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与袁世凯斗法,袁世凯甘拜下风,张作霖赢回东北

袁世凯当上大总统之后,外有帝国主义支持,内握北洋军阀权柄,志得意满,不可一世。此时,雄踞东北的"东北虎"张作霖深知袁世凯之锋芒不可挡,于是向袁世凯称臣,愿意"唯袁大总统之马首是瞻"。

张作霖与袁世凯斗法,袁世凯甘拜下风,张作霖赢回东北

(袁世凯)

张作霖称臣,是想让袁世凯承认他"东北王"的既有地位,可袁世凯是什么人物!袁世凯深知张作霖久在东北,树大根深,若现在不将他移出东北,另择他处,日后越做越大,恐难以制伏。于是袁世凯封张作霖为护军使,要他立即开赴蒙古,守卫边疆。

张作霖一听要把他调往蒙古,勃然大怒。东北是他的老家,是他的"龙兴之地",离开东北,就相当于孩子离开了娘,就相当于希腊神话中力大无比的安泰俄斯离开了大地。

张作霖毫不含糊,决定采用硬手段,硬刚袁世凯,他告诉袁世凯:"老子不去蒙古,老子要做奉天都督!"

张作霖真的没有去蒙古,袁世凯毫无办法。

张作霖与袁世凯斗法,袁世凯甘拜下风,张作霖赢回东北

(张作霖)

然而,张作霖也不是傻子,他知道袁世凯实力强大,如果袁一怒而发兵攻东三省,确实够自己喝一壶的。所以不能太过分,在强硬拒绝之后,张作霖又采用了"软"的一手。

张作霖找到老上司赵尔巽从侧面替他说话,这个赵尔巽,可不是一般人物,他曾是清末九大总督之首——东三省总督,资格老,又擅长揣度人心。赵尔巽找到袁世凯,从保护张作霖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收服张作霖的策略:以利收买

赵尔巽对袁世凯说:"张作霖那个大老粗啊!土匪出身,做任何事情利字当头。不过,利字当头也有它的好处啊!我们可以用利益收买他呀,这样的人,一收买一个准,到时候,他会死心塌地的跟着大总统的。"

袁世凯听了赵尔巽的话,有些心动了,但他想亲眼瞧瞧张作霖,看他是不是个可以收买的人?于是叫张作霖入京面见大总统。

张作霖与袁世凯斗法,袁世凯甘拜下风,张作霖赢回东北

(赵尔巽,前排左3)

这招可厉害了,相当于秦末之鸿门宴,又相当于1945年的重庆谈判,是刃尖上舔血的危险活。可是张作霖只是稍微犹豫了一下,就决定了:去!

其实张作霖早有谋划,成竹在胸,他做了明的和暗的两手准备。暗的准备是,他在京城托人找到袁世凯身边的人,大把大把的银子往人家怀里送,送得人家乐呵呵的,都愿意在袁世凯面前给他开脱,并通风报信。

明的准备就更奇葩了。张作霖一行到了北京后,就5个字:吃喝玩乐嫖。他们每次吃饭都是一大帮子人,招摇过市,到最好的酒店,吃最好的菜,喝得醉醺醺的。戏院,舞厅等娱乐场所是他们经常光顾的地方,而每当他们来到,就好像东北虎闯入了人群中,常常吓得其它人夺路而走。最让人鄙视的是,张作霖一行把北京著名的八大胡同的妓院都包了下来,整日在那厮混……

张作霖与袁世凯斗法,袁世凯甘拜下风,张作霖赢回东北

(笑面虎张作霖)

张作霖做这些,其实是想向外界表明,他们就是一群土匪加大老粗,讲的是吃、喝、玩、乐,享受人生,没什么野心,没什么远大理想,也不会韬光养晦。

等这些明面上的文章做足了,张作霖也得到了袁世凯的召见。

张作霖来到中南海的怀仁堂,看到大总统袁世凯威风凛凛地坐在堂上,目光如炬地看着他。张作霖心想,狗日的在老子面前耍威风,老子就成全你吧。

"咚"的一声,张作霖突然夸张的双膝跪下,不住地磕头,嘴里喊着:"见过袁大总统,见过袁大总统"……

由于当时已是民国,大总统召见属下,属下是不需要像清朝那样行跪拜礼的,拱拱手就行了。张作霖这么做,也是明面上的活,一来,他是把袁世凯当皇帝看,给足了袁世凯面子;二来,也表达了他对袁世凯的"惧怕"。这些,都是袁世凯所需要的,所以,让袁世凯心理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张作霖与袁世凯斗法,袁世凯甘拜下风,张作霖赢回东北

(影视剧中的袁世凯)

袁世凯见张作霖行如此大礼,立即起身,将张作霖扶起,然后,两人分宾主坐定,攀谈起来。

张作霖谈话也是一绝,逗得袁世凯哈哈大笑。袁世凯心情一好,便双手举起,啪啪二声,一位军士手捧一把军刀呈上。

袁世凯将军刀接过,郑重地呈给张作霖,说:"雨亭兄,以后东北就交给你啦!"

至此,张作霖才算闯过了袁世凯这一关,东北三省如愿落入张作霖囊中。

纵观张、袁斗智斗勇全过程,张作霖采取的"一硬一软,一暗一明"四种手段,当真高明之极。

张作霖与袁世凯斗法,袁世凯甘拜下风,张作霖赢回东北

(张作霖发怒)

而老奸巨猾的袁世凯,不一定看不出张作霖的手段,只是他看到了张作霖的手段,明白张不是好对付的人:你硬,他比你还硬;你软,他比你更软。所以你只能跟他玩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