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別人向我們求助,我們有權利選擇幫或者不幫,可以嗎?

海雲海


是的,如果別人向我們求助,我們的確有選擇幫或者不幫的權利。

一般情況下,這是正確的,比如,別人突然向我借錢,我當然可以不借給他,為什麼要借給他呢,也沒有必要的理由必須借錢給他。而且,許多情況下就是這個道理。有時候,因為自己主動求助別人還時常會遭到被救助者的敲詐勒索,做了好事,遭到惡報。但是,作為一個社會層面上,雖然必須幫助別人沒有法律的規定,但是,有時候也存在道德上約束。

一個社會如果沒有正能量,被少數不良風氣所“綁架”,那這樣的社會是可悲的,是不會有前途的,人們的幸福生活是沒有指望的。因此,在遇到緊急情況時,如看到事故的發生、壞人作惡等情況時,我們出於道德層面,也要給予適當的幫助,諸如報警、呼救或者採取其它即不顯著增加自己的生命風險,又能對受害人有所幫助的措施等。





保持平常的心態


當然是可以的。在幫助別人之前要衡量自己是否有能力,自己的實力是否能有效的緩解別人的難處,還是給別人造成更大的困擾。最重要一點,需要幫助的人,是否值得去幫,如果他就是一個“扶不起的阿斗”,我想那就不要濫用同情心了。

在幫助人這件事上,許多時候我們很容易被道德綁架。若我們不幫助他人,似乎就是犯罪一般。會有很多人說你“沒有良心”。其實,這是不對的。我所理解的幫助,第一原則就是“自願”。這是我們的權利,我們有權利選擇幫或不幫。誰也沒有權利強迫你去幫助別人。

幫助別人是個技術活,既要看需要幫助是什麼樣的人,又要看需要幫助的內容。如果只是出人出力那還簡單些,能幫到的儘量幫一下,畢竟無私熱情幫助他人是我們的傳統美德。但如果是借錢而且是大筆的錢,那要慎重考慮了。如今很流行的一句話叫做“如果你想失去一段友誼,那就借錢給他吧”!

我老公是一個特別熱心喜歡幫助別人的人,我從他身上可以看到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他在幫助別人的時候,從來不計較得失,他的很多堅固的友誼也是這樣點滴累積起來的。

為別人留下一點餘地,也許留給自己的就是更寬廣的天地。不要吝嗇自己的幫助,對於別人可能這是救命稻草,而對你來說不過是舉手之勞。“人情有來去,一釐還一釐”,這是一句老話。有事多為別人著想,多體諒對方的難處。“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用真誠去對待別人,別人也會以禮回之。


梔子清風烈酒


有太多時刻,我們以為幫助別人,是一種施予。其實你並不知道,幫助別人,是一種收穫。收穫一份喜悅,收穫一份好心情,收穫一份難得的滿足和開心。

如果幫助一個人讓我們也有積極的一面,請儘量選擇幫助他人,選擇幫助或者不幫助我有一些想法:

  1. 懂得感恩的人!
  2. 善良的人
  3. 沒有惡習的人才值得幫助
  4. 個人能力強的人值得幫
  5. 目光長遠的人

做人千萬不要當個老好人難為自己,幫助別人要盡力而為就可以了,這世界上大部分的幫助都是有因有果的,很少有人會平白無助的想要幫助你,幫助你的也需要你的幫助。保持一顆善良的心,該幫助的人我們伸一把手,也是在幫助我們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