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白為何烏雞湯屬於“大補”?現代營養學給出答案,不妨瞭解下

不明白為何吃烏雞屬於“大補”?現代營養學給出了答案,不妨瞭解下

在我們的記憶當中,燉雞湯比吃炒雞肉更滋補身體,而同樣是雞肉,散養的土雞比籠養的飼料雞更補,在散養的雞類中又以烏骨雞為最佳。根據傳統醫學的理論,講得非常玄幻,相信很多人只知道能滋補身體,卻不明白其中的原理。而現代營養學則更加通俗易懂地詮釋了這一點。


不明白為何烏雞湯屬於“大補”?現代營養學給出答案,不妨瞭解下


現代營養學將人體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分為了7類,分別是:

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細胞組織構成的基礎物質,同時也參與人體的能量代謝,是人體修復健康的必不可少的物質,在人體中除了水以外,含量最高。

脂肪:也是構成人體組織細胞的基礎物質之一,同時還參與到多重能量代謝。

糖類:是人體活動最為重要的能量來源。


不明白為何烏雞湯屬於“大補”?現代營養學給出答案,不妨瞭解下


蛋白質、脂肪以及糖類合稱為“三大”營養素,是維持生活的基礎物質,在人體內,在一定條件下“三大”營養素可以互相轉換,以滿足人體的生命活動需求。

此外還有維生素、纖維素(膳食纖維),礦物質(無機鹽)以及水。七類營養素保持合理均衡,共同維護人體生命活動以及身體健康。如果某一種物質缺乏或者是攝入過多,都會導致人體健康出現狀況。


不明白為何烏雞湯屬於“大補”?現代營養學給出答案,不妨瞭解下


為何煲雞湯比爆炒雞肉更滋補?

單從雞肉來說,所含有的營養物質還是一定,然而不同的烹飪方式對其營養價值的保護不同,同時人體的吸收利用率也不一樣。相比之下,用雞肉煲湯,更不容易導致營養的流失,而且還能將更多營養素直接溶解於湯水之中,更加有利於人體吸收。所以,一般在照顧病人的時候,由於身體虛弱,吸收功能不好,我們大多會選擇用肌肉來煲湯,對人體健康更加有利。


不明白為何烏雞湯屬於“大補”?現代營養學給出答案,不妨瞭解下


為何散養的雞肉比籠養的雞肉營養價值更高?

雞屬於雜食性動物,以各種穀物、蔬菜或青草、以及一些昆蟲以及蛙類為食。一般來說食物越是多樣性,其肉質中各種營養素就更加豐富。顯然,散養的雞就有更多的優勢。

再就是,自然狀態下生長的雞,需要經過更長的生長週期,不僅口感更好,事實上肉質也更高,更加符合人體健康需求。而籠養的雞除了脂肪更多之外,其他並無優勢。而且還很有可能含有一些刺激生長的激素成分。所以,現在土雞比較受歡迎,當然價格也更高。


不明白為何烏雞湯屬於“大補”?現代營養學給出答案,不妨瞭解下


自然散養的烏骨雞為何比其他雞類更滋補?

首先我們來講雞肉,屬於“白肉”。因為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以及各種礦物質等比其他肉類都有優勢;從人體吸收的角度來說,比如紅肉更容易被吸收利用,因此被視為滋補的佳品。

在我們的食物中一般有這一個規律,就是顏色越深的食物,其營養價值也就更高。比如黑豆、黑芝麻、藍莓、黑莓等等。在雞肉類當中,當然就要數烏雞營養價值更高。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我們要在土雞與籠養的烏骨雞之間選擇,我個人建議還是要選散養的土雞為好。因為“催熟”的雞肉,生長時間不足,營養素是不全面的。


不明白為何烏雞湯屬於“大補”?現代營養學給出答案,不妨瞭解下


在我們傳統的飲食文化中,一般坐月子大多都是用土雞來煲湯,當然有條件的可以選擇“土養”的烏雞來煲湯最好。是因為此時的女性身體比較虛弱,身體急需修復,因此需要消耗大量的蛋白質,以及各種豐富礦物質,土雞肉這方面的營養是非常豐富的,自然就是最好的選擇。事實上,除了土雞肉,多吃些魚類也是非常不錯的。主要是考慮到產婦身體比虛弱,這些食物更加容易被人體接受,吸收利用率更高。


不明白為何烏雞湯屬於“大補”?現代營養學給出答案,不妨瞭解下


好了,關於烏骨雞為何更滋補,今天就分享到這裡了,不知道您是否已經瞭解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