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教师发飙,和师德没关系,答案在这里

有的教师发飙,和师德没关系,答案在这里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压力越来越大,焦虑成为这个时代人们共同特征。教师的情绪管理,应该成为现代教师关注的重点。做一名好老师,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还要健康的心理。

通过我的观察,很多家校矛盾、师生矛盾的产生,并非与教师的道德素质有关,很多事情的根源,往往在于情绪的控制不当造成的。三言两语就引起误解从而引发家长不满,情绪激动“动”了学生引起对学生伤害。而很多事情,都是很细小的事情,完全可以避免矛盾升级。

有的教师发飙,和师德没关系,答案在这里

情绪调控自然需要方法,但是在方法之上的,是要形成正确的认识:

第一,和谐的环境营造。再美好的教育要付诸实践,变成教育效果,都要考虑和谐环境的营造。而现实中,往往过于追求最终的效果,忽视了人际关系的建立,有的对学生简单粗暴,有的无视家长的需求,结果造成关系紧张。有的老师认为,我一心为了学生学习好,没有想到居然得到学生和家长的仇视,遭到投诉。有的老师说,就是我的孩子我也会这样教育。良好的环境在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只关注自己的情绪而忽视别人的感受,就容易变成一团糟。

第二,树立开放的心态。人际关系不是做数学题,在原则之下,应该有多元的需求。每个人对教育的理解是不同的,大一统的僵化观点是不可取的,更不可把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强加在别人的身上。要允许学生自由的选择,更要尊重家长的教育方式。正因为不同,教育才丰富多彩,才会培养各具特色的人才。这是时代对于教育的挑战,需要教师形成开放的教育理念,吸取不同的教育智慧,求同存异,凝聚各种力量促进学生成长。

也许,有的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方法是落后的,是与时代发展极为不一致的,我们可以善意提出,毕竟,家长才是监护人。作为教师尽心即可,不可过于执拗去改变家长。

有的教师发飙,和师德没关系,答案在这里

第三,要有对美好教育的执着追求。做教师就要做一名好老师。好老师就是对学生好,让学生成人,为国家培育人才。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容易,有困难与问题是正常的。面对困难与问题,应该成为我们发展的动力。教师要有对教育的执着追求,对困难与问题反复观察与研究,不断实践与探索。要把研究的过程当成提升专业水平的过程,把问题变为我们的经验与财富。用研究去面对工作,更多的困难与问题都不再成为焦虑,更不会成为不良情绪失控的触点。人生因为梦想而会变得更加美好,教育因为追求更具幸福。

作者:孙仕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