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不到回应的感情应该放手吗?

sgill-理


感情没有什么应该与不应该,因为放手是为了更好的牵手,但是你,正好相反!

  • 若你说“应该坚持”吗,我倒觉得你可以放手了。因为我相相信你很冷静,对情感很虔诚。如此直接提出“放手”,倒显得浮躁了些。


  • 其实这是一个相当简洁的问题,却又是一个极为残酷的问题。人性情感的付出终究还是在“舍与得”之间徘徊,在我看来,你更多在乎的是舍心。若你真要绝尘而去,何必取得众人的支持?

佛说,夫妻缘是前世五百年修行才换来今生的相逢;若成为夫妻,是要透过今生来了去前世累积的纠缠。



人世间的感情哪有什么的“上天注定,天造地设”,婚姻从来就是维持相对平衡的状态罢了。在你没有付出得足够之前,小心翼翼地言及“放手” 。一别永生,你承受不起!为爱,低头不及尘埃里,你又如何肯定自己的付出是赊了一辈子的情债。

情感的天平上,从来没有“你来我往,礼尚往来”的平衡,或静或动,或左右摇摆,或上下浮沉,你一定要学会适应。

“得不到回应的”?在你没有付出将心寄明月般的爱,即便你登高望远,又怎能看得见远方的那个人?我不敢说心灵距离遥隔了上帝感应,遥隔了爱情萌动,但它确实遥隔了互诉衷肠。



想想“烽火连三月”的煎熬与孤独,想想“开君万里书”的庆幸与惊喜,你又能拿什么等待时光变老,又能拿什么去酬信红尘?

其实,“我”也如“你”,什么都没有做,一味地寻找那个“你”。结果 ,只在时空里焦灼了自己,荒芜了心灵。

太在意因果,太在意在时光里寻找自己的爱情归宿。南国的红豆已经种下,春风已经绿了,它究竟能发几枝?“我”苦苦地追问,苦苦地叩问土地。想那苍天作证,想那月影作伴,孤独的罗衣湿了一襟又一襟。



终究还是太累了,疲倦得连昨夜与黎明都分不清,谁给予谁的黑夜,谁给予谁的光明?“我”盼着“你”的晨曦,“你”幻想着“我”的拥抱。如此沉默的苦,“我”该如何消食,在深夜里梨花带雨。

放手吧,“我”怕负了君心;放手吧,“你”怕辜了妾意。

谁能给“我”一个深夜的拥抱,兴许“我”能赎给“你”终身。既然如此难以抉择,那就等等吧。或许爱能多一点点,深一点点,不言自尊与否 ,“我”把“我”最后的诚意化作篇篇笺墨,托鸿雁于“你”:“你”若不弃,“我”便不离,“你”若踟躇,“我”便等“你”。



爱,究竟是信了谁的签,“我”抽了一支,不巧是你;可是“你”默不作声,“我”便当禅意解。

在昏黄点点的灯火中等,“我”等那个良辰!等“你”的遥寄万里,等“你”的纵马驰骋。

说是那“放手”,其实那是多少孤独凝结的心冷,与其说是放手,倒更像自己在“你”的情路里再送自己一程。

“我”可听见三千里外胡杨的风儿,“你”可叩响关外的门?兴许近了,“我”索信断了世人的劝解,单单守在寒凉的床头,看月影流泻,看梧桐空眠,风分明还在,夜色却已阑珊。

多么想“你”就是那儿晴空的婵娟 ,哪怕隔着天与地,隔着千千万万里归途,好过“我”的眼里只有“你”,“你”的眼里却有芸芸众生。


一夜夜的疏月,消弥了“我”的年华,等得没有了脾气,“你”可知晓?也许,似乎已经多言,将“我”的心思和盘托出,只为守住当初的多看“你”的一眼。

“我”害怕这一冲动误了终生,害怕这一冲动沉淀了青春------迷失了当初的少年。



  • 问者,你是否亦如“我”,不如“我们”心灵做伴,默默各相许,你寻你的如意,“我”寻“我”的欢喜,如何?

不妨,再等等!


悠悠岁月CK


既得不到回应,那何来感情?

既已没有感情,不放手意欲何为?

若单相思……

回家喝杯酒睡一觉,做个好梦就得。


山雨欲来风满楼2020


得不到回应的感情只能说明缘分太浅,爱一个人是彼此珍惜,而不是拿热脸去贴冷屁股,一厢情愿的感情还不如早点放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