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自卑」的相處之道

與「自卑」的相處之道

自卑是一種激勵,可導致個性的改善,但沉重的自卑感也可能是壓垮心志的稻草,使人心灰意冷。心理學家說,自卑本身並不可怕,關鍵是要懂得如何與之相處。

如果任由自卑和年齡一起增長,最終它將傲視你的人生;如果自卑只是一低頭,一回首,一反思,一斟酌,很多的錯誤說不定輕而易舉就躲開了。

01.自卑是什麼?

自卑的意思是低估自己的能力,覺得自己各方面不如人。自卑,可以說是一種性格上的缺陷。表現為對自己的能力、品質評價過低,同時可伴有一些特殊的情緒體現,諸如害羞、不安、內疚、憂鬱、失望等。

自卑是一種感受和體驗,同時也是一種信念和想法。自卑的人會堅定地認為:自己比不上別人,沒辦法對身邊的人與事物施加影響,所以,就自然而然地產生一種強烈的無力感和自責感,嚴重者甚至會產生內疚感,為周圍一切不順利的事情責備自己。

與此同時,自卑者還會表現得十分敏感,非常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很容易被負面的評價所困擾或者激怒。

02.自卑感從何而來?

自卑看似與生俱來,但其實與外在環境的關係更為密切。在個體的社會化過程當中,如果父母或者學校的教育方式充滿了打擊、諷刺、挖苦,那麼自卑幾乎在所難免。

另一種自卑,與突如其來的變故有關,比如說高考失利或者戀愛失敗等。

另有一種自卑,則是基於環境不適應而產生的,比如說高考狀元到了清華北大,如果不能及時對自己的心理狀態進行重新排列,過一段時間就有可能發現“自己什麼都不是”!

03.自卑的正負兩端

自卑本身是一個貶義詞,但其實從心理學的角度,自卑也是有正能量的。雖然自卑所帶來的負面體驗是痛苦的,但是自卑本身也是一種激勵,可以轉化為一種動力,促使個體更加完美。

但沉重的自卑感,不僅會使人意志消沉、心灰意懶,而且可能會引起抑鬱、酗酒、吸毒、自殘,甚至自殺。除此之外,從最近幾年媒體曝光的惡性事件來看,一個極端自卑的個體,有時候會做出極端報復-社會的行為。

自卑同磁場一樣,同時擁有正負兩端。自卑和自信一樣,都是有力量的,關鍵是怎麼引導和運用它。如果自卑的力量是向外的,自卑就有可能轉化為一種前進的動力。

比如說一個自卑者如果有了理想,常常為了不斷證明自己,並最終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就。反過來,如果自卑的力量是向內的,則會使得個體意志消沉,自怨自艾,自憐自愛。

04.如何克服自卑心理?

內在省察

要擺脫自卑的陰影和控制,必須適時自省,用積極的心理干預來對抗心魔。不拿他人作為對比對象,只和自己較勁;勇敢地承認自己的不足、面對自己的缺陷,相信只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就可以彌補、超越各種不足和缺陷;哪怕只是取得了一點點進步,也能夠慷慨地肯定和讚揚自己的努力和成長。

通過這樣的方式,自卑者將一點一滴地體驗到生命帶來的成長感、進步感以及自己對自己人生的把握感,將自卑轉換為前進的動力。

在自卑感來襲之時,你可以不斷地對自己說:自己是一切的根源,自己沒有了,世界就沒有了,所以要在意的只是自己,而不是他人的評價,要努力改變和能努力改變的只是自己,而不是他人!

外在修煉

其實,在心理治療的機制下,對抗自卑心理的招數有很多,其中最常見的是照鏡子,通過照鏡子欣賞自己,鼓勵自己。其次,是從身體姿勢入手,身體也可以影響心理。

以駝背為例,自信了背自然就挺直了,反過來挺直脊樑,也是一種自信的心理暗示。又比如說看人的方式,直視他人的眼睛,而不是側仰的39度角,也有助於傳遞自信的態度。除此之外,鍛鍊不僅可以強健體魄,也可以強健心智,其中尤以武術類更容易給人力量感。

克服自卑的努力,不該是閉門造車式的退隱修行,而是要在健康正常的人際關係中逐漸體會的,因為只有在與他人的正常交往中,才能體會到“自尊”帶來的愉快感受。

因此,多結交幾個欣賞自己的人,對於克服自卑往往會事半功倍。所以與其努力去迎合一個不欣賞自己的人,不如去尋找和珍惜那些欣賞自己的人,對自己好的人。

05.如何與自卑的人相處?

與自卑的人相處,可能會像踩到了沉穩的木板,也可能像踩到了硌腳的石頭,也有可能像是踩到了彈簧,並遭遇意想不到的反彈與衝擊。

在我們的身邊不乏自卑的個體,與自卑個體的相處之道必須把握以下幾個要點:首先要學會包容,其次要學會尊重,此外還要足夠真誠。因為自卑的人會有一個過度防守的心理機制,你對他好他可能會拒絕,你要包容他的拒絕。同時,由於自卑者敏感和缺乏安全感,所以不虛偽掩飾,更能獲得自卑者的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