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工會百萬職工消費扶貧行動”五大顯著優勢 推進“省內大循環”經濟的形成和發展

本報訊 今年以來,省總工會探索構建陝西新時代工農聯盟扶貧長效機制,已推動各級工會採購消費扶貧產品28569萬元,先後得到省委省政府和全國總工會的充分肯定。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總工會主席郭大為多次強調,要充分發揮工會政治、組織、制度、資源、群眾“五大優勢”,助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在關鍵時刻工人兄弟扶農民朋友一把,把消費扶貧推向縱深,讓職工受益,貧困群眾增收。

省總工會黨組成員、副主席張劍在日前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的“消費扶貧助力脫貧攻堅”首場專題新聞發佈會上表示,開展“百萬職工消費扶貧行動”,主要從經費落實、產品供應、政策支持、價格優勢、思想引領等五個方面提供有力保障,是探索實現消費扶貧常態化、可持續發展,建立消費扶貧長效機制的重大實踐和舉措。

那麼,“陝西工會百萬職工消費扶貧行動”到底有什麼優勢?

張劍將此歸納總結為以下五個方面:一是出臺工會經費相關政策,打好消費扶貧常態化、長效化的基礎。去年底,省總工會對《陝西省基層工會經費收支管理辦法實施細則》進行修訂,從經費政策上為全省各級工會持續開展消費扶貧提供了保障。目前全省809.73萬實名制會員、14.01萬個工會組織,如果省總將全省各基層工會零散採購的方式進行整合,持續開展消費扶貧,將極大地提升產業扶貧成效,鞏固脫貧成果。

二是構建工會扶貧產品供應鏈,做到產品供應有保障。根據《全國扶貧產品目錄》,建立動態化《全省工會消費扶貧產品推薦目錄》。將扶貧產品的採購、品控、包裝、配送工作委託省內國有大型農副產品龍頭企業統一負責,整合經過省市縣扶貧部門認定的農副產品,做到產品質量有保障、數量供應有保障、種類更豐富、價格相對優惠。

三是實現消費扶貧與建檔立卡貧困戶精準對接,確保提升帶貧有成效。對省市縣扶貧部門認定的扶貧產品供應商進行系統摸底,精準掌握每個扶貧企業(合作社)帶貧人數,根據帶貧人數設定相應的採購上限。一方面推動扶貧企業主動增加帶貧人數,一方面讓消費扶貧惠及更多扶貧企業,更加有效地帶動扶貧產業發展,最終形成推動企業發展、帶動產業扶貧、實現精準幫扶、幫助職工受益的良性循環。

四是運用工會特色展銷渠道和補貼政策,推動消費扶貧可持續發展。一方面,在陝西智慧工會平臺搭建陝西工會線上消費扶貧商城,打造全國領先的B2B、B2C多功能扶貧產品銷售公益性電商平臺,並通過“陝西工會”微信公眾號、秦小工APP開展工會消費扶貧廣告宣傳和產品推介。另一方面省總工會投入專項經費,同時向全省職工發放工會會員服務卡,通過綁定陝西銀聯“雲閃付”軟件、大型國有銀行卡,得到金融機構的市場化資金支持,用於對消費扶貧商城產品進行價格補貼,再加上龍頭企業集中採購競價,形成三重價格優勢,充分調動各級工會和廣大職工群眾參與消費扶貧的積極性,共同推進“省內大循環”經濟的形成和發展。

五是加強思想引領,通過工會消費扶貧凝聚社會向心力。工會選購的所有扶貧產品包裝上,都將體現工會思政元素,體現工會發放職工福利的特點。可通過二維碼、微信H5鏈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工人階級和工會工作的重要論述以及產品生產環境、生長過程等相關內容。在引領職工思想、宣傳工會工作的同時,又可推介美麗鄉村建設,推動職工省內鄉村遊、認購扶貧三分田、認植秦嶺一棵樹、勞模工匠扶貧一對一等活動開展,對下一步全省“鄉村振興”持續助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