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路:新乡道路界的传说

提起健康路,对于咱们新乡(点击蓝色字体进入链接查看详情)人来说,大概是江湖神话一般的存在。

因为在博大精深、浩瀚如烟的文辞中,始终没有一个统一、确切的词语能够概括出健康路在不同人心中的地位。

美食街、购物天堂、教育宝地、专业运动场、三甲医院……

具有六十多年历史的健康路,可谓是人人不可错过的打卡宝地。

变迁的岁月,不变的美食

在秋高气爽的九月初,我们在新乡人民公园(点击蓝字进入链接查看详情)西门,也是健康路的东尽头,一眼望去,两公里长的健康路因为热闹喧嚣、人流嘈杂而望不到路的西尽头——车站南街。这份独属于健康路的氛围,让无数新乡人为之痴狂几十年。

什么才是一个城市最深的烙印?答案:变迁的岁月,不变的美食。

健康路陪伴着不少老城区的新乡人成长,这里的美食小吃种类繁多,物美价廉。

位于健康路北侧的吊炉烧饼,毫不起眼的店铺、听起来也不高大上的名字,但我已经被身边无数朋友安利过n次了。

门前的玻璃柜里放着老板做好的几个吊炉烧饼。烧饼表面微微泛黄,外焦里嫩,色香味俱全。既有芝麻的清香,又有小麦的芳香。

老板告诉我,作为商丘人,之所人选择在新乡开一家烧饼店,主要是觉得新乡人好客热情,不排斥外来人。所以两年前他带着儿子来到健康路,而今已经开了一家分店了。老板还自豪的说道,许多来自延津(点击蓝字进入链接查看详情)、辉县(点击蓝字进入链接查看详情)、卫辉(点击蓝字进入链接查看详情)等周边县市区的食客,会专门带着家人来到这里,趁热乎吃上几个烧饼,完了还再买几十个带回去送给亲朋好友。

看到老板那双想到未来就有光的眼睛,我们有理由相信,将来他们一定会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给远方的家人一个安定而美好的未来。

一条老街,朝朝暮暮总是那么繁忙,不同的车轮声驶过,在街口的一隅,鸡蛋灌饼、杂粮煎饼、油酥烧饼,三个小摊位,个个都是有着十几二十多年的老字号,虽然都是饼类食品,但三位摊主在几尺见方的狭窄胡同口和谐共生,各自用着独家配方支撑起来的绝佳味道吸引着独属于自己的回头客。

周边的生活是安静的混杂,却又相安无事,几位摊主为生活奔波,而又乐观面对,一个城市的缩影,又何尝不是如此!

人大胡同熟肉,相信这是周边肉食爱好者的心头好。也是健康路上的一家招牌店。

菜品由三十余种对人体有益的中草药卤制而成。而且老板每天都会亲自去肉市挑选新鲜的食材,保证所有菜品都是干净卫生的。所以1998年创建以来的二十多年来,靠着一代代人的口碑而成为健康路上无数美食中的一棵常青树。

下班路上,捎带上一个脱骨肘子、两个大猪蹄,一家人的肉食就绰绰有余了。

当然除了这些,还有奶酪、擀面皮、奶茶、胡辣汤、包子、蒸饺、锅贴、烩面、羊肉汤、豆沫、朝鲜面、土豆粉、麻辣烫、肉夹馍、凉面、酸辣粉、黄焖鸡、泡馍、渔粉、螺蛳粉……

囿于篇幅,我们无法一一列举健康路的美食,只能说每天不重样的打卡一次,大概也得需要个把月吧。

与善人居 如入芝兰之室

古人云“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因而良好的人文环境历来是人们选择居住地的重要条件之一。

健康路上的育才幼儿园、育才小学可谓是一个金字招牌。让无数小伙伴无比羡慕这里的孩子,从出生起,就可以享受便捷、优质的教育(点击蓝字进入链接查看详情)资源,为孩子今后的锦绣人生,夯实了基础!

新乡育才幼儿园创建于1944年的抗日烽火中,其前身是冀鲁豫边区行署保育院,具有76年的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76年春华秋实,硕果累累,幼儿园已经从“马背上的摇篮”发展成为了河南省最具影响力的幼儿园之一。

而育才小学更是一所享誉牧野、闻名中原的现代化名校。学校创建于1950年,初名"平原省立育才学校",初期为平原省干部子女寄宿制学校,1953年改为"河南省育才小学",后又更名为新乡市健康路小学。

当年招生对象仅限于省、市直属机关县级干部子女,学生实行供给制,到1958年止。1979年与南干道小学合并,正式命名为"新乡市育才小学",1986年被确定为河南省首批重点学校。值得一提的是早在1985年育才小学就与美国堪萨斯州荆棘林小学结为对口姊妹学校。

我们来到健康路的时候,恰逢孩子开学第一天,孩子们已经被大人安全的送到了校区。校园边上的商铺里,总有几个孩子们感兴趣的玩具或文具摊子比邻开着,当然也少不了孩子爱吃的各类小吃。

小学上课的广播响过之后,健康路才开始静了下来,路上的人和车子也少了许多。坐在家里,可以听到操场上升国旗,奏唱国歌,以及教室里朗朗的读书声、唱歌声,体育课上的哨子声。我想,住在这里的人,等到老了以后,在阳台上看看健康路上忙碌的人流,听听孩子们的声音,应该不会感到孤独吧。

下午在孩子们上课以后,接送孙子的爷爷奶奶们,不像上午那样急着赶回家,忙着买菜、洗衣、搞卫生、做午饭,他们会在小区的围墙外,或者路边,摆上早就准备好的小桌椅,打打小牌或者与友人切磋下棋艺,边等着孙子放学一道回家。

在每天傍晚的余晖中,大手牵小手慢慢踱步回家的场景、背着书包的孩子吵闹着要吃零食、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溺爱地妥协着,还不忘教育孩子一句:这是最后一次了……这些都是健康路上最美的生活。

而又有多少住在路边的人,他们从自己孩提时代步入育才,又从这里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组成家庭,自己的孩子也像父辈一样,踏入了育才的大门……循而往复,一代又一代的“健康”人,在这里开始了人生最初的教育启蒙。

新乡最贵的小胖子

提到健康路,那就不得不提小胖。跟大胖相比,这里更接地气。物品种类更齐全、价格更实惠。

至于为啥叫小胖,新乡人有不同的看法,大胖大,小胖小?先生的是大胖、后生的是小胖?大胖胖、小胖瘦?

不管因为啥,大小胖已经是咱们新乡人最爱的两个胖子了。一个位于健康路东头人民公园西门一二百米的位置,一个就在健康路的中段,两个新乡人民最爱的大型商超,让健康路上的居民享受了家门口一站式购物的享受。

尤其是2007年小胖开张以来,新鲜的食材、甜美帅气的服务员、干净舒适的购物环境、售后无忧的保障,健康路上的人们又多了一个让人羡慕的理由。而今,更是与新都汇打通,让周边居民边走边逛、边逛边吃、边吃边玩……

就是紧急需要个啥东西,出门来到这里一准能买到。幸福感真的不是一点点……

其实除了小胖,这里无数个大小商超,真的是随便下个楼就能买到心仪的商品。

而老新乡们都知道,在健康路上原来有一个农业品贸易市场。在上个世纪,属于市区较大的农业品贸易市场之一。位于健康路西段。1982年建,1983年开市。原面积450平方米,在经营方式上采取批发零售。

经营的主要产品有蔬菜、干鲜果品。烟酒茶糖、肉类及熟制品、蛋类、鸡鸭、粉豆制品、水产、调料副食、粮油制品等。年销售额一度达到近千万元。后来随着城区的发展,农贸市场也让位于一个个林立起来的大型商超。

购物方式变了,场所变了,环境变了,但总有一些东西始终如一,比如童叟无欺的价值观、代代相传的好口碑。

医疗护体的安心路

健康路之所以叫健康路,就是因为市中心医院的原大门紧邻健康路。建于1949年的中心医院,在整个豫北地区都是赫赫有名的存在。初名平原省人民医院。曾名河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新乡地区人民医院。1986年易今名。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承担着新乡医学院(点击蓝字进入链接查看详情)、开封医专等大、中专医学院校学生实习、见习的任务。经过七十多年的不断发展,已成为豫北地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健康体检、康复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型三级甲等医院。

而位于荣校东路与东明大道交叉口西北角的中心医院东区医院预计年底即将投入使用。作为我市最大的民生工程,中心医院东区医院的投入使用将为我们新乡市民带来更全面更方便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除了中心医院,短短两公里的健康路上,还有着新乡县县直机关医院、新乡医学院眼科医院、曙光社区卫生服务站,甚至市卫计委也在这里,而就在健康路东头的人民公园东门口还有妇幼保健院,有这么多护体大神一般的医疗资源,健康路能不健康吗?

可以说,感冒发烧的小毛病,到社区医院分分钟就解决了。即使社区医院觉得问题严重,几家大型医院也不过几分钟的路程,所以健康路可谓是一条真真正正的安心路。

蓬勃的青春与暮年

健康路东头是人民公园西门,西边与解放路相交是体育场的东门。无论是公园还是体育场,在这里,都能看到老、壮、青、少、幼不同年龄段的人群。

如果喜欢热闹的娱乐项目,那么公园是绝佳去处。尤其是一些退休的老人,总会在固定的时间到公园西门表演自己团队新学的一首歌曲、戏剧,吸引不少市民围观喝彩。

而横跨过公园后的东门,则是咱们新乡体育场所界的杠把子——体育中心,这个带着承办省八运会的神圣使命、于1996年竣工的体育中心,曾一度是新乡人骄傲自豪的标志性建筑。是新乡市民休闲、运动、健身的一个好去处。

而健康路西头的体育场,每天下午四点左右,这个时候以学生和青壮年人群为主,他们大多刚下班下课,结束了一天的压力之后,不约而同地汇聚于此,本来互不相识,却因热爱篮球、足球等,彼此竟能默契配合,甚至成为朋友。篮球场上活跃着的矫健的身影,无关技术精湛否,身体强壮否,因为热爱运动,一股青春和活力的热浪在这里蓬勃。

六点以后,有生活规律的爷爷奶奶们已经吃完晚饭了,三两老友相邀至此,有说有笑地在体育场跑道上散着步,有的背着手谈天说地,有的杵着拐细细聆听,老朋友之间仿佛总有说不完的故事。

身体暖和起来了就到健身器材区打太极轮,漫步机上漫步,按摩机上按摩,扭腰器上扭腰,体育场里的这些老人身上,我们一点也看不到迟暮之年的衰败之气,相反,他们给年轻人演绎着夕阳无限好的人生之歌。

63年已过 未来仍可期

建于1957年的健康路,因河南省第三人民医院(现市中心医院)原大门临健康路,故名。为市区主要道路之一。西起车站南街,东至人民公园西门。全长2公里,宽26—40米,沥青路面,两侧遍植法国梧桐和杨树。

自西向东依次跨车站南街、自由路、解放路、胜利路、文化路。沿路两侧有货场、新乡铁路电务段、体育场、第一印刷厂、健康路市场、市中心医院、育オ小学、市税务局、卫生局、税务二分局、化工局、邮电所、新苑电影院,钟表厂等部门或单位。

不过后来随着新乡城市的东扩,市纪委、团市委、税务局等很多单位或者部门搬离了原来的位置,已经都迁往东区,只留下一些像政法胡同、人大胡同这样的名称和痕迹让后人念想。

新乡电务段

卫生局

新乡市不动产登记和交易中心

也有一些始终坚守在健康路,比如铁路电务段、卫生局、房管局等。

当然,也有一些场景已经永远地成为了历史。

比如新苑电影院,原来位于健康路东段路北,1984年建成,有1588个席位,这在当时算是规模比较大的影院之一了。

相比很多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之前的影院,新苑电影院是在其他电影院都纷纷关门之后还一直勉强维持经营的一家,但是到后来也是发展窘迫,营业额连电费也无力支付,尤其是下午场,基本上没有什么顾客了。后来那里发展成了名门娱乐广场。

63年,这里,是你们熟悉又陌生的健康路。

在人民路和金穗大道中间,活色生香了半个多世纪。和这座城市互相见证着变迁与成长。

在一次次的新与旧的抉择中,用吐故与纳新彰显一个未来可期的新乡城。


来源 @相约新乡 作者 李文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