爛攤子。儘管希望渺茫,但他北伐之志未泯。

本來,蜀漢北伐,以荊州為起點最好,可以直出宛、洛,搗曹魏心窩。但荊州丟失後,諸葛亮北伐,只有從漢中仰攻關中一條路了。這是一條千曲百折,困難重重之路。但諸葛亮還是咬著牙走了,直至生命的最後一息。

餘下,我就不想再說什麼了。

千秋功罪,任人評說。

歡迎點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