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地用中藥調理身體?醫生:切忌刻意地「大補」

從中醫的角度上來看,腎臟是很重要的臟器,它的主要的功能是三大方面:一是腎臟是主精氣,精氣是“先天之本”,所以腎臟好不好,它是跟先天有很大的關係;第二個腎臟是主骨,骨頭髮育這方面,如果腎氣很充足發育就很正常;第三個方面,腎臟跟人體關係最密切的是腎臟主水的功能,人體的一切水的代謝都是跟腎臟有關係,這也是目前臨床上比較關注的方面。對此,家庭醫生在線特別邀請廣東省中醫院腎內科主任包崑主任醫師,詳談中醫藥在腎臟的保健調養方面的作用。

如何正確地用中藥調理身體?醫生:切忌刻意地“大補”

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中藥調理身體、養腎健腎嗎? 專家給出幾個建議

在中藥養生、健腎藥物,使用過程中主張是“平補”,就不要刻意地去“大補”,對腎臟病要避免燥熱的補品,所以在臨床上主張對腎臟補充,要根據氣虛、陰虛、陽虛,選擇比較平和的中藥材。

比如氣虛的,腎氣虛的這些病人,可以選擇黃芪、白朮藥材去平補;對陽虛的這些病人,可以使用菟絲子、淫羊藿這一類的藥物去補充;對於腎陰虛的病人,可以用女貞子。總之,清淡地補充,不要刻意地去大補。

如何正確地用中藥調理身體?醫生:切忌刻意地“大補”

在使用中藥材來作為日常保健時,要注意一些什麼事項?對此,包崑主任醫師提醒道,使用中藥材要根據病人的體質,腎臟具體的狀況,選擇合理的中藥材。在使用過程中,主張還是以清補為主,不要選用燥熱的、太過寒涼的這些藥物,也不主張一路地補下去,在補的過程中要根據病人的具體體質情況,不同的階段選擇不同的藥物去飲食調理。

如何正確地用中藥調理身體?醫生:切忌刻意地“大補”

對於腎病的患者,日常飲食中應該注意一些什麼?

包崑主任醫師表示,腎臟病因為範圍非常廣,所以在飲食總的控制上面,可以根據具體腎功能的情況,根據他的水腫情況,來做適當的調整。一般在單純的蛋白尿病人、水腫的病人,應該以低鹽、清淡飲食為主,不要吃得太鹹,包括鹹菜、醬油、醃製品,這一類的東西它鹽分都很多,會加重水腫。

如果腎功能有損害,腎臟功能下降、衰竭,這個時候就不光需要低鹽飲食,還需要低蛋白飲食,不要吃太多肉類的東西,也不能喝老火湯。

腎臟病的總體飲食,應該根據他的病情的不同階段具體去對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