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幸福感,房子排第一

创作:|湾区买房小咖|





吃瓜的“无房”观众,是否也感觉到幸福感的内在感受了?

房子对幸福感,很重要!

今日看了一篇社科院发26日发布的报告《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9)》,里面提到,收入和就业是最影响幸福感,其中住房在一线城市中,这压力是显著高于其他地区。从这份报告来看,一线城市的住房的压力是排在各要素的第一位,住房压力是高于收入、就业压力等。而房子,也是最影响幸福感的重要要素。当然了,收入和就业,都是居民非常关注的,也是幸福感获取的源动力。


社科院这个调查的内容显示数据,“我国一线城市男性在住房、收入、赡养老人、子女教育、就业压力上显著高于其他地区”

,个人月收入7000元及以下的在一线城市将承受较大压力。此外,收入和就业是影响幸福感的两个最重要的压力。社科院报告称,应重点关注一线城市个体,尤其是男性的压力,收入、婚恋、就业、物价等是应特别注意排解的压力源。


按照这个分析,7000元以下的男性在一线城市过得不自在了。其中提到,一线城市的男性,住房的压力是显著高于其他地区,排在“住房、收入、赡养老人、子女教育、就业压力”五大项目的首要位置。社科院也指出,要注意排解的压力源。


影响幸福感,房子排第一


▲ 今年的社科院心态研究,住房依然一线城市的第一位压力


特别看了近几年社科院的社会心态蓝皮书,每一年社会的心态几乎和两个字有关系,就是“房子”。房子,是影响社会幸福感、社会焦虑、阶层认同感、职业公信力的重要要素。


影响幸福感,房子排第一

▲ 今年的社科院心态研究报告(来源社科院)


曾经有个概念,住多大的房子最有幸福感?有人说人均50平方,有人说是人均30平方,有人说是“三口”之家的房子,如88-100平方等。但一门幸福学认为,人们到底是不是幸福,与纯粹占有多少无关,而是一种在比较中产生的感觉。有两类比较可以给人们带来幸福感:一种是时间性的比较,一种是社会性的比较。


户型的需求也在变化。有一个统计数据显示,深圳近几年特别是新房住宅,成交平均面积户型是88-95平方左右,整体的集中推出户型集中在这些面积。不过从2019年的数据来看,深圳新盘大户型也不少,估计从144平下这个普住概念标准下,100-110平方的户型会增多。而改善人群的增多,三居有可能替代当下的二居时代,深圳的购买力也不是一般的小。按照上半年的统计,新房套均成交价为519万,二手房套均价为495万。




01 住房是北上广深最大生活重要压力源之一!


“房子”依然是2019年中国人社会心态压力的重要影响要素,更加也是影响幸福感。


按照2019年的数据,北上广深最大生活压力源从高到低分别是:


物价、交通、收入、住房、教育、医疗、赡养老人、健康。住房成为北上广深最大生活压力源之一。


按照2019年的数据,80后的抑郁、焦虑、压力最大,其次才是70后。


2018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浮躁已成为一种流行的社会情绪,当时的数据显示社会焦虑常表现在如:社会生存和发展焦虑,仍有不少人被住房、教育、医疗、就业、消费等生存问题困扰。去年就说明住房成为一种社会焦虑的表现常态。2018年的数据就显示,超过四成的受访者表示住房、子女教育和物价是现阶段是当前生活的主要压力来源,物价、医疗、租住房屋、子女教育等民生问题与公众利益直接相关。


影响幸福感,房子排第一


▲ 社科院2018年社会心态数据就指出,住房是社会压力感中压力排第一(来源社科院)


2017年则调查社会阶层认同感,而这认同感取决于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越高,从事声望较高的职业,有自有住房,居住社区条件好。


2016年的调查职业公信力问题,人们选择最信任的通常是家人,其次是好朋友,同学或同事、教师、自己认识的人和邻居,然后是医生、警察、法官、律师、农民工等。而居民感到生活压力最大的是经济问题。


2014年的社会心态就体现一个数据,住房对于个体在不同领域的负向情绪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

住房问题成为社会外部压力源中最能影响人们在不同领域的情绪体验。




02 今年月收入七千以下的群体,很焦虑!


记得去年还是5000-7000元为获取幸福感最低,今年直接7000元下。


按照这份数据显示,在个体月收入方面,其分水岭则在5001—7000元和7001—1万元之间,月收入在7000元以下的个体,其心理健康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得分均低于收入在7000元以上的个体。7000元月收入的群体,心态健康程度和消极方面的得分都低。


对比一下,粤港澳大湾区,工资其实不低。


按照今年4月9日智联招聘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及人才流动报告》显示,粤港澳大湾区处于人才净流入状态,其中民营企业人才需求最旺。此外,粤港澳大湾区总体平均薪酬为9227元/月,在全国城市群中排名第三。


大湾区的工资仅次于京津冀和长三角。而可喜的是深圳,粤港澳大湾区广东9市中,深圳和广州作为两大核心城市,担当着人才流动中心的角色,从外界流入湾区的人才有40.39%都流向深圳,31.42%流向广州,两者占到7成以上。深圳吸纳了40%的大湾区人才。


影响幸福感,房子排第一

▲ 城市群的薪酬数据(来源智联)


其中,惠州、东莞与深圳流动紧密,流向深圳的人才分别占其流向整个湾区的23.04%、22.12%;佛山、中山、江门、肇庆等市与广州流动频繁,流向广州的人才分别占其流向整个湾区的24.25%、16.14%、19.24%、24.47%;香港、澳门的人才在湾区内部流动中除本地外也更青睐深圳和广州。


▲ 大湾区城市群的人才流动(来源智联)


大湾区的平均薪酬也非常高,按照统计的数据,从11个城市来看,各地的平均薪酬排序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大体吻合。经济最发达的香港平均薪酬领跑湾区,为23745元/月。澳门和深圳处于第二梯队,平均薪酬均在1万元/月以上。其他城市平均薪酬在8000-9000元/月的区间内浮动。


影响幸福感,房子排第一

▲ 大湾区城市群的工资数据(来源智联)




03 今年90后心态最积极,买房也积极!


今年的社会心态报告明确指出一个亮点,就是“90后”心态最积极。



▲ 今年的社会心态 按不同年龄段(来源社科院)


按照2019这份报告提到,在2019年中国人的心态分析总结方面指出,东北地区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一线城市和三线城市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好。年龄段方面,70后和80后心理健康消极方面得分较高,90后心态最为积极。


记得一个段子,一个91年的单身女孩说:“买房、生活是刚需。恋爱、婚姻靠佛缘。”越来越多的单身女孩想在30岁前给自己买房。


一组统计数据,2015年到2017年,上海女性买房占比从24.6%增长到33.2%。28-30岁是女性买房的高峰。90后女性,买房的比例从3.7%涨到了13.3%。


广州2018年的一份数据显示,80后、90后等年轻人的置业需求,逐渐成为广州楼市的成交主力。90后买家的购房占比大幅升至20%。预计一两年后,90后购房占比将超越70后,成为楼市成交的第二主力。90后买家占购房市场比例,从2013年的4%大幅升至2018年的 20%,增长速度相当明显。到2018年70后买家的购房占比下降到只有2成。而近六年广州一二手楼市的买房群体当中,80后一直占据成交主力位置,在广州一手房中40%买家是80后,二手房中近50%人群是80后买家。


2018年11月中原地产发布一份《27万条大湾区买房数据》显示,30岁下买房就是90后,基本近20%的比例,30-41岁则基本覆盖40%。90后买房积极性也很高。数显显示,深圳人最喜欢买深莞惠,平均36.5岁买房。特别在2016-2018年期间,大湾区以31-40岁为核心的中青年男性高管群体偏多,2016年湾区客户平均年龄36岁,2018年1-4月为36.5岁。湾区客户购房投资占比从34%下跌至30%,自住需求占比从56%上升至59%,在上升至64%。广东省内客户中,深圳客户占比最高,达55%。其中,在深圳本地购房占比最高,达48%,其次是惠州(38%),再次是东莞。


在2018年贝壳一份数据显示,2018年购房者平均年龄为29.5岁,90后近20%的比例,基本是90后提升快,总体房价收入比为7.1。对比全球各地,中国人的买房平均年龄更为年轻化,这也是我国楼市相对活跃的重要原因之一。

到了2019年10月18日,贝壳研究院也发布了一份《粤港澳大湾区房地产市场白皮书》,这份最新的数据就显示,2019年上半年深圳及广州购房者的平均年龄为33岁,低于京津沪三城37岁以上的水平,购房年龄在今年呈更年轻化。



影响幸福感,房子排第一


▲ 城市群的人均住房面积(来源贝壳)


当时数据显示,深圳月供收入比达90%,居民杠杆率高达82.3%,房者平均贷款成数59%,远高于其他一线城市。按照测算,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房地产市场的交易规模预计约为3.7万亿,占全国总体GMV的15%。白皮书数据显示,大湾区购房群体中有64.5%为非粤籍(原户籍口径),其中湖南、湖北、江西、河南籍占比较多;深莞惠三个城市的购房者中广东原籍占比不足3成,深圳仅为20.8%,为大湾区最低;平均买房年龄为34岁,2019年上半年深圳及广州购房者的平均年龄为33岁,低于京津沪三城37岁以上的水平,年轻购房越来越多。数据也特别提出,2019年大湾区购房人群2/3为外来人口。


影响幸福感,房子排第一


▲ 大湾区的购房年龄(来源贝壳)


数据还提到大湾区的购房额,预计2025年,大湾区的新房约1.5万亿(占全国新房交易的12%),平均每年增加600亿;二手房约2.2万亿(占全国二手交易的18%),平均每年增加1300亿。


影响幸福感,房子排第一


影响幸福感,房子排第一


▲ 预计大湾区住房成交市场额龄(来源贝壳)


看着这些数据,你有何感慨呢?

你的2019年社会心态是怎样的呢?如果房子是幸福感的重要要素,按照贝壳今年10月的这份数据,大量人口涌入使得大湾区住房缺口扩大,整体住房自有率远低于全国平均,11城中有8城住房自有率低于60%,近3500万人无自有住房。


足足是3500万人无自有住房,没房,幸福感又何来,如何有房?那将又是另个话题了。


有房子,幸福感不被鄙视,没房子,幸福感仅存在心里上小幸福。幸福和房子,关系实在太密切。




|“湾区买房”公众号,湾区追梦,捕捉价值,做您贴心的买房小行家!欢迎热心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