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詩人餘秀華?

無智青年


你好,我是眉畫張敞,我來說一下我的感受。

餘秀華當初並不是一個網紅,她憑藉自己的詩走紅;後來的餘秀華成為人們爭論的焦點,不經意間成了網紅;現在的餘秀華為了聲名,開始努力打造自己的網紅形象。


我來具體說說我的認識:

一、餘秀華本來不是網紅。

餘秀華1976年生於湖北省鍾祥市石牌鎮橫店村,因為出生時倒產,大腦長時間缺氧,成了腦癱,行動不便,口齒不清。高中畢業後賦閒在家,2009年開始寫詩,2014年11月,其詩作首次發表在《詩刊》上,2015年1月,出版詩集《月光落在左手上》,同年2月出版詩集《搖搖晃晃的人間》,2015年1月,當選鍾祥市作家協會副主席,2016年5月第三本詩集《我們愛過又忘記》首發,2016年11月,獲“農民文學獎”特別獎。目前,餘秀華已經寫了2000多首詩,她的詩寫愛情、親情以及自己對生活的感悟,她寫自己的殘疾,寫自己封閉的村子,人生的疼痛和殘缺成為她創作的心靈源泉。人們說她的詩歌既有古典詩歌的意境,也有現代詩歌的抒情性,她的詩歌語言靈動又富有意趣,以強烈的主體精神去展示人的價值和尊嚴。她的詩坦率大膽,煙熏火燎、泥沙俱下,字與字之間,有著明顯的血汙。

總之,我們可以看到,餘秀華的出名靠的是自己的才華,憑藉的是自己詩歌的影響和受歡迎。

她是一個農村的婦女,最初是沒有人去炒作她的。

她就是這樣一步一個腳印,靠自己的勤奮、靠詩歌逐漸被大眾欣賞和推崇而成為名人。

寫詩是她的生活,是她表達自己的一種方式。

她的詩震動了中國詩壇,為中國的詩歌帶來了純粹、有力、沉實的詩歌。

所以,我認為:早期的餘秀華不是一個網紅,也沒想成為一個網紅,她只想“我手寫我心”,做一名詩人,如此而已。


二、餘秀華不經意間成為網紅。

餘秀華的成名,引起了大家的關注;餘秀華的詩歌大膽直率,也引發了爭議;有些人,就想踩著餘秀華出位、揚名。

最著名的爭議來自當代詩人"食指","食指"是當代朦朧詩的代表人物,在詩歌界聲譽很高。

"食指"在北京的一場新書發佈會上,發表了以下一段演講,把餘秀華推上了風口浪尖:

“看過餘秀華的一個視頻,她理想的下午就是喝喝咖啡、看看書、聊聊天、打打炮,一個詩人,對人類的命運、對祖國的未來考慮都不考慮,想都不想;從農村出來的詩人,把農民生活的痛苦,以及對小康生活的嚮往,提都不提,統統忘得一乾二淨,這不可怕嗎?評論界把她捧紅是什麼意思?評論界的嚴肅呢?我很擔心。今天嚴肅地談這個問題,是強調對歷史負責。不對歷史負責,就會被歷史嘲弄,成為歷史的笑話。”

面對這種批評,餘秀華作出了反擊,她發了三條微博。

第一條微博她轉發了復旦大學中文系嚴峰教授對她的詩的正面的評價,並感謝嚴峰教授讀過她的詩歌。

但是第二和第三條微博餘秀華有點怒不可遏,有點怒不擇言,因為"食指"已經傷到了她的自尊,她感覺這是對她的侮辱和不公,餘秀華的天性得到了顯露。

我們先來看看這兩條微博:


餘秀華本來就是大膽、坦率的詩人。

她覺得只抓住她農民這個身份來進行攻擊,是不公允的,這傷害到了餘秀華的自尊。

餘秀華當然毫不客氣地進行反擊,語言的犀利、尖刻、粗俗恐怕是許多所謂的文明人難以想像和承受的。

這一點,我對餘秀華還是非常支持的:農民怎麼了?誰規定農民的詩歌就要寫農民的痛苦和對小康生活的嚮往?簡直是無稽之談。

“存在即合理”。餘秀華的詩歌有這麼多人喜歡,可見她的詩歌引起了人們的共鳴,受到了人們的喜歡,她的詩肯定有過人之處。

對任何不中肯的評價,餘秀華的確有反擊的權利。

餘秀華的回覆有大快人心之感,這幾篇回覆中也可見詩人的語言風格和語言的犀利、惡毒和粗俗。

我這裡用了“惡毒”和“粗俗”兩個詞,但只有這樣的語言才能表達詩人此刻的憤怒和詛咒。

有太多自詡為雅人韻士的人,以低俗來鄙棄餘秀華,他們的鄙棄,是因為他們的詩與餘秀華詩歌的差距。

是他們這些偽君子把餘秀華逼成了潑婦,餘秀華並不憚於用最惡毒的語言回懟。

正因為此事引發的爭論,餘秀華不經意間,由一個著名的詩人變成了一個網紅。

餘秀華不再是一個殘疾詩人,而被扣上了“詩壇毒草”的帽子。


三、餘秀華努力把自己打造成網紅。

正因為詩人食指的評論,把餘秀華推上風口浪尖,也讓餘秀華成了網絡紅人。

餘秀華也因此成熟,有人用一個詞來形容她,就是“渾不吝”,也就是有點破罐破摔,變得什麼都不在乎了,更是嘻笑怒罵,隨意任性,讓人有瞪目之感。

最著名的當數餘秀華惡搞唐詩《登顴雀樓》,然後在大家的瞪目結舌中,餘秀華成了過街老鼠,然後餘秀華又寫了一封致歉信。

不過這封致歉信裡,餘秀華說,我一直就是過街老鼠,你們已經打了很多年了,但我還沒有死,感謝大家的手下留情。

餘秀華依然保持著固有的樂觀、敏感與堅韌。

總之是:餘秀華色解了一首唐詩,引發了輿論風暴;

餘秀華又寫了一封致歉信,讓人們再次目瞪口呆。

餘秀華髮現了網絡這個武器和陣地,她很享受這個平臺,她將繼續在這個平臺上怒罵、回懟,展示自己的真性情。

餘秀華用自己的方法,將自己徹底變成了網紅,讓自己處於風暴的中心。

我相信,餘秀華不會沉寂,她肯定還會攪起新的波瀾。

我更希望人們用平和、公正的心態來看待餘秀華和她的詩,而不是鄙夷和辱罵。

我也希望餘秀華不要陷入對罵的泥潭,而因為平心靜氣寫出更多更好的詩歌,用成就來讓某些人閉嘴,最終“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餘秀華本不是網紅,是有些人把她逼成了網紅。網紅餘秀華,更應該是網紅詩人餘秀華。

希望我的回答能得到您的認可。


眉畫張敞


要珍惜上蒼打開的另一扇門

一一讀餘秀華詩有感

昨天在網上見一首餘秀華詩,點贊數以百計,評論也百計,頗有爭議。是寫生活的詩,其中兩句許多網友不以為然:世上有無緣無故的愛和純粹的才是美好的。

我也順便寫了幾句,今進行補充,聊作讀她詩有感吧。

你的詩是發自內心的“捂不住的風聲”(她的詩標題,下面有引號的均是),你的語言如江水,無顧忌地“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讓人目瞪口呆。你與疾病作頑強抗爭 ,“我的身體是一座礦場”,坑道雖險,但努力挖掘,會有寶藏。要不“就做一朵敗落的花”。你希望有爭摯的愛,說出“我愛你”、“你在鍾祥,我在橫店”。對原婚姻不幸福那就“離婚”吧!你的深度情感打動了我,你的不幸也讓人心疼,你最後成功,也讓人欣喜。

雖你從小患部分腦癱,走路都搖晃,髙中畢業後回封閉的村莊,結婚生子。但你沒向命運屈服,正如俗話所說的:當處於四面封閉無路可行的時候,上蒼一定會開啟一扇門,就看你有無勇氣衝出去。是的,你終於經過十六年努力,衝出了這扇門,成了一顆燦爛的明星一一倍受關注的詩人。

由於客觀原因,即殘疾和同樣無法擺脫的封閉山村,你到底從那扇剛開啟的門裡衝出,能走多遠?這是我們所關心的。你的詩歌視野太窄,你的文學修奍還不夠。特別在對待生活的態度上,陷入所謂“純粹”的“美好”的空想,才會發出世上有“無緣無故的愛”。

走出山莊,到社會中去,到工農兵人民大眾中去,才有取之不竭的創作源泉,。閉門造車雖華麗,但不切合實際。當你的詩歌韻律能合上祖國母親跳動的脈搏時,才是真正的成功。

珍惜己走出的那扇門,不停頓地走下去。


雄哥14505


「餘秀華,習慣爆粗的詩人」

最近常常聽見一些女詩人的叫罵聲。

我才知道,詩歌竟然還有吵架的功能。

這種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方式,逼得我們這些學識淺薄的人一臉懵逼:詩人竟是如此的掉架子。

我記得前輩們教我:詩言志或抒情。這些詩人增加了一個詩歌的屬性:耍潑。我記得詩歌有風雅頌的美感,而現在卻是如此的低俗怪誕。

這吊起了許多人的胃口,一探究竟,這些所謂詩人究竟是怎麼成功的?何以如此的囂張跋扈,四處撒野罵人?

原來是用了絕招,這絕招就是:一哭二鬧三上吊。

一哭:裝可憐,充分挖掘自己獨有的元素,訴苦訴窮訴卑微,掀開自己的傷口讓別人同情。這引起了許多看客的好奇心,同情心。

二鬧:你不同情我,我就耍潑罵人,完全脫離了詩歌的審美情趣與詩歌引領社會正能量的價值核心,全網開罵,用最能引起大眾注意的語言罵。

三上吊:如果大眾反感這種網絡叫罵,如果大眾批評作品缺點,那她就要同歸於盡,完全忘記了作為詩人或者說寫詩的人應有的素質。通過對罵,撕逼的方式激起人們的好奇心與關注度,大獲成功。

我想問一下:大家都把傷口展示出來,會不會血流成河?

我記得杜甫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我記得陸游寫: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我記得辛棄疾寫: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我記得王安石寫: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我記得李白寫: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我記得艾青寫:

假如我是一隻鳥,

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

這永遠洶湧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颳著的激怒的風,

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

我記得舒婷寫:

我如果愛你——

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記得毛澤東寫: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即使是遠去的海子也能夠寫出: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這些才真正的是詩人,才是正能量積極的詩歌作品。才是引起普遍共鳴的好作品。

請大家靜下心來,好好讀書,讀正能量的詩歌,學習唐宋詩詞,學習毛澤東詩詞,學習文以載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