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医护人员这么累这么辛苦,是不是工资应该比平时高?

马雨霞医生


疫情期间,医护人员的工资高于平常,这很正常,也可以理解。我估计没人提出异议。

我是一名参加过对越自卫还击战的老兵。那时没有提高津贴一说,但政治待遇不错,全国各地均寄来了慰问信和物资。当时,我们的口号是“牺牲我一个,幸福十亿人”。想想曾经燃烧的激情岁月,我一辈子都不后悔。

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岁月静好,而是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就像这次的疫情,如果没有千千万万的医务人员的挺身而出,逆行而上,就不会有今天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局面。

抗击疫情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冲锋在前,随时有感染牺牲的可能。为了肩负的使命和职责,明知有风险,尽管心里也害怕,还得坚守在第一线。这种煎熬不是一般人能够忍受得了的,这种救死扶伤的精神不是人人都具备的,这种大爱无疆也不是个个愿意奉献的。所以,给予精神和物资奖励谁也不会眼红和羡慕嫉妒恨。

我始终认为,为了弘扬正能量,医务人员在疫情期间,包括以后一定要给予重点关照,绝不能让老实人干事又吃亏。


文清茶馆


我们按时间顺序从头说起。

1月30日,全国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国家卫健委发布消息:对于直接接触待排查病例或确诊病例,诊断、治疗、护理、医院感染控制、病例标本采集和病原检测等工作相关人员,每天300元补助。对于参加疫情防控的其他医务人员和防疫工作者,每天200元。

众所周知,全国所有医务工作者,完全是出于职业的使命感,根本就没有想过补助的事情,就算一分钱补助都没有,相信他们也是义无反顾冲往一线。

国内疫情日益好转,3月12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聚焦一线贯彻落实保护关心爱护医务人员措施的通知》。明确了所谓“一线医务工作人员”的认定标准,必须是“直接参与”且“与确诊或疑似病例直接接触”这两条都符合,才是一线才能发补助。

这个通知太苛刻了!意思就是,你哪怕24小时上班,不停地干活,接诊病人或者做实验做检验,只要你没有直接接触确诊或者疑似病例,就不算一线,就没有补助。

天啊!是不是有点过河拆桥、卸磨杀驴?

再说现在疫情还没结束,河还没过完呢!

这个通知一出,临床医生、社区医生、疾控医生疯了!

补助钱多少不重要,但是伤了医护人员的心!

基本上所有的医护人员,从过年前一直到3月份,2个月来都是加班加点工作,可她们中间很多人拿不到一分钱补助。

拿不到补助还是次要的。由于这2个月疫情,医院基本上都没有常规病人,所以很多人这2个月没有绩效,只能拿个基本工资,怎么养活一家老小?! 非原创,但写的很真实。全国大多数都是这个情况。


Lu小小0202


任何事情都必须有法可依,不是拍脑门的,很多人觉得所谓国家项目就可以不花钱,如果国家直接去工厂拉产品不给钱,企业干吗?

医护人员待遇适应劳动合同法,一线人员一般都是综合工时制,疫情期间,肯定会有大量加班,但这时属于紧急情况,不受劳动法中月加班时长上限的限制,但用人单位,也就是医院必须按照相关规定支付加班费及相应的补助,这是基础部分。另一部分,医护人员的辛苦,付出和对社会的贡献有目共睹,当地政府可以在薪资待遇之外额外批准予以补贴,奖励,经过合法的行政审批,有国家财政支出,这是可以的。再有,企业和社会公益团体,民间爱心人士的定向捐款,也可以作为奖励基金,经相关手续批准后发放给医务工作者。

总之,医务工作者在这段时间内舍生忘死,打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无论是主动请战还是身不由己,只要是在第一线参与救援的都是英雄,国家和社会用经济对他们的贡献进行肯定,是不为过的。但我们是法制国家,以前社会行为都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只要遵循流程,公开透明,奖励医务工作者和严格审批并不矛盾。

我不是医务工作者,也并不了解实际情况,只是站在客观角度分析,如果和现实情况有差异,以一线具体情况为准,向所有医务工作者致敬,也包括留守在后方,保障家乡人民基础医疗需求的医护人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